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二)蘋果 i16 登場,台灣出口創史高!

2024-09-10(二)蘋果 i16 登場,台灣出口創史高!

摘要整理

蘋果 iPhone 16 發表會

  • iPhone 16 系列價格較去年略有調升,基本款售價 799 美元
  • Pro 和 Pro Max 機型搭載 A18 晶片,性能提升約 30%
  • 華爾街評價相對中性,認為有改進但缺乏重大突破

消費者換機趨勢

  • 使用超過 3 年 iPhone 的用戶占比達 65%,創歷史新高
  • 2022-2023 年換機意願低落,2024 年可能迎來換機潮
  • Pro 和 Pro Max 系列占總出貨比例預計將達 53-54%

台灣 8 月出口表現

  • 8 月出口值 436.4 億美元,創單月歷史新高
  • 年增 16.8%,1-8 月累計出口 3,085 億美元,年增 10%
  • 對美國出口年增 75%,對中國和香港出口年增 1%

台積電及半導體產業展望

  • 2024 年台積電 EPS 預估值約 41 元,2025 年可能達 54 元
  • 台積電全球擴廠計劃進展順利,包括美國、日本、德國等地
  • 英特爾可能考慮分拆晶圓代工業務,全球布局仍在進行中

電子五哥營收情況

  • 英業達 8 月營收 520.28 億元,累計前 8 月 3,922 億元創新高
  • 廣達 8 月營收 1,451 億元,連續 4 個月成長,年增超過 40%
  • 緯創 8 月營收 898 億元,年月雙增,年增 20%

AI 相關資本支出趨勢

  • 微軟、Google、亞馬遜、Meta 等科技巨頭 AI 相關資本支出持續增加
  • 微軟 AI 資本支出季增 27%,主要用於伺服器 CPU 和 GPU
  • AI 伺服器需求中,微軟占 21%,亞馬遜 14%,Google 12%,Meta 11%

美國股市表現

  • 道瓊指數上漲 484 點至 40,829 點,漲幅 1.2%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62 點至 5,471 點,漲幅 1.16%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93 點至 16,884 點,漲幅 1.16%

台股市場概況

  • 台股上漲 162 點,收在 21,306 點
  • 半導體股票出現較大幅度調整
  • 整體市場仍處於半信半疑的成長階段

長期投資策略思考

  • 週期性投資可避免個股風險,長期來看績效可能較佳
  • 個股成功往往源於特定時空和環境背景
  • 從長遠角度看,2024 年的投資決策可能在 2030 年時顯得微不足道

財經教育重要性

  • 投資教育應著重於培養週期思維和經濟週期對財富影響的理解
  • 目前教育體系對投資理財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
  • 建議從小培養投資思維和國際經濟視野

市場展望

  • 9 月份可能仍有慣性賣壓,符合中期回檔特性
  • 短期市場波動不應影響長期投資策略
  • 建議關注長期指數市場走勢,而非過度關注短期波動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與蘋果(Apple)

  • I16 新機發表:蘋果 I16 系列的定價,基本款為 799 美元(約 29,900 台幣),I16 Plus 為 899 美元(約 32,000 台幣),I16 Pro 為 999 美元(約 36,000 台幣),I16 Pro Max 為 1,199 美元(約 44,900 台幣)。價格相較去年有適度調高。
  • 晶片與性能:I16 和 Plus 機型搭載 A18 晶片,採用台積電第二代 3 奈米製程,性能提升約 30%。
  • 市場反應:市場對 I16 的預期原本不高,但發表會後,蘋果股價盤中一度下跌 2% 後回穩,顯示仍有拉抬作用。
  • 蘋果股價:蘋果股價在七大科技股中表現相對穩健,雖不如輝達或 Meta 的漲幅,但仍守在季線之上。
  • 換機潮:目前 iPhone 使用超過三年的用戶佔比達 65%,為歷史新高,顯示過去兩年換機意願低落。2020 年至 2021 年因疫情有強迫性換機潮,但 2022 年和 2023 年的 I14 和 I15 銷售不佳。
  • 營收來源:蘋果營收持續上行,主要來自平均售價提高,尤其是 Pro 和 Pro Max 機型的銷售佔比增加。
  • AI 發展:蘋果在 AI 技術研發方面相對落後,但其終端商品仍需具備領先的 AI 技術,可透過組裝成熟技術來打造最佳體驗。蘋果定位為成熟技術的組裝者而非創造者。
  • 終端市場壟斷:蘋果在手機出貨量市佔率上,每當推出新機後,市佔率都會快速擴大,顯示其在終端市場仍具壟斷地位。

台灣出口與經濟

  • 8 月出口表現:台灣 8 月份出口值創下歷史新高,達到 436.4 億美元,年增 16.8%。
  • AI 帶動:AI 商機帶動資通訊產品需求,8 月份資通訊產品年增幅高達 7 成。
  • 出口結構:雖然電子零組件成長幅度較小 (0.1%),但許多終端商品以資通訊產品出口統計。
  • I16 帶貨潮:I16 的帶貨潮已反映在 7、8 月的出口表現,顯示 AI 上游端帶動下游端終端商品的復甦。
  • 景氣信號燈:出口值創歷史新高,有助於補回景氣信號燈分數,目前情況較可能類似 2010 年的高檔鈍化。
  • 出口地區:對美國出口年增幅高達 7 成 5,對中國和香港出口增幅較小。
  • 台灣出口:台灣在出口值方面,為新興市場中表現最亮麗的,年增幅約 10.9%。

台積電(TSMC)

  • 營收與展望:台積電 7 月營收創歷史新高,但股價隨後下跌。
  • 產能緊俏:台積電 2025 年產能需求相對緊俏。
  • GB200 出貨:鴻海和廣達預計在今年第三季開始小批量出貨 GB200,台積電在第四季量產,明年上半年大量出貨。
  • 營收高峰:台積電營收高峰預計在今年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
  • EPS 預估:台積電 2024 年 EPS 預估接近 41 元,已超越 2022 年,美銀預估 2025 年 EPS 為 54 元,但未考慮 I16 的強勁換機潮。
  • 資本支出:台積電在各地的資本支出持續擴張,包括亞利桑那州、台灣、日本和德國。

其他觀點

  • 週期投資:建議以 ETF 或基金方式參與長期資本市場,避免個股風險。
  • 個股投資:多數個股投資成功,都是在特定時空、環境和背景下形成。
  • 長期觀點:從長遠來看,短期波動影響不大,選擇長期指數市場即可。
  • 投資思維:投資思維和週期思維非常重要,應從小學習。

電子五哥營收

  • 營收表現:電子五哥 (英業達、廣達、緯創等) 8 月份營收表現亮眼,多數創下歷史新高或連續數月成長。
  • 復甦時間:大部分業者約在今年四、五月正式進入復甦環節。

美國股市

  • 四大指數:美國四大指數皆上漲,其中費半指數漲幅較高。
  • 市場觀點:美國股市大盤位階仍偏高,還沒有中期回檔的感覺,可能需要 9 月份的慣性賣壓發酵。

總結

市場對 I16 的定調並不悲觀,但仍需觀察換機潮是否如預期發酵。台灣 8 月份出口值創歷史新高,顯示 AI 帶動的帶貨潮已逐步顯現。台積電營收與產能展望良好,但需關注其全球擴張的資本支出。長期投資應以週期思維看待,並建議以 ETF 或基金方式參與。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