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3(五)市場靜待鮑爾談話,獲利復甦 vs. 消費衰退?

2024-08-23(五)市場靜待鮑爾談話,獲利復甦 vs. 消費衰退?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美股昨日全面收跌,主因科技股拖累,但美債收益率並未大幅上升
  • 投資者正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包括 Fed 主席鮑爾的即將發表演講以及英偉達業績公布
  • 市場情緒略有緩和,恐慌指數(VIX)從周初高位回落,但仍保持謹慎態度

就業市場分析

  • 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雖較前一周增加,但符合市場預期,就業市場並未完全失控
  • 美國勞動力市場正在逐步恢復,已接近疫情前水準,但仍遠低於 2023 年中的高峰

美 PMI 分析

  • 美國8月製造業 PMI 只有 48,遠低於預期,各項分項指標均有明顯走弱
  • 但服務業 PMI 反而上升至 55.2,超出預期,顯示消費市場仍然保持良好態勢
  • 美國經濟的表現仍然很大程度依賴於服務業,而非製造業數據

歐洲經濟情況

  • 歐元區 8 月製造業及服務業 PMI 雙雙超預期上升,顯示歐洲經濟仍在擴張
  • 但分析認為部分可能受到巴黎奧運等一次性因素推動,能否持續值得觀察
  • 歐洲薪資增長有所放緩,顯示通膨壓力或有所緩解

政策動向觀察

  • 韓國央行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主要考量房地產市場降溫和出口優勢
  • 日本央行則表示在經濟和金融市場未穩定前,不會急於升息
  • 相比之下,台灣央行顯然沒有降息的理由,可能會維持較為強硬的貨幣政策

台股市場動態

  • 台股昨日下跌 89 點,成交量持續低迷
  • 市場情緒淡薄,投資者情緒更趨審慎,短期內可能會進入調整整理期
  • 建議投資者耐心等待市場充分洗盤,再考慮布局,並可利用這段時間充實投資知識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美國四大指數全面收低,受科技股拖累。
  • 美國公債並未因此獲得更多資金流向,交易量明顯萎縮。
  • 市場靜待鮑爾談話和輝達財報,普遍抱持不信任感。
  • 十年公債殖利率約在 3.8% 附近震盪,VIX 指數一度突破 18%。
  • 市場恐慌情緒相較 8 月初不大,但 VIX 指數出現連續下滑後首次大幅攀升。
  • 鮑爾將於週五晚間發表談話,但不提供記者會問答。
  • 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達 23.2 萬人,符合市場預期,就業市場並未失控。

就業市場

  • 美國勞動力市場的飯碗,已成功讓通膨有望在年底前達標。
  • 美國勞動雇用數據低於疫情前水準,但仍優於 2018、2019 年高點。
  • 勞動市場經濟指數呈現收縮跡象,市場開始下調通膨預期。
  • 非農競爭加的產業比率降至 50% 以下,通常伴隨經濟衰退。
  • 美國勞動力市場冷卻,並非大規模裁員導致失業率攀高,而是供給增加造成的統計調整。
  •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非農就業數據雖調降 80 萬人,但每月平均新增人數仍有 16.3 萬人,高於 2000 年以來平均的 9.4 萬人。
  • 美國失業率雖攀高,但就業情況並未如 2008 年金融海嘯後般痛苦。
  • 美國服務業仍缺工,聯準會升息時長已達 13 個月,接近過往升息緊縮週期的警戒線。
  • 通膨問題可望解決,目前應關注消費問題,以及聯準會降息後的消費市場能否軟著陸。

PMI 數據

  • 美國製造業 PMI 為 48,低於預期 9.5,且五個分項均顯著走弱,產量萎縮幅度為 14 個月以來最大。
  • 美國服務業 PMI 高達 55.2,高於預期 54,顯示美國消費市場表現強勁。
  • 服務業 PMI 擴張與就業市場未急速惡化有關,民間消費從高消費轉向精打細算。
  • 勞動力市場未出現需求衰退,消費僅因高通膨而稍趨謹慎。
  • 新移民及 AI 推動生產力增加,是勞動力市場冷卻的原因。

通膨與降息

  • 長期來看,若無海量貨幣寬鬆,應為通縮,科技產品因生產力提升而價格下降。
  • 地緣政治風險、海量貨幣寬鬆及財政支出造成通膨。
  • 美國汽油期貨價格跌至 6 個月以來低點,對民主黨選情有利。
  • 目前美國並非停滯性通膨,需觀察是否為傳統或技術性衰退。
  • 軟著陸前提為通膨下滑,降息若因通膨而非經濟下滑,市場較樂於接受。
  • 硬著陸可能導致股市賣壓,軟著陸則可能使股市多頭向上。
  • 鮑爾談話將決定美國經濟定調為硬著陸或軟著陸。

各國經濟

  • 歐元區 8 月 PMI 意外擴張,製造業和服務業 PMI 均明顯拉升。
  • 歐洲服務業 PMI 從 51.9 大幅上行至 53.3,進入高速擴張格局,消費強勁。
  • 巴黎奧運可能為歐洲服務業 PMI 擴增的原因。
  • 歐洲薪資大幅衝高後開始回調,第二季協商薪資年增幅為 3.6%,低於前三個月的 4.7%。
  • 加拿大股市創歷史新高,澳洲股市也創下 15 年來最佳單周表現。

美股表現

  • 美股因科技股賣壓持續,道瓊指數下跌 177 點,標普下跌 50 點,納指下跌 299 點,費半下跌 181 點。
  • 美股本輪反彈主要由道瓊和標普支撐,但漲勢略顯疲態。
  • 標普 500 指數中,七巨頭表現不如其餘 493 檔股票,後者漲幅達 3.8%。
  • 標普等權指數創歷史新高,代表多數公司股價上漲。
  • 標普 500 指數 EPS 年增幅預估,三季度為 5.8%,四季度為 13.6%,明年一季度為 14.8%,明年二季度為 14.4%。
  • 投行若未下調財測,景氣循環可能持續至明年中旬。

其他央行

  • 韓國央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因擔憂房價上行,並認為經濟受惠於庫存循環。
  • 韓國房價指數從 2022 年高點下跌,近期趨緩但未再下跌。
  • 韓國央行預估 10 月可能首次降息,2025 年可能維持利率不變。
  • 日本央行在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前不會貿然升息。
  • 日本 7 月出口強勢增長 10.3%,得益於晶片零組件和汽車出口。
  • 日央將根據未來出口數據判斷是否需進一步緊縮。

台股與台灣央行

  • 台股下跌 89 點,成交量萎縮至 2,893 億,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 台灣央行頻發新聞稿,澄清限貸令不影響自住,主要針對不動產貸款總量控管。
  • 央行肯定新青安政策,但要求銀行監管投機客,並對首購族寬鬆貸款條件。
  • 五大行庫新增房貸金額達 1,200 億,創下歷史新高。

其他觀點

  • 市場具隨機性,投資應依循週期而非判斷。
  • 強調「事與願違的科學」,資源有限、欲望無窮,資本市場亦如此。
  • 投資應將尺度放長,規劃才可能成功。
  • 鼓勵多讀書,從書籍中獲取不同思維。
  • 提醒投資人買股票要有想像力,賣股票要理性,中間要睡覺。

台新金併購新光金

  • 台新金以折價 9.07% 的方式並購新光金,換股條件對股東不利。
  • 中信金若抬高價格,可能更有利於收購新光金。
  • 市場認為價高者得,才能維護股東權益。

閱讀推薦書籍:《下重注的選股智慧》

書籍概述

  • 本書探討巴菲特、查理‧芒格等頂級投資者的獨特投資思維與操作實踐
  • 透過多位資深投資從業人員的採訪,深入剖析這些投資大師的核心理念

分散投資 vs 集中投資

  • 巴菲特本人並非分散投資的代表,反而是高度集中的投資者
  • 他相信通過少數精選標的,能夠獲得長期的超額收益

長短期價格波動的認知

  • 一般投資者更在意短期價格波動,而投資大師更關注長期內在價值
  • 他們善於在價格低迷時「撿菸頭」,買入被低估的優質標的

杠桿運用策略

  • 巴菲特並非盲目增加市場風險,而是利用低成本資金擴大持倉
  • 如保險公司業務產生的廉價資金來源,以取得較高的投資收益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