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五)台股迎恐慌性補跌?美 Q2 GDP 超預期,牛市結束了嗎?

2024-07-26(五)台股迎恐慌性補跌?美 Q2 GDP 超預期,牛市結束了嗎?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7-9 月美股容易迎來中期回檔,但可視為健康調整
  • 美股即便現在回跌,也僅回到 5-6 月水準
  • 費城半導體指數持續下跌,台積電 ADR 從高點跌幅已達 15%

科技股財報

  • Google 二季度營收年增 14%,雲端業務首次季度營收突破 100 億美元
  • 資本支出持續擴大,二季度達 130 億美元,高於一季度的 120 億美元
  • YouTube 廣告收入未達預期,導致股價受壓

消費市場疲軟

  • Visa 刷卡量年增率已維持在 7% 左右,低於去年的 20-30% 增幅
  • 18-29 歲車貸違約率已達 5%,接近 2008 年金融危機水準
  • LVMH 二季度收入僅增 1%,多數產品線銷售低於預期

降息預期升溫

  • 市場預期 9 月 Fed 會議降息機率達 99%,其中降息一碼機率 87%
  • 降息有助舒緩消費下行壓力,但目前尚未到需緊急降息的地步
  • 預防性降息可能驅動新一波資金行情

美國經濟數據表現

  • 二季度 GDP 季增 2.8%,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2%
  • 核心 PCE 物價指數年增 2.9%,高於預期的 2.7%
  • 消費支出增長反映服務業和商品業同步增長,無顯著下滑跡象

企業盈利走勢

  • 標普 500 指數每季 EPS 仍持續創新高
  • 二季度 EPS 預估為 59.2 美元,年增 5%
  • 三四季度 EPS 預計將持續上升,分別達 63 美元和更高水平

台股走勢分析

  • 開盤下跌 939 點,跌破 22,000 點關卡
  • 預估成交量將達 5,000 億元
  • 若從高點回檔 20%,約需回跌 4,000-5,000 點

投資策略建議

  • 中期回檔通常為跌幅在 20% 以內的調整
  • 投資者可根據自身交易頻率和時間尺度選擇應對策略
  • 建議將時間拉長到 3 個月來審視當前回跌,保持長期投資思維

長期投資建議

  • 建議關注整體景氣循環走向,而非短期波動
  • 科技股資本支出未減少,基本面仍佳
  • 消費市場疲軟可能因降息而改善,不必過度悲觀

觀點整理

  • 市場總覽

    • 7 月、8 月、9 月股市容易迎來中期回檔。
    • 美國股市在第三季度左右有慣性賣壓。
    • 此波回跌可能是景氣下行的開始,也可能只是牛市中的中期回檔。
    • 美股就算下跌,也僅會跌回 5 月到 6 月的水準。
    • 歷史上 8、9 月通常有慣性回檔。
    • 中期回檔的時間,可參考 2023 年 10 月約 3 個月的時間。
    • VIX 指數也在下方盤旋許久。
    • 9 月、10 月是美國股市通常表現最差的兩個月份。
    • 許多科技巨頭的財報(如 Google)營收和獲利都超乎預期,AI 雲端業務持續成長,資本支出也在增加。
    • 市場總能找到不如預期的部分,例如 YouTube 的廣告收益。
    • 此波回檔更像是預期修正,而非景氣衰退的開始。
    • 過去漲最多的股票,在回檔時應該跌最多。
    • 美國股市各大指數中,標普 500 指數從 2020 年開始漲幅最亮麗。
    • 標普中型、小型指數,甚至羅素 2000 等指數,許多都還未超越 2021 年的高點。
    • 科技權值股的預期變化,足以讓指數全面回跌。
    • 要觀察美國股市牛市是否結束,需從兩個角度:
      • 美國 GDP(消費市場走向):若消費市場持續疲軟且聯準會救市失敗,可能進入嚴重經濟衰退,牛市可能結束。
      • 科技股集體跌幅:若帶動本輪 AI 行情的科技巨頭集體跌幅超過 2 成,技術性定義上牛市也結束。
    • 美國第二季 GDP 表現遠超預期,季增幅高達 2.8%。
    • 第二季核心 PCE 物價指數年增幅 2.9%,也高於預期。
    • 美國第二季消費沒有顯著下行跡象,且第三季是暑假旺季,第四季有聖誕假期,消費支出增長反映服務和商品同步增長。
    • 服務業中,保健、住房、公用事業和娛樂服務貢獻最大;商品層面,汽車和零組件貢獻最大。
    • 2024 年確認不會發生衰退,要觀察的是 2025 年是否會因基期效果產生技術性衰退。
    • 多數人認為 2025 年的衰退也屬技術性衰退,因美國勞動力市場沒有顯著退卻衝擊。
    • CPI 和核心 CPI 滑落,加上勞動力市場沒有快速升高,意味聯準會降息能挽救美國經濟。
    • 市場真正擔憂的是地緣政治風險、高通膨、衰退和 AI 泡沫。
    • 地緣政治和政治性事件的衝擊不會長期影響股票市場的景氣循環。
    • 美國股市回檔的根本原因是漲太多的股票進行適度回檔。
    • 景氣循環線 EPS 的創造並未大幅改變。
    • 標普 500 指數的 EPS 每個季度都在持續創高。
    • 股價回檔,但不否認基本面越來越好的事實。
    • 長期 EPS 庫存循環週期:EPS 年增幅遞減時,通常是股票市場顯著修正的開始。
    • 過去幾次股市修正,如 2021 年末、2022 年初、2020 年、2018 年、2015 年、2011 年,都伴隨著 EPS 增幅來到高點後開始向下。
    • 納斯達克 100 指數 2024 年似乎有拐頭下彎的跡象,但不認為美國股市景氣上行會因此終結。
    • 過去每次庫存循環下行,通常伴隨著所有指數的獲利同步下行。
    • 羅素 2000 的復甦格局遠遠落後於過去上行格局的速度,目前還處於低基期,甚至還沒真正復甦。
    • 中小型股開始補漲、認為獲利不錯、認為景氣只會更好時,才可能發生像樣的庫存循環。
    • 企業盈利基本還在顯著上行,目前是資金輪動,從大型股流向中小型股。
    • 大型股基期已高,市場有適度獲利了結的賣壓。
    • 本輪 AI 行情由上游伺服器和下游手機帶動。
  • 科技股回調

    • Google 公佈財報,在搜尋引擎和雲端業務推動下,營收年成長近 14%,雲端季度營收首次突破 100 億美元。
    • Google 淨利潤增長到 236 億,每股 1.89 元。
    • 市場給予負面評價,因 YouTube 廣告收益不如預期。
    • 股價漲跌不全來自獲利好壞,而是來自獲利與心理預期的落差。
    • 科技股回檔是因為獲利雖創同期新高,但沒達到預期的高標準。
    • 科技股回檔並非長期景氣下修的理由。
    • 上游資本支出沒有太大改變,可奠定 AI 設備建置鏈的訂單會流向台灣市場。
    • Alphabet 第二季資本支出為 130 億,高於第一季的 120 億。
    • Meta 執行長祖克柏認為 AI 投資即使是泡沫,也很有價值。
    • 目前只有少數科技股在投資 AI,許多中小型股沒有能力參與。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81 點,標普 500 下跌 27 點,那斯達克下跌 160 點,費城半導體下跌 100 點。
    • 台指期下跌 840 點左右,反映前兩天漲跌幅,但沒有跌到千點。
  • 消費股疲軟

    • 科技股資本支出沒回檔,但消費市場的確不像前兩年增長那麼厲害。
    • 可口可樂第二季業績不錯,全年財測顯著提高,但匯兌影響可能影響實質獲利。
    • 美元可能在 9 月降息後產生衝擊。
    • 實業股表現不差,但受到高利率衝擊的產業壓力較大。
    • 可口可樂屬於必要開銷,價格彈性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沒那麼敏感。
    • Visa 第三季財測和第二季財報不如預期,多家券商下修目標價。
    • 美國刷卡量年增率無法增長,維持在 7% 左右。
    • 刷卡量走緩意味著違約人數增加,無法維持顯著的刷卡量增長。
    • 車貸違約增溫,18-29 歲和 30-39 歲的車貸違約率都回到 2008 年的水準。
    • 信用卡貸款違約率創 11 年新高,接近歐債危機水準。
    • 高利率對消費有影響,但違約人的體量占消費金額不高,導致宏觀層面 GDP 下不來。
    • 貧富差距擴大,少數富豪的消費力道,足以抵銷大量違約者的影響。
    • 聯準會適度降息,有助於舒緩本輪消費下行的動力。
    • 奢侈品銷售速度放緩,LVMH 第二季收入增長幅度僅 1%,幾乎全數低於市場預期。
    • LVMH 紅酒產業衰退幅度達 12%,包包衰退 2%,手錶和珠寶衰退 5%。
    • 美國的 LVMH 營收連續三季維持 2% 成長,亞洲地區受中國市場拖累衰退 10%,日本地區暴增 44%。
    • 日本 LVMH 大賣,受日圓貶值影響。
  • 降息預期

    • 消費市場走疲,基本是長期高利率所產生的副作用。
    • 聯準會是解決消費市場疲軟的關鍵。
    • Fed Watch 認為 9 月 FOMC 會議降息機率高,沒有人認為會維持基準利率。
    • 市場高度定價 9 月必然降息,降息循環可能因此展開。
    • 美股和台股迎來中期回檔,可視為主升段的休息或結束。
    • 2023 年 10 月曾有較大修正,之後迎來史詩級上漲。
    • AI 行情持續,但維持在高估值,消費略顯疲軟。
    • 若由新一波資金行情驅動,可能由預防性降息來啟動。
    • 目前還未到需要緊急降息的地步。
  • 其他

    • 投資人應自行選擇交易頻率,有些人無法忍受短期跌幅,有些人則會等到景氣循環盡頭。
    • 長期投資者不會因一兩天的跌幅而改變對景氣循環的態度。
    • 不相信股市只漲不跌,但相信長期來看美國股市是長期上漲的。
    • 股票市場是等待的行業,能等得起的人是最大贏家。
    • 過去 40 年,美國股市僅 7 年收跌。
    • 美國股市有「三代牛」的說法,讓大家相信資產價格只會越來越快上漲。
    • 週期投資者會在牛市多頭氛圍下,依循中期回檔按慣例進行資產建倉。
    • 對外要塑造恐慌,對內要依循週期投資的要件持續下去。
    • 中期回檔是正常且必要的,為了讓籌碼更清醒。
    • 不要被短期的行情所苦惱,多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 若股票市場影響到投資情緒和日常生活,不如當存股族或做指數型投資。
    • 中期回檔大盤跌幅通常在兩成以內。
    • 台股今年因權值股漲幅過多,已脫離過去正常慣性。
    • 中期回檔以標普 500 指數為定義,跌幅介在兩成以內,時間不能太短。
    • 閱讀的價值在於便宜和方便,可以從書中了解不同的思維和數據。
    • 數據素養是現代人的必修課,觀點基於數據層面,大家可承認看的數據是同一個,只是解讀角度不同。
    • 本輪景氣循環沒有任何拐頭下彎的味道,只需將時間拉長至 3 個月來審視回跌。

閱讀推薦書籍:《全球趨勢資訊圖集》

書籍特色

  • 全彩圖文書,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全球趨勢數據
  • 從宏觀層面解讀各種數據,提供新穎資訊
  • 適合作為地圖書使用,幫助理解地理位置和全球趨勢

閱讀價值

  • 有助提升數據素養,學習如何正確解讀和利用數據
  • 提供便捷方式了解世界各地最新發展趨勢
  • 適合各年齡層閱讀,可與孩子一同學習全球視野

閱讀建議

  • 可採取多本書同時閱讀的方式,根據興趣選擇內容
  • 建議將其視為參考工具書,隨時翻閱獲取所需資訊
  • 透過書中數據呈現方式,學習如何更有效地分析和展示資料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