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6(一)2024 修正結束了嗎?美中台股市,誰更有推升力?
摘要整理
美國經濟與股市表現
- 美股近期表現強勁,標普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本週分別上漲 4% 和 5.9%
- 美國 GDP 預計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將保持 2% 以上的增長
- 美國家庭淨資產達 163.8 兆美元,比上季增長近 2%,創歷史新高
台灣半導體產業與出口
- 台灣8月半導體營收達 6,220 億元,年增 26%
- 台積電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預估將達 15-16%,遠高於同業 8% 左右
- 台灣對美國出口近年大幅成長,主要受惠於 AI 晶片需求
全球製造業與服務業趨勢
- 新興市場(如印度、南韓、台灣)製造業PMI呈現擴張
- 發達國家(如美國、歐元區)服務業PMI表現強勁
- 中國出口增長 8.7%,但進口僅增 0.5%,反映內需疲弱
投資策略與市場展望
- 建議關注企業財報表現,作為判斷經濟和股市走勢的重要指標
- 美國聯準會、日本央行、英國央行即將召開重要會議,可能影響市場走向
- 台股雖然年初至今漲幅達 25.8%,但相較費城半導體指數仍有上漲空間
財富管理與健康
- 投資健身習慣的 CEO 所領導的公司,其股票表現優於大盤 2-3 倍
- 強調身體健康對於長期投資成功的重要性
- 建議投資者及早開始學習投資,以充分利用複利效應
全球庫存循環與經濟錯位
- 美國、中國和台灣的製造業訂單與庫存循環呈現不同步態勢
- 台灣 PMI 指標持續向上,而美國和中國製造業指標表現相對疲軟
- 全球製造業重心逐漸從歐美轉移至東亞地區
中國股市與經濟挑戰
- 恒生指數跌至 2,704 點,接近年初低點
- 中國各板塊本益比均低於過去 15 年平均值
- 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增加關稅,包括電動車 100% 和太陽能板 50%
美國財富效應與消費
- 美國家庭淨資產增長帶動消費信心
- 財富效應可能導致消費者提前進行大額消費,如度假計劃
- 消費支出仍是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台股投資環境
- 台股前瞻本益比約 21 倍,低於費城半導體指數的35倍
- 外資持續賣出台股,但外國企業加大在台實業投資
- 台灣本地投資者成為支撐股市的主要力量
全球央行政策動向
- 美聯儲即將召開 FOMC 會議,市場對降息預期出現分歧
- 日本央行將評估 7 月政策調整的影響,可能提供未來政策線索
- 英國央行將公布最新通膨數據和利率決策
投資策略建議
- 關注企業財報和獲利能力,作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 考慮全球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區域差異,進行資產配置
- 留意中美貿易關係變化對全球供應鏈的潛在影響
市場風險提示
- 美股可能面臨技術性回調壓力,但整體仍處於上升通道
- 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影響新興市場表現,尤其是中國相關資產
- 通膨走勢和央行政策變化可能引發市場波動
觀點整理
整體市場觀點
- 美、中、台庫存循環不同步:美國、中國和台灣的庫存循環各自呈現不同的步調。台灣的領先指標 PMI 景氣正在上升,而中國和美國則沒有同步向上。全球製造業越來越側重於東亞經濟體的成長,因此美國的製造業數據重要性下降,應更關注其消費指標。
- 美國經濟:
- 美國經濟不太可能衰退。
- 消費是美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財富效應導致消費擴張。
- 美國企業獲利預期在第三季稍微保守,但預計第四季將恢復增長。
- 應關注企業財報以了解美國的整體景氣循環。
- 台灣股市:
- 台灣股市今年漲幅亮眼,高達 25.8%,是全球市場中表現最亮麗的經濟體之一。
- 內資買盤踴躍,但外資持續拋售。
- 實業投資持續湧入台灣,但金融資產投資則不被看好。
- 台灣半導體產業營收持續擴張,8 月年增幅高達 26%,主要受惠於 AI 晶片需求。
- 台積電在半導體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
- 相較於費半指數,台股本益比相對較低。
- 台灣的出口大幅增長,特別是對美國的出口。
- 中國股市:
- 中國股市表現相對疲軟,僅增長 1.2%。
- 陸港股估值承壓,任何板塊的本益比都低於過去 15 年的平均值。
- 資金外流,受到政治因素影響。
- 出口數據好轉,但進口疲軟,顯示內需不足。
- 中國的出口價格指數與全球脫鉤,呈現通縮現象。
- 全球經濟:
- 不應僅用歐美市場的製造業訂單來衡量全球景氣週期。
- 應分開觀察製造業和服務業。
- 新興市場的製造業正在擴張,而歐美市場的服務業也在擴張。
- 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產生變動。
- 黃金價格上漲,可能預示利率下行超乎預期。
投資觀點
- 投資要趁早:越早掌握投資技能越好。
- 不應浪費時間做無價值的事情:投資和工作沒有天然警報器,人們容易自以為在做正確的事情。
- 關注基本面:應從基本面的領先指標看待全球製造業週期。
- 公司獲利是資產定錨的根本:最終資產價格的漲跌取決於公司是否能賺錢。
- 避免被市場情緒左右:不要被單一數據或觀點影響,應交叉比對多方數據。
- 長期投資的重要性:短期波動難以預測,應尋找長期規律。
- 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身體是成功的基礎,應重視運動和健康 。
其他觀點
- 聽友會:每季度舉辦聽友會,分享市場動態、資產操作和行情判斷。
- 會員訂閱系統:提供宏觀專業報告、聽友會收聽權、資產部位日記和專題影片課程。
- 節目宗旨:藉由資產價格和總體景氣波動,帶領聽眾了解市場週期。
重要事件提醒
- 聯準會 FOMC 會議:將於 9 月 19 日公布最新利率決策。
- 日本央行會議:將於週五召開會議,探討 7 月份升息的影響。
- 英國央行:將公佈最新通膨數據和利率決策。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