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四)輝達財報超預期,市場不買單?

2024-08-29(四)輝達財報超預期,市場不買單?

摘要整理

輝達財報解析

  • 第二季營收創歷史新高達 300 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
  • EPS 為 0.68 美元,高於預期的 0.65 美元
  • 第三季營收預估為 325 億美元,雖高於分析師預期但未達市場最樂觀預期

股價反應與市場心態

  • 財報公布後股價重跌 8%,反映市場過高期望
  • 輝達今年股價漲幅達 140%,遠高於其他科技股
  • 市場對輝達要求極高,財報表現必須超越最樂觀預期才能推升股價

美股市場概況

  •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0.39%,標普 500 指數下跌 0.6%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 1.1%,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1.83%
  • 標普等權指數表現優於科技股,顯示資金轉向傳統產業

台灣經濟與房地產市場

  • 2024 年台灣超額儲蓄率預計達 16.7%,總額 4.2 兆元新台幣
  • 預售屋市場熱絡,台北市平均漲幅 11%,新北市 25%
  • 商場開發速度加快,2023-2025 年將有多個大型商場開幕

觀光產業現況

  • 國人出國旅遊人次持續創新高,但來台旅客人數停滯
  • 飯店業績普遍下滑,如國賓衰退 56%,晶華衰退 15%
  • 東南亞旅客成為主要來源,但也帶來非法滯留等問題

台股市場表現

  • 開盤下跌 298 點,成交量縮至 2,800 億元新台幣
  • 投資人情緒低迷,但跌幅相較先前已趨緩
  • 分析師建議關注終端市場消費能否支撐經濟循環

新南向政策影響

  • 東南亞來台觀光人數約 150 萬,佔總觀光客近一半
  • 2023 年 1-7 月有 44,918 名外國旅客在台滯留失聯
  • 東南亞非法從業人員增加,影響台灣本地勞動市場

超額儲蓄與消費行為

  • 2024 年台灣超額儲蓄預計達 4.2 兆元新台幣,為 2019 年的兩倍
  • 資金流向ETF市場、房地產市場及刺激內需消費
  • 商場開發速度加快,2023-2025 年將有多個大型商場陸續開幕

房貸政策與房市動向

  • 政府表示不會實施限貸令,但可能針對土建融及第二戶以上貸款進行調整
  • 新青安政策成為房貸擴張主力,持續支撐房市需求
  • 中古屋市場出現惜售現象,買方轉向預售屋市場

外籍人士在台情況

  • 外籍嫌疑犯人數逐年增加,2023 年預計創歷史新高
  • 東南亞非法從業人員影響台灣性產業市場結構
  • 新南向政策帶來觀光效益,但也衍生非法滯留等社會問題

投資建議

  • 關注終端市場消費能否支撐經濟循環
  • 留意 9 月份聯準會貨幣政策走向
  • 投資應依循經濟週期,不應過度受單日行情影響

觀點整理

  • 輝達財報與股價反應: 輝達第二季財報營收達 300 億美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且高於預期。每股盈餘(EPS)為 0.68 美元,也高於市場預期的 0.65 美元。數據中心收入為 262 億美元,同樣優於預期。然而,儘管財報亮眼,輝達股價在盤後卻下跌 8%,這主要是因為市場對第三季財測的期望更高,儘管實際預估值 325 億美元高於市場平均預期 319 億美元,但未達到市場最樂觀的 379 億美元預期。這更像是過去兩週急彈後的均值回檔,而非基本面出現問題。
  • 輝達的成長瓶頸: 輝達在今年第三季已遇到高增長瓶頸。他認為,若每年都維持如今年般的漲幅,輝達的市值將難以持續膨脹。
  • 庫存循環與資本支出: 輝達的財報和財測佐證了庫存循環仍在上行區間。儘管五大科技巨頭的財報和資本支出都不錯,但股價卻出現適度下修,這是一種本益比回檔,而非庫存循環結束。大型科技公司並未調降資本支出,對輝達的財報沒有重大影響。
  • 美國股市與臺股的關聯: 觀察臺積電的月營收可以更早一步了解市場狀況,因為美國股市財報是季報,公布時間較晚。台積電的營收表現可作為觀察五大科技巨頭資本支出是否減少的指標。
  • AI 產業前景: 黃仁勳提到 H100 和 H200 的供應有所改善,但需求仍高於供給。各國都在建立自己的 AI 系統,預估今年主權 AI 市場規模將達 110 億到 130 億美元。
  • 中期回調與投資策略: 美國股市的反彈幅度已高,因此出現中期回檔是正常的。他認為,若股價能回落至 8 月初的低點,將是更好的中期回調機會。真正的中期回調應持續一個季度到兩個季度,跌至無量、市場絕望的程度,才能徹底清洗籌碼。
  • 資金流向與產業輪動: 目前市場資金有從科技股轉向傳產股的趨勢。道瓊指數持續創高,顯示市場對經濟形勢仍有隱憂,但又不想將資產變現為現金。
  • 臺股觀察: 臺股昨日上漲 185 點,但成交量不大。目前臺股處於盤整狀態,等待市場意興闌珊。
  • 房地產市場: 臺灣房貸擴張主要受新青安政策影響,而中古屋市場出現惜售現象,買盤轉向預售屋。預售屋房價在多數地區都有顯著漲幅,尤其以新竹縣市、台中市和高雄市漲幅最大。
  • 超額儲蓄與消費: 臺灣 2024 年超額儲蓄率上升至 16.7%,總額達 4.2 兆,這筆資金部分流入 ETF 市場、房地產市場,也刺激了內部消費。商場召開速度加快,中南部購買力也在快速上升。
  • 觀光旅遊: 臺灣出國人數持續上升,但來臺觀光人數卻持平甚至下降。儘管超額儲蓄創新高,但旅館業績卻大幅衰退。新南向政策吸引了東南亞旅客,但也產生了滯留和非法工作等副作用。
  • 市場結構轉變: 市場結構正從上游資本支出轉向下游終端市場,因此終端市場的消費力能否支撐庫存循環是重點。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