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二)景氣燈轉紅,末升段來了?

2024-07-30(二)景氣燈轉紅,末升段來了?

摘要整理

台股市場概況

  • 台股昨日開高走低,收盤小漲 45 點至 22,164 點
  • 成交量縮至 3,993 億元
  • 中小型股表現較差,櫃買指數下跌 1.6%

市場籌碼分析

  • 外資昨日小幅賣超 6 億元
  • 投信買超 61 億元
  • 自營商賣超 140 億元

景氣信號燈轉紅

  • 6 月景氣信號燈 38 分,轉為紅燈
  • 製造業復甦不如預期,營建業表現較佳
  • 過往經驗顯示紅燈持續時間平均約 14 個月

市場情緒分析

  • 根據台經院調查,68% 受訪者認為當前非投資良機
  • 市場並未出現明顯泡沫特徵
  • 交易量未達 2021 年高峰水平

美股獲利表現

  • 標普 500 指數 EPS 預計逐季上升
  • 必需消費品類 EPS 年增幅接近負值
  • 科技股表現仍較其他板塊強勁

消費市場變數

  • 美國第二季 GDP 季增 2.8%,超出預期
  • 民間消費貢獻 1.57 個百分點
  • 勞動力市場仍較為穩健

利率衝擊評估

  • 美國消費者總債務約 17.6 兆美元
  • 房貸佔 12 兆美元,採固定利率影響較小
  • 信用卡債違約率上升,但整體影響有限

美股追蹤

  • 昨日美股四大指數漲跌互見
  • 成交量有所縮減
  • 投資者關注今晚微軟財報

政治變數考量

  • 美國總統大選民調顯示競爭激烈
  •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可能影響選情
  • 政治因素對股市影響可能不如經濟因素顯著

觀點整理

  • 台股觀點

    • 台股在 2024 年 7 月 29 日開高走低,收盤小漲 45 點,收在 22,164 點。季線未能站上,成交量縮至 3,993 億。中小型股下跌 1.6%,收在 260 點。
    • 權值股(如台積電)表現相對較好,但許多中小型股跌幅較大。資金轉向營建股,營建指數創短期新高。
    • 外資雖匯出台幣資產,但賣超台股的幅度不大,僅 6 億。投信買超 61 億,自營商則賣超。
    • 台股自年終高點以來,下跌約 2,000 點,除了川普保護費言論外,美國股市財報預期修正和台股融資撤離也影響盤勢。
    • 外資累積淨賣超約 2,000 億到 2,300 億,台幣貶破 8 年新低。但 2,000 點的回檔對今年漲了 6,000 點的台股來說,僅是調整,不算是大修正。
    • 融資餘額持續下降,顯示市場正在清理投機型散戶。
    • 2024 年以來,外資賣超上市 2,364 億,投信買超 4,805 億。上櫃部分,外資賣超 474 億,投信買超 699 億。
    • 真正的長期投資者並未因短期回檔而離開市場,離開市場的多為主力和投機散戶。
    • 台積電股東人數在股價上漲過程中減少,但 7 月份後又增加,反映市場清理因上漲而追入的投資人。
    • 台股中期回檔的機率高,與歷史慣性有關,第三季本就容易出現中期回檔。
    • 台股已久未有像樣的回檔,市場可能稍有恐慌。
  • 景氣信號燈觀點

    • 6 月份景氣信號燈轉為紅燈,為 2021 年 12 月以來新高。
    • 製造業復甦不如預期,反而是營建業帶頭衝。海關出口直接轉為紅燈。
    • 紅燈可能鈍化,過去經驗顯示,從黃紅燈到跌破,平均維持 14 個月。
    • 景氣信號燈為同時指標,僅反映台灣景氣狀況,無法直接反映美國股市或經濟。
    • 需搭配其他指標判斷。
    • 過去經驗顯示,當景氣信號燈轉紅時,市場通常會貪婪,相信景氣會越來越好,但目前市場並無此氛圍。
    • 台經院 7 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創新高,但股票投資指數連續兩個月下跌。
    • 多數投資人認為當前並非投資股票的好時機。
    • 現在並非史詩級泡沫,但有中期回調的可能性。
    • 第一顆紅燈不代表股價永遠不會下跌,而是適度修正後,進入資金行情驅使的末升段機率較高。
    • 主持人個人希望可以持續「闖紅燈」,認為不必因一顆紅燈就改變長期投資策略。
    • 景氣信號燈是落後指標,但仍可輔助判斷。
    • 景氣信號燈是一個最簡易的判斷方式,就像使用衛生紙,最後一張是確認用的。
  • 美股與美國經濟觀點

    • 美國的消費需求影響台股景氣。
    • 美國總體景氣持穩,AI 帶貨潮明顯,上游資本支出未減少,使台股出口外匯無法減少,內資買盤不停。
    • 7 月份美股出現劇烈波動,但大型科技股財測並未顯著下滑。
    • 美國經濟從科技業或股市表現來看,並未進入繁榮格局。
    • 標普 500 指數和羅素 2000 指數都處於復甦階段,納斯達克 100 指數則是提前復甦。
    • 美國經濟復甦位階錯位,AI 概念股提前衝出,其他中小型股落後跟上。
    • 羅素 2000 和標普 500 的 EPS 離納斯達克 100 指數太遠,尚未到擴張格局。
    • 美國消費板塊的 EPS 年增幅快要進入負值,可能影響科技股的 EPS 表現。
    • 美國第二季 GDP 超乎預期,主要由民間消費和固定投資貢獻。
    • 美國勞動力市場強勁,支撐 GDP。
    • 高利率產生的副作用可能導致違約,影響 GDP,但目前卡債違約率雖高,對總體債務影響不大,因房貸多為固定利率。
    • 美國現在景氣並非大好,台股也看得出來,出口訂單多由 AI 伺服器帶動。
    • 美股道瓊下跌 0.12%,納指上漲 0.07%,標普上漲 0.08%,費半上漲 0.3%。
    • 美股、台股都有居高思維的感覺。
  • 其他觀點

    • 政治風險並非主要變因,川普執政時股市表現比拜登亮麗。
    • 左派政策財政挹注對通膨的影響可能比關稅還顯著。
    • 賀錦麗的民調與川普差距拉近,可能有利於民主黨。
    • 游離選民可能因對拜登失望而轉向支持賀錦麗。
    • 外部系統性衝擊是景氣投資者的意外,需備提存金。
    • 沒有外部系統性衝擊,3-4 年會有一次正常的庫存循環。
    • 對於 2022 年以來持續持有的投資人,不差本次中期回檔來對賭景氣更上行的機會。
    • 主升段可能已經結束,但末升段不一定到來,各產業並未全面復甦。
    • 台股因地緣政治關係,表現比海外市場好,但跌個一兩千點市場就害怕。
    • 很少在景氣信號燈紅燈時,大家這麼害怕,決定觀察兩個月後是否轉為樂觀。
    • 投資都是自己的事情,應財不露白。
    • 賺錢或賠錢,都是自己的選擇,應自重。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