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一)今年 7 成 ETF 跑輸標普 500!簡單投資最賺錢?美 PMI 全面復甦
摘要整理
美國經濟展望
- 6 月製造業 PMI 達 51.7,服務業 PMI 創 26 個月新高達 55.1
- 綜合 PMI 為 54.6,創 26 個月新高,顯示經濟強勁復甦
- 預計 2024 年 AI PC、AI 手機將成為新一波帶貨潮
台灣經濟情勢
- 台灣製造業 PMI 接近 60,新訂單大幅增加
- 2024 年 Q2 大額民間投資連續 6 季創高,接近 2022 年高點
- 半導體出口占台灣總出口 38.4%,對經濟貢獻顯著
全球資產表現
- 比特幣今年漲幅最高達 55%,但近期趨於盤整
- 美國成長股今年漲幅 20%,納指 QQQ 漲 17%
- 美國小型股 IWM 今年僅漲 0.4%,表現落後大型股
美股走勢分析
- 標普 500 今年漲 15.29%,但小型股 ETF 跌 1.95%
- 僅 3.2% 成分股創一個月新高,多為科技巨頭
- 77% 的 ETF 表現不及大盤,反映資金高度集中
投資策略建議
- 景氣指標仍顯示經濟處於擴張階段,不宜離場
- 可關注大型科技股 ETF,避免過度追逐高股息產品
- 建議以擇時而非擇股方式超越大盤表現
台股 ETF 表現
- 0052 富邦科技今年漲幅 53%,表現最佳
- 00881 國泰台灣 5G+ 和 0050 漲幅約 40%
- 9 成以上 ETF 表現不及大盤,反映資金高度集中
美銀與摩根大通對市場看法
- 美銀認為投資人仍有恐高心理,適合繼續投資
- 經理人調查顯示 64% 認為經濟軟著陸,31.5% 認為不著陸
- 摩根大通指出做空 ETF 興趣下滑,市場缺乏空頭力量
本益比擴張現象
- 高本益比可能因獲利持續上升而被拉低
- 多頭行情中本益比擴張屬正常現象
- 不宜單憑本益比高低判斷是否存在泡沫風險
投資心態建議
- 避免過度關注單一指標如配息率或殖利率
- 重新審視投資初衷,不要為短期利益迷失方向
- 堅持周期投資策略,享受本輪景氣擴張紅利
市場觀察重點
- 關注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變化對股市影響
- 留意台灣 5 月景氣對策信號燈數據,預期將小幅上升
- 觀察 AI 相關產業鏈對台灣經濟的持續推動作用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
- 上週五因三巫日出現劇烈波動,輝達股票遭到拋售。
- 但以整週來看,美國四大指數仍收漲。
- 目前美國股市可能在快速拉抬後進行適度乖離回調。
- 需觀察此回調是健康的還是反映下一輪景氣循環向下。
- 美國 6 月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顯示,製造業和服務業都強勁增長,美國經濟目前沒有衰退風險。
- 製造業 PMI 顯示美國經濟可能正式進入製造業復甦週期。
- 服務業 PMI 創 26 個月以來新高,綜合 PMI 也創 26 個月新高。
- 美國經濟的服務業有強大推力,並帶動製造業向上。
- 今年下半年 AI PC、AI 手機的帶貨潮可期。
- 美國製造業復甦,可確定今年是 AIPC、AI 手機元年。
- 預估 AIPC 滲透率將從今年的約 19% 至 20%,到 2030 年達到 70% 左右。
- 目前市場資金明顯集中於大型股,並非極端狂歡的熱潮。
- 參與漲勢的股票越來越少,多數漲幅集中在蘋果、輝達、微軟等少數股票。
- 指數型投資者和大盤型投資者推動美股創新高,但許多人績效無法超越大盤。
- 若無法超越大盤,不如直接做指數投資。
- 目前美國股市呈現極端繁榮現象,市場只買有獲利的大型科技巨頭。
- 投資人可能因害怕錯過股市漲幅,但又不敢買小型股,所以只買與 AI 相關的科技巨頭。
- 標普 500 指數與標普等權指數的漲幅差距擴大,類似 1998 年的情況。
- 目前美股ETF表現分歧,僅有少數ETF能跑贏大盤,多數主動型或量化ETF都跑輸。
- 美銀認為,美國股市漲幅過度集中在科技權值股,中小型股仍有低估機會,若不發生衰退,回檔只是多頭回檔。
- 小摩認為,美股空頭興趣下滑,暴漲是空頭被軋爆的結果,現在市場上沒有空頭,因此美股將進入適度回檔。
- 不認為會崩盤,只是健康的回檔。
台灣股市:
- 台灣製造業 PMI 快速邁向 60 以上。
- 非製造業 PMI 也表現強勁。
- 台灣大額民間投資在 2024 年第二季已連續六個季度創新高。
- AI PC、AI 手機、AI 伺服器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相當重要。
- 2022 年半導體出口佔台灣總出口近 38.4%,且 86% 的出口由半導體貢獻。
- 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帶貨潮的第一波,美國整體製造業復甦則會帶動中端商品。
- 台股上週大漲 748 點,6 月份累計大漲 2,079 點。
- 台積電股價在 6 月份已上漲 18%。
- 台股 ETF 績效表現與美股類似,多數 ETF 跑輸大盤。
- 今年以來,台股現貨型 ETF 中,以權值股為主的 ETF 表現最亮眼,特別是台積電。
- 受益人數較多的 ETF 中,0050 和 00881 漲幅最高。
- 少數跑贏大盤的ETF,例如00881、0050和00891。
- 多數高股息ETF績效落後。
投資觀點:
- 景氣指標顯示,目前基本面仍在上升,剛脫離 2023 年的景氣下行。
- 不太可能連續兩年獲利衰退,至少要走完 2 至 3 年的庫存週期。
- 若美股出現中期回調,可能是逢低買入的好機會。
- 市場主要資金仍流向股票市場。
- 今年固定收益資產承壓,但做好股債配置,總資產仍可上行。
- 不應只關注單一指標(如本益比),應關注獲利是否上行。
- 在景氣擴張格局中,不應購買高股息 ETF,而應選擇權值型或科技型 ETF。
- 不應忘記投資的初衷,若目的是為了資產增值,則應選擇能快速累積資產的產品。
- 選擇ETF時,除了績效,也要考慮買入的時機,應根據景氣週期來買入大盤。
- 短線操作並非好的選擇,應堅持投資策略,待在市場中,享受本輪獲利。
- 除非景氣指標出現重大轉變,否則離開市場的代價可能更高。
- 大多數投資人跑不贏大盤,除非投資大盤
其他:
- 美國經濟硬著陸的機率已降至 5% 以下,不著陸的機率持續增高。
- 市場對於通膨的擔憂已淡化,轉而擔心其他因素如地緣政治和美國總統大選。
- 美國股市回調可能與公債殖利率短期衝高有關。
- 台灣 5 月份景氣對策信號燈預計不會大幅下滑。
目前市場情緒並非極度狂熱,但資金過度集中於大型科技股,投資人應留意市場回調的風險。 此外,也建議投資人應堅持自己的投資策略,並將重點放在景氣循環,而非短線操作。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