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7(三)拋科技買傳產?道瓊創史高外資落跑,台股靠散戶?

2024-07-17(三)拋科技買傳產?道瓊創史高外資落跑,台股靠散戶?

摘要整理

美國銀行股財報表現

  • 多家大型銀行如美國銀行、高盛、摩根大通等公布財報表現優異
  • 摩根斯坦利 Q2 淨利年增 41%,EPS 達 1.82 美元超出預期
  • 美國銀行、花旗等銀行財報數據均優於市場預期

美國零售銷售與房地產市場

  • 6 月零售銷售扣除汽車後月增 0.4%,顯示消費動能維持
  • 美國房地產價格指數連續 3 個月下滑,反映高利率壓抑市場
  • 30 年期固定房貸利率仍維持在 7% 左右,抑制房地產交易量

美股市場表現

  • 道瓊指數大漲 745 點或 1.85%,創 13 個月來最佳單日表現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0.6%,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0.2%
  • 小型股指數IWM大漲近 3%,顯示資金開始輪動至中小型股

台灣出口與股市表現

  • 6 月出口金額近 400 億美元,年增 23%
  • 台股從 18,000 點漲至 24,000 點主要靠內資推動
  • 外資今年累計買賣超已連續兩天轉為淨賣超

房地產市場與銀行業務

  • 5 月預售屋銷售件數達 1.5 萬件,年增 60%
  • 銀行放貸業務成長,今年第一季年增率達 6.52%
  • 民營銀行如北富銀、國泰銀放貸成長率達雙位數

美國通膨與降息預期

  • 高盛預測今年可能有三次降息,較市場預期的兩次更多
  • 核心服務部門通膨下降較慢,主要受住房通膨影響
  • 市場預期 9 月可能是降息的時間點,但仍需觀察經濟數據

台灣薪資調整政策

  • 立法院三讀通過證交法第十四條修正案
  • 上市櫃公司需在章程中訂定以年度盈餘提撥一定比率調整基層員工薪資或分配酬勞
  • 此政策有望逐步改善台灣薪資水平偏低的問題

資產價格與經濟指標傳導機制

  • 股價上漲通常領先 6-9 個月帶動房價上漲
  • 房價上漲後約 1-2 年帶動租金上漲
  • 租金上漲最終會反映在通膨數據和薪資調整上

台灣房地產市場趨勢

  • 新青安房貸違規戶調查數目接近 1,700 戶
  • 預售屋與成屋價差在北部地區較大,台北市每坪差價達 20 萬元
  • 南部地區預售屋與成屋價差較小,如台南和高雄每坪差價約 3 萬元

金融股投資前景

  • 預售屋銷售火熱預示未來 2-3 年銀行放貸業務穩定成長
  • 金融股股息收益率具吸引力,可作為穩定收益來源
  • 建議投資人關注除權息後尚未填息的金融股

市場資金輪動跡象

  • 美股資金開始從大型科技股向傳統產業和中小型股票移動
  • 台股外資持續賣超,顯示外資對台灣科技股回補意願低
  • 建議投資人關注產業輪動帶來的投資機會

總體經濟展望

  • 美國經濟韌性強,消費和就業市場仍維持穩定
  • 台灣經濟受惠於出口復甦,但內需市場仍待提振
  • 全球經濟面臨高利率環境,但通膨壓力逐漸緩解

投資策略建議

  • 考慮分散投資於不同產業和市值的股票
  • 關注經濟指標和政策變化對市場的影響
  • 保持耐心,等待合適的市場調整時機進行布局
  • 考慮投資銀行股以獲取穩定股息收益
  • 觀察中小型股及傳產股的投資機會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

  • 資金輪動: 美國股市出現新一波資金輪動,從科技股轉向傳產股。銀行股財報表現普遍不錯,帶動道瓊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羅素 2000 指數漲幅達 3.5%,為近 5 個交易日表現最亮眼。
  • 科技股表現: 科技股的資金輪動現象不明顯,主要還是以銀行股的財報為主。
  • 銀行股財報: 摩根士丹利 Q2 淨利大增近 4 成,營收也高於分析師預期。美銀的實質獲利、營收和 EPS 皆高於預期。花旗、小摩、美銀、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銀行的財報都相當亮麗,顯示銀行股已走出去年 3 月的 SVB 風暴。
  • 零售銷售: 美國 6 月零售銷售數據持穩,若扣除汽車銷售,月增幅上行 0.4%。13 項零售銷售物品中,僅 3 個類別下滑,其中汽車銷售下滑最嚴重。
  • 房地產市場: 美國 NAHB 房地產指數連續 3 個月下滑,顯示市場受高利率所苦。房價中位數創歷史新高,但房地產市場的真實心理情緒下滑。30 年期固定房貸利率仍維持在 7% 左右,市場等待降息契機。MBA 房貸申請量從 2021 年高點至今已衰退 4 成 7。
  • 降息預期: 高盛認為 7 月有降息理由,預期今年降息 3 次。7 月底提前降息難度高,聯準會可能選擇 9 月再降息。聯準會可透過口頭溝通引導通膨預期。
  • 通膨: 核心服務部門和核心商品部門的通膨都在下降,但住房通膨下行速度較慢。
  • 川普與鮑爾: 川普明確表示會讓鮑爾完成任期至 2026 年,顯示川普對聯準會的態度趨於穩定。
  • 股市表現: 道瓊指數上漲 742 點,漲幅 1.85%,收在 40,954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35 點,漲幅 0.6%,收在 5,667 點, 納指上漲 36 點,漲幅 0.2%,收在 18,509 點. IWM 中小型股指數漲幅接近 3%,今年至今跑贏大盤。
  • 對沖基金操作: 對沖基金加速逃離 AI 泡沫,連續四周高強度拋售 TMT 股票(技術、媒體和電信產業)。對沖基金轉向抄底中小型股和傳產股。
  • 美股總結: 美股呈現大型股往傳產股移動的趨勢,中小型股也開始追上大型股的漲幅。

台灣股市

  • 外資動向: 外資連續兩天轉為淨賣超,今年以來對台股的貢獻不大。
  • 內資買盤: 台股從 18,000 點漲到 24,000 點主要靠內資買盤。
  • 台幣匯率: 台幣貶至兩週以來新低,股匯脫鉤現象明顯。
  • 出口表現: 台灣 6 月出口金額逼近 400 億美元,年增幅達兩成三。
  • 薪資調整: 立法院三讀通過證交法第十四條,規定上市櫃公司應提撥一定比率盈餘調整基層員工薪資。
  • 房地產與股市: 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資金流動互相影響,房市資金有回流股市的現象。
  • 房價與薪資: 股價上漲後,房價會跟著上漲,房租也會上漲,最終才會影響到薪資上漲。
  • 新青安房貸: 新青安房貸違規戶約 1,700 戶,政府祭出懲罰性貸款條件。由於對第二戶或第一戶購房政策不友善,導致中古屋買盤轉向預售屋。
  • 預售屋買盤: 5 月預售屋成交件數達 1.5 萬件,年增幅高達 6 成。南部地區成屋與預售屋價差不大,許多人轉向購買預售屋。
  • 銀行放貸: 預售屋交屋潮將帶動銀行放貸餘額增加,銀行股的獲利可期. 2024 年第一季度銀行放貸成長 6.52%,其中民營銀行成長最快。
  • 投資建議: 如果是保守型投資人,可考慮將資金投入股票市場,而非房地產收租. 投資人應避免自作聰明,清楚了解投資成本。

其他

  • 週期投資: 在牛市中,應等待難得一見的終極回檔時再行佈建。
  • 通膨反應: 通膨感受程度是循序漸進的,並非立即反應。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