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三)標普創史高,鮑爾:通膨取得進展!金融業獲利創高
摘要整理
聯準會貨幣政策展望
- 鮑威爾表示通膨回落至2%目標有重大進展
- 預計 2025 年底前通膨率有很大機率回到 2% 目標
- 暗示未來降息步伐將會緩慢,預防性降息機率較高
全球央行政策比較
- 美國聯準會在降息循環中相對落後其他主要央行
- 歐洲央行、智利等已進入降息周期
- 日本、台灣、泰國等仍維持緊縮政策
資產負債表與股市脫鉤現象
- 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自 2022 年底持續收縮
- 標普 500 指數卻不斷創新高,呈現脫鉤走勢
- 顯示市場樂觀情緒超過央行收緊流動性的影響
美國通膨走勢
- 核心 PCE 年增率降至 2.6%,為三年來最低水準
- 核心商品部門大多呈現跌價,如新車 -0.7%、二手車 -8.4%
- 核心服務部門仍有通膨壓力,住房價格年增 5.5%
美國就業市場現況
- 5 月職位空缺數增至 814 萬份,高於市場預期
- 失業人數上升至 664 萬人,每位失業者平均有 1.2 份工作機會
- 移民人口占比接近 1900 年高點,影響就業市場結構
美國勞動力市場結構變化
- 54 歲以上群體勞動參與率難以回升
- 移民政策對就業市場影響加劇
- 低端勞動力供給增加,可能抑制薪資通膨壓力
美國財政政策趨勢
- 2024 年聯邦預算赤字預計達 1.9 兆美元
- 利息支出占比不斷上升,成為財政壓力來源
- 今年財政刺激規模減少,有助抑制通膨風險
美股行情分析
- 標普 500 指數創歷史新高,收於 5,509 點
- 特斯拉股價大漲 10.2%,帶動科技股反彈
- 65% 基金經理人傾向減持股票,市場分歧加大
台灣金融業獲利概況
- 前 5 月金融業稅後盈餘 4,839 億元,年增 93%
- 銀行業獲利 2,481 億元,年增 12%,連續 3 年未衰退
- 保險業由虧轉盈,稅後盈餘 1,640 億元
台灣銀行業表現分析
- 5 月銀行存款增加 4,403 億元,前 5 月增加兩兆元
- 5 月放貸規模 4,408 億元,前 5 月達 1.4 兆元
- 國銀預放比約 0.25,低於多數國家水平
台股市況簡評
- 台股上漲 193 點,收於 23,073 點
- 成交量約 4,200 億元,維持高檔盤整
- 建議投資人保持持股信心,避免過度調節部位
投資策略建議
- 保持長期投資信心,避免頻繁進出市場
- 關注金融業、科技股等優質標的
- 留意全球經濟復甦進程和通膨走勢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
- 雖然只有標普 500 指數創下歷史新高,但很大程度取決於聯準會年底釋放流動性的看法。
- 特斯拉股價暴漲 10.2%,顯示市場可能出現終端復甦。
- 標普 500 指數與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脫鉤,顯示市場對股價的樂觀情緒。
- 儘管 5 月份核心 PCE 物價指數年增幅為三年來最低,但通膨僵固性仍存在於核心服務部門,尤其住房價格和金融專業服務。
- 投行普遍對標普 500 指數的目標價遠低於當前價位,顯示投行認為目前股價偏高。
- 雖然 7 月份可能出現回檔,但今年最大的風險是錯過回檔後買回的機會。
- 目前僅有 35% 的基金經理人願意增持股票部位,而有 65% 願意減持。
- 美股四大指數皆站穩在月線之上。
聯準會 (Fed):
- 聯準會主席鮑爾認為美國抗通膨有重大進展,但仍需更多證據。
- 鮑爾預計 2025 年底前通膨率將回到 2% 的目標,但降息會慢慢來,預防性降息機率偏高。
- 相較於其他主要發達市場的央行,聯準會的降息步調較慢。
- 聯準會的壓力測試顯示,全美 31 家銀行皆過關,但仍需留意消費者貸款的違約情況。
就業市場:
- 美國 5 月份職位空缺數反彈至 814 萬份,高於預期。
- 失業人數為 664 萬人,每個失業者平均有 1.2 份工作選擇。
- 政府部門薪資增長率仍維持在 7% 至 8%,私人部門則下滑至 3% 至 4%。
- 移民問題造成就業數據的落差,官方就業報告可能與實際情況不符。
- 54 歲以上群體的勞動參與率下降,可能是提前退休或財富效應所導致。
- 低端移民人口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廉價就業,但對總體薪資拉抬有限。
財政政策:
- 拜登政府今年並未採取大規模財政刺激,以壓低通膨。
- 美國聯邦預算赤字在 2024 年將達到 1.9 兆美元,但攀升速度已放緩。
- 由於利率上升,公眾持有的債務利息支出增加,是財政部的一大壓力。
- 美國財政收入佔 GDP 的比例並未快速放大,顯示今年撒錢速度放緩。
台灣金融業:
- 台灣金融業壓力測試全數過關,但仍需觀察預放比和獲利情況。
- 今年前五個月金融三業稅後盈餘創同期新高,達 4,839 億元。
- 銀行業是主要貢獻來源,證券業和投信業也表現良好,壽險業則有待復甦。
- 銀行放貸規模大幅擴張,但預放比仍算偏低。
- 台灣人存款大幅增加,部分來自保單解約和出口外匯回流。
- 壽險業投資績效受債券價格影響,且現金部位偏高。
- 銀行股現金股利殖利率平均約在 3.8% 至 4% 左右。
投資觀念:
- 短期股市波動受資訊不對稱影響,散戶難以超越市場。
- 長期投資並持盈保泰可能比短線進出更划算。
- 要低調,不要秀對帳單,重點在於對財經世界的理解和認知。
- 中產階級模仿上流社會的消費行為,可能是一種被灌輸的價值觀。
- 低調的價值觀與財富的積累相關,而非消費。
總結:
- 聯準會的談話暗示通膨風險已消失,重點在於能否用一到兩個季度換取未來的降息。
- 只要金融業不出現系統性風險,且通膨持續下降,金髮女孩經濟可能即將到來。
- 多頭市場牛市可望持續,今年最大的風險仍是抱不住。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