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三)輝達市值,衝全球第一!消費疲憊,降息預期再起?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創新高背後的隱憂
- 輝達市值突破 3.33 兆美元,超越微軟和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 標普 500 和費城半導體指數創歷史新高
- 美國 5 月零售銷售月增率僅 0.1%,顯示消費疲軟
科技股與消費端的兩極化現象
- 七大科技股今年漲幅遠超大盤,輝達漲幅高達 175%
- 標普 500 指數 EPS 增長主要由五大科技股貢獻,其他 495 家公司 EPS 仍為負增長
- 5 月美國家庭信用卡支出同比僅增 0.7%,實質消費下滑
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
- 美銀調查顯示,48% 消費者認為未來 12 個月股價會上漲,已觸發過熱指標
- 零售銷售數據疲軟可能促使聯準會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
- 預防性降息可能帶來經濟軟著陸和股市新高的雙贏局面
中國經濟刺激政策效果有限
- 中國央行取消全國房貸利率下限,提供 3,000 億人民幣支持購買過剩房屋
- 房地產銷售面積雖有回升,但仍僅回到 2012 年水平
- 彩票銷售額大增至 6,000 億人民幣,反映民眾經濟壓力增大
台股表現及未來展望
- 台股突破 22,900 點,創歷史新高
- 外資長期不回補,反映對兩岸風險的擔憂
- 建議投資者適度分散風險,考慮增加美股配置
長期投資美股的優勢
- 美股長期表現優於台股,被稱為「三代牛」市場
- 任何時間投資美股都可能獲得正回報,長期持有更能分散風險
- 巴菲特持有中石油 10 年賺 10 倍,持有比亞迪 13 年賺 30 倍,展現長期投資價值
全球投資趨勢變化
- 美銀調查顯示,基金經理人持續做多七大科技股,比例高達 69%
- 做空中國股市比例從 15% 下降至 8%,反映對中國經濟前景看法改善
- 做多黃金比例上升,做多美元指數比例從 15% 降至 5%,反映對美元走弱預期
中美關係對台灣的影響
- 台灣在中美框架下受益於半導體產業優勢
- 台積電南京廠獲美國商務部無限期豁免授權,可繼續在中國生產
- 台灣未來發展受中美關係影響,需在規則框架內尋求最大利益
投資策略建議
- 保持在車上策略,長期持有優質資產
- 透過週期投資方式,在每輪景氣低點買進以降低成本
- 分散投資風險,考慮增加美股等海外市場配置
市場觀察重點
- 關注美國消費數據變化,可能影響聯準會貨幣政策走向
- 持續追蹤科技股獲利表現,尤其是 AI 相關企業
- 留意中國經濟刺激政策效果,特別是房地產市場變化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與經濟數據:
- 輝達(NVIDIA)市值躍升全球第一,標普 500 指數和費城半導體指數創下歷史新高。
- 美國零售銷售數據月增率僅 0.1%,顯示消費疲軟,與企業獲利暴漲形成對比。
- 美國 GDP 的 60% 至 65% 由消費驅動,消費支出放緩可能影響美國實體經濟。
- 目前的零售銷售數據已經跑不贏通膨。
輝達與科技股:
- 輝達市值已達 3.35 兆美元,超越微軟和蘋果。
- 科技股 ETF (XLK) 季度再平衡可能引發百億美元買入,但市場可能提前反應,類似 00940 的「吃豆腐行情」。
- 過去一年輝達股價成長 1.7 倍,未來持續高速成長有難度。
- 台積電 ADR 也大漲,並獲得美國商務部對南京廠的終端使用者授權。
- 市場對七大科技股的做多態勢持續,但比特幣等風險資產並未明顯受益。
- 科技股的漲勢集中在少數大型權值股,例如:輝達、微軟、亞馬遜、Google、Meta,這些公司的 EPS 成長顯著,而標普 500 指數中其他股票的 EPS 成長則不明顯。
- 目前這些科技股多數處於超買狀態。
- 大型科技股的漲幅遠超中小型股,與傳統投資邏輯不同,顯示市場資金集中在少數大型企業。
市場情緒與風險:
- 多數投資人仍在觀望,並未一窩蜂湧入市場,可能等待回調時機。
- 比特幣與科技股脫鉤,反映市場對高風險資產的謹慎態度。
- 市場認為投資科技股是避險行為,因為這些公司獲利良好。
美國股市與經濟:
- 美國股市的漲勢主要由少數科技股推動,其他 495 支股票的 EPS 仍為負增長。
- 美銀(BofA)認為目前處於景氣中後段,未來 3 至 4 年可能出現景氣下行跡象,但預計不會立即發生。
- 消費者信心指數偏高,但並非所有指標都顯示市場過熱。
- 美國的消費支出明顯放緩,信用卡消費增長無法跑贏通膨,可能導致消費緊縮。
-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將決定市場走向,如果聯準會降息,可能會刺激經濟和股市。
- 美股適合長期投資,因為其牛市週期較長。
- 現在最大的風險是沒有待在車上。
台灣股市:
- 台股也創下歷史新高,但成交量相對較低,缺乏像輝達這樣的指標性個股。
- 外資回補意願不高,今年以來買超金額偏低。
- 台股漲幅較為分散,不像美股集中在少數科技權值股。
- 建議投資人分散風險,適度配置美股資產。
中國市場:
- 中國政府積極救市,取消房貸利率下限並降低首付比例,但房地產市場仍呈現多殺多格局。
- 中國彩票銷售額大幅增長,但可能反映經濟壓力。
- 巴菲特持續減持比亞迪股票,可能受政治週期考量影響。
- 中國的出口數據有所增長,但內需仍然疲軟。
投資建議
- 資產配置比擇時投資更重要,應選擇市值不斷膨脹,帶動指數創新高的 ETF。
- 在景氣低基期或回調時佈建,可確保成本價低於大盤。
- 長期投資,讓獲利奔跑,時間拉長可減少對短期波動的擔憂。
其他
- 節目中提到「上帝與法官」的寓言,強調制定規則和守護規則的重要性。
- 提醒投資人不要過度樂觀,並對未來市場發展保持警惕。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