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8(二)台積電 ADR 再創高,鴻海破 200,台灣錢淹腳目?
摘要整理
美股創新高
- 三大指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0.77% 至 5,473 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6% 至 5,688 點
台積電與蘋果等科技股表現亮眼
- 台積電 ADR 上漲 2.74%
- 蘋果股價上漲 1.97% 至 216 美元
- 高通上漲 3.2%,美光上漲 4.8%
大型股與中小型股表現差異明顯
- 標普 500 指數與羅素 2000 指數差距持續拉大
- 標普 500 前十大股票市值占比達 37.5%
- 標普 500 前瞻本益比約 21 倍,標普等權指數僅 16 倍
台股創新高同時資金活絡
- 台股總市值突破 70 兆新台幣,居全球第 11 大
- 台股高股息 ETF 規模增加 6,417 億新台幣
- 外資連續賣超但內資仍持續買進
房地產與消費市場熱絡
- 預售屋銷售金額達 7,900 億新台幣
- 百貨業績普遍創新高,如新光三越目標 989 億新台幣
- 信用卡刷卡金額持續攀升,中信銀 5 月達 612 億新台幣
就業市場趨緊
- 6 月工作機會數達 114.4 萬個
- 失業人口僅約 40 萬人
- 人力成本上升壓力大
台灣經濟指標向好
- 製造業 PMI 升至 55.4,服務業 PMI 達 54.2
- GDP 重回擴張軌道
- 出口占 GDP 比重回升
投資人須警惕風險
- 台幣匯率仍在 32.4 - 32.5 區間
- 市場情緒可能過熱
- 需關注領先指標是否有下滑跡象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包含標普 500 指數、費城半導體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持續創下歷史新高。
- 台積電 ADR 與蘋果等權值股也帶動美股上漲,似乎進入主升段。
- 投資者應該「待在車上」,不用預設歷史新高會在何時出現,除非景氣指標明顯向下。
- 目前市場情緒可能過熱,需要警惕,但不必過早預設高點,因為市場喊「居高思危」已近兩年。
- 美國股市中,中小型股與權值股的差距仍然很大,大型股漲勢明顯。
- 標普 500 指數的前瞻本益比為 21 倍,處於歷史相對高位,而標普等權指數本益比僅 16 倍。
- 目前市場的市值泡沫集中在少數大型股,前十大股票佔標普 500 指數市值的 37.5%。
- 本週市場關注輝達,因科技 ETF XLK 將進行再平衡,可能影響輝達的權重。
- 輝達的本益比雖然高,但獲利增長快速,與 2000 年的網路泡沫不同,當時多數企業財報不佳。
- 央行認為,目前市場泡沫與 2000 年網路泡沫有落差,當前美國股市標普 500 指數的平均本益比是 24 倍。
- 公司實質獲利與員工薪資的差距越來越大,實質獲利主要分配給股東。
- 美國頂尖 0.1% 富人財富持續快速增長,而底層 50% 的財富比例仍然很低。
- 5 月份零售銷售數據將公佈,可能與獲利脫鉤,因高利率下,大花錢的是上游軟體商。
台股追蹤
- 台股也創下歷史新高,鴻海股價突破 200 元,台積電股價也持續上漲。
- 摩根士丹利等投行對台股的預估,與目前點位有明顯落差,顯示市場資金動態移轉。
- 台股總市值突破 70 兆,登上全球第 11 大,超越韓國、澳洲等市場。
- 鴻海營收結構中,雲端網路佔比大幅擴大至 28%,受惠於系統單 AI 伺服器帶動。
- AI 伺服器出貨量預計在未來五年持續增長,2024 年可能是本波年增的高峰。
- 高股息 ETF 買盤 成長快速,今年前 5 個月增加 6,417 億,占台股規模增幅近 8 成。
- 台灣對外淨資產投資創歷史新高,達 1.73 兆美元,全球排名第五。
- 預售屋買盤也大幅增加,4 月份揭露數據超過 1.3 萬件,年增率達 4 成 8。
- 內資主導台灣市場,外資賣壓持續,但市場仍然上漲。
- 民間消費數據顯示,國內消費穩定,但國人在外消費暴增 634%。
- 信用卡刷卡量暴增,中信銀單月刷卡量突破 600 億,創歷史新高。
- 百貨業績普遍創下歷史新高,各大廠區都在陸續興建百貨公司。
- 服務業面臨缺工潮,人力成本上升,但零售商營業額持續增長。
- 台灣經濟實質 GDP 在 2022 年第四季至 2023 年第一季曾進入技術性衰退,但目前出口回升,製造業與服務業 PMI 指數皆高速擴張。
- 台幣匯率仍在 32.4-32.5 之間,顯示外資沒有回補意願,但台股仍持續創新高。
- 市場情緒指標顯示,目前領先指標沒有下彎跡象,市場處於主升段,今年仍可能多次創下歷史新高。
其他觀點
- 投資不應只看新聞,要以實質數據為基礎,並了解不同族群的投資思維。
- 節目觀眾多為高知識水準的投資客群,多為 45 到 55 歲,且女性比例較高。
- 要找出領先數據,觀察是否有下彎的味道,目前市場情緒高漲,但仍有上漲空間。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