2024-09-19(四)聯準會降息 2 碼!股債之後怎麼走?

2024-09-19(四)聯準會降息 2 碼!股債之後怎麼走?

摘要整理

聯準會降息決策

  • 聯準會宣布 4 年來首次降息,基準利率下調 50 個基點
  • 點陣圖顯示 2024 年底前可能還有兩次 25 基點降息
  • 鮑爾強調此次降息是預防性質,不代表未來將持續降息

經濟展望分析

  • 聯準會上調 2024 年失業率預期至 4.4%,但下調通膨預期至 2.3%
  • GDP 預期維持 2% 左右,顯示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
  • 亞特蘭大聯準銀行預估第三季 GDP 季增幅高達 3%

通膨與失業率走勢

  • 美國 8 月 CPI 年增率 2.6%,多數經濟體通膨已達 2% 目標
  • 美國 8 月失業率 4.2%,薪資增長 4.1% 跑贏通膨
  • 聯準會關注失業率上升是否影響消費及 GDP 表現

市場反應與展望

  • 美股三大指數小幅下跌 0.25-0.31%,反映市場預期落空
  • 債券價格未如預期上漲,顯示市場對長期經濟前景仍存疑慮
  • 專家建議投資者關注景氣領先指標,而非過度解讀單次會議決策

台灣金融市場動向

  • 台股開盤小漲 46 點至 21,720 點,成交量預估不到 2,300 億
  • 台灣央行將召開理監事會議,關注是否採取進一步信用管制措施
  • 建議投資人關注房地產市場發展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投資策略建議

  • 股債配置仍是有效策略,年初至今 64 股債配置漲幅達 11.2%
  • 建議關注景氣循環位置,而非過度解讀單次降息決策
  • 長期投資者應考慮分批布局,而非追求短期市場時機

政治因素影響

  • 美國痛苦指數(失業率 + 通膨率)達 7.22%,接近總統連任失敗臨界點
  • 民主黨施壓聯準會降息,希望改善經濟數據提高連任機會
  • 川普批評此次降息受政治干預,或顯示經濟狀況惡化

散戶投資心態

  • 建議散戶認清自身定位,避免過度頻繁操作
  • 長期配置更重要,不應過度解讀短期市場波動
  • 關注整體經濟循環,而非單一經濟數據或政策決定

未來市場展望

  • 專家預計聯準會 2024-2025 年可能進行 4-6 次降息
  • 關注降息是否能延長本輪經濟擴張週期
  • 建議投資者評估目前是否為循環高點,考慮適度調整持股比例

觀點整理

  • 聯準會降息與經濟展望

    • 聯準會在 2024 年 9 月 19 日宣布 四年來首次降息,一次降息兩碼。
    • 這次降息被視為 預防性降息,而非經濟衰退的訊號。
    • 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未來將根據數據調整降息步伐,可能放緩甚至暫停降息。
    • 聯準會預估失業率將從 4% 上調至 4.4%,通膨數據從 2.6% 下調至 2.3%,經濟成長中位數則維持在 2% 左右。
    • 亞特蘭大聯準會的 GDP now 模型顯示,第三季 GDP 季增幅預估高達 3%,顯示美國經濟在今年下半年不太可能衰退。
    • 目前美國經濟數據好壞參半,消費極好但製造業較差。
    • 聯準會本次降息兩碼,符合市場預期,但並非未來常態,聯準會的目標仍是維持失業率和物價的平衡。
  • 降息週期的歷史回顧

    • 過去的降息週期中,有多次以一次降息兩碼作為開頭。
    • 1984 年和 1987 年的降息並未引發衰退,而 2007 年的降息則導致股市重挫。
    • 本次降息更類似 1989 年、1995 年和 2019 年的狀況,經濟增長趨緩但沒有立即衰退風險。
  • 市場反應與投資策略

    • 降息消息公布後,股債市場出現波動,但隨後回歸理性。
    • 市場反應呈現「買理想、賣事實」的現象。
    • 短期內,資金可能流向防禦性板塊,如金融股和公用事業股。
    • 長期來看,如果是軟著陸,科技股的漲勢仍可能超越大盤。
    • 投資者應做好股債配置,並關注長期趨勢。
    • 不應過度關注短期的利率變動,而應將重點放在經濟循環和景氣指標。
    • 散戶應該認清自己的局限性,專注於長期配置,而非短線操作。
  • 政治因素與痛苦指數

    • 川普認為,聯準會降息可能受到政治干預,或反映美國經濟狀況不佳。
    • 民主黨希望聯準會降息,以降低痛苦指數。
    • 痛苦指數是通膨率與失業率的加總,通常在 7% 以上會影響執政黨的連任。
    • 目前拜登時期的痛苦指數約為 7.22%。
  • 對台灣市場的觀察

    • 台灣央行即將召開理監事會議,在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央行可能不會降息,但可能會採取更進一步的信用管制。
  • 其他觀點

    • 以開車比喻央行政策,指出政策效果可能存在延遲。
    • 投資的成功往往是環境的結果,而非單純的努力。
    • 鼓勵投資者將投資路程分段,並在心中給自己算帳,以增加成就感。

聯準會降息並不代表寬鬆政策的開始,而是在經濟趨緩的情況下進行的預防性措施。投資者應關注長期趨勢和經濟基本面,而非短期的市場波動。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