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9(二)AI 熱潮持續,衝上 2 萬 4,台股下一步?

2024-07-09(二)AI 熱潮持續,衝上 2 萬 4,台股下一步?

摘要整理

台股創新高

  • 台股突破 24,000 點大關,盤中最高 24,011 點
  • 台積電股價創新高,盤中最高 1,050 元
  • 外資賣超 88 億,投信買超 22 億,壽險資金大舉買進超過 100 億

美股追蹤

  • 道瓊小跌 0.08%,標普 500 和納斯達克創歷史新高
  • 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 1.93%
  • 台積電 ADR 上漲 1.43%,溢價率達 17.1%

台積電展望

  • 市場關注台積電股東會發言及法說會內容
  • 重點包括 N2 開發進度、N3 產能規劃、資本支出規劃等
  • 分析師目標價多在 1,080 - 1,200 元之間

鴻海及供應鏈表現

  • 鴻海股價創 17 年新高,6 月營收年增 16%
  • 大立光 6 月營收突破 40 億元,年增 50%
  • 廣達、緯創等 ODM 廠商營收普遍創新高

AI 相關產業展望

  • AI PC 滲透率預計 2025 年達 50%,2027 年達 100%
  • 蘋果 M3 晶片採用 3nm 製程,效能大幅提升
  • AI 伺服器價格高昂,ODM 廠商獲利可觀

台灣經濟現況

  • 6 月 CPI 年增率 2.42%,近兩年來最高
  • 食品價格上漲明顯,如荔枝漲 57%、蔥漲 47%
  • 6 月汽車銷量中進口豪車占比超過 50%,反映貧富差距擴大

投資建議

  • 不要自作聰明預測高點,應關注景氣變化
  • 下半年行情可能不如上半年樂觀
  • 應持續關注台積電等科技股的基本面變化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台股與美股的納斯達克指數、標普 500 指數皆創下歷史新高。
  • 本週聯準會主席鮑爾的國會聽證會以及後續的 CPI 等通膨數據,對市場的流動性預期將產生重要影響。
  • 6 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預估月增率為 0.1%,年增率為 3.1%。
  • 目前薪資水平仍跑贏通膨,但美國消費是否會持續下行仍需觀察。
  • 道瓊工業指數小跌 30 點,收在 39,344 點,但在 38,800 點左右盤旋已久。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5.6 點,收在 5,572 點。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50 點,收在 18,403 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幅最大,上漲 108 點,收在 5,765 點。
  • 台積電 ADR 上漲 1.43%,但相較於台股的拉抬力道較弱。
  • 台積電 ADR 的溢價率高達 17.1%
  • 市場關注台積電股東會及法說會的談話,包括 N2 開發進度、N3 產能規劃、資本支出規劃以及對 AI 需求的展望。

台股追蹤

  • 台股盤中最高來到 24,011 點,為今年以來第三大漲點,收在 23,878 點。
  • 台積電盤中最高漲至 1,050 元,收在 1,035 元,漲幅為 2.99%。
  • 聯發科與鴻海皆收半根漲停。
  • 外資在台積電股價大漲時反而賣超 88 億元,自營商也賣超 72 億元,投信買超 22 億元,顯示壽險資金為主要買盤
  • 壽險資金在台股的權重位階很大,但政府並未統計。
  • 壽險業過去兩年保費收入持續下滑,但今年前 4 個月有顯著好轉。
  • 壽險業在台股的投報率落後於權值型 ETF,因此有回補需求。
  • 國泰人壽在今年上半年較為積極,而富邦人壽則較為保守,預留較多現金。
  • 外資的買賣超已不能完全判別台股的長期趨勢。
  • 台股長期趨勢的盡頭需觀察景氣循環下行跡象以及台灣超額儲蓄用罄。
  • 外資從 2020 年以來賣超台股,但投信買超不斷湧入。
  • 壽險業買盤對股票市場有提升作用,但保費收入仍未顯著好轉。
  • 壽險業 2023 年開始出現嚴重虧損,今年 2 月至 5 月保費收入減去保險給付皆為負值。

台積電

  • 華爾街分析師認為國際資金大多湧入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
  • 應將台積電加入,成為「超級八 (Incredible Eight)」
  • 摩根大通 (J.P. Morgan) 給予台積電年底目標價為 1,080 元。
  • 小摩預估台積電今年 EPS 約為 40 元,若以 25 倍本益比計算,股價約為 1,000 元,認為股價已達緊繃。
  • 大摩預估台積電今年 EPS 約為 39.53 元,若以 2025 年 EPS 51 元來計算,本益比則降至 20 倍。
  • 台積電的領先地位主要受庫存循環影響,技術方面領先地位穩固。
  • 台積電的訂單幾乎滿載,上游端 AI 伺服器高階運算晶片需求強勁。
  • 台積電的營收中,蘋果占比約為 25%,為重要市場。
  • 台積電將折舊拉高,導致獲利承壓,但因技術領先,仍有定價權。
  • 台積電的基本面沒有因短期股價變動而產生重大改變,反映時值訂單與預期訂單。
  • 外資對台積電的目標價約為 1,100 至 1,200 元,與年初預估相近。

高點

  • 台股站上 24,000 點,不應預設高點,應關注基本面和景氣走向。
  • 在景氣指標出現明顯轉折或台積電財測鬆動前,不應自作聰明猜測行情。
  • 投資不應後悔,應關注當時決定的長期影響。

鴻海

  • 鴻海股價近期上漲,但營收從今年第二季才開始拉抬。
  • 鴻海 6 月營收為 4,907 億元,月減 10.8%,年增 16%。
  • 大摩將鴻海目標價調高至 255 元,預估今年 EPS 為 11.6 元,明年為 14 元,2026 年為 16 元。

蘋果

  • 蘋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 適用於多項產品,但有規格上限,如 iPhone 15 Pro 以上及 M1 晶片以上的 Mac 電腦。
  • 預估 2024 年 AIPC 滲透率為 20%,2025 年為 50%,2026 年為 70%。
  • 蘋果的 M3 系列晶片採用台積電 3 奈米製程,效能佳。
  • 蘋果的 AIPC 在發布軟體後,預計可達 10% 左右的市佔率。

其他

  • 大立光 6 月營收衝破 40 億元,月增 16%,年增 50%。
  • 廣達 6 月營收為 1,113 億元,年增 20%,為 19 個月以來新高。
  • 廣達為 Blackwell 晶片的主要 ODM 廠之一。
  • 一台 GB200 伺服器價格約為 380 萬美元。
  • 緯創 6 月營收創下同期新高。
  • 英業達第二季營收也創下單季新高。
  • 台灣 AI 相關 ODM 廠為本輪最大受惠者。
  • 外資回補意願較高的是韓國股市,而非台股
  • 三星第二季度營業利益暴增 14 倍。
  • 2023 年上市公司非主管薪資中位數排名,科技業居高,顯示資金大量流向科技業。
  • 台灣 6 月 CPI 年增率為 2.42%,近兩年最高,通膨仍未見下行趨勢。
  • 台灣汽車市場 6 月份出現極端現象,進口豪車銷售量高於國產車。
  • 台灣經濟存在生產力不均的問題。
  • 不要自作聰明預估點位,要仔細思考是什麼原因走到現在,以及何時該適度調節
  • 下半年的行情可能不如上半年樂觀,市場已有些樂觀。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