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一)天天創史高,股市過熱了?美中台 PMI 陸續復甦
摘要整理
全球經濟概況
- 全球製造業 PMI 顯示復甦跡象,台灣表現最佳達 55 以上
- 中國製造業 PMI 剛回升至 50 以上,美國仍在 50 以下
- 今年全球大多數資產類別呈現上漲趨勢,比特幣漲幅最高達 56%
美國股市表現
- 標普 500 指數今年已 29 次創歷史新高,今年漲幅 15%
- 費城半導體指數今年漲幅最高達 42%
- 美國七大科技股 Q1 盈餘增長近 50%,帶動整體市場表現
台股表現亮眼
- 台股今年漲幅 28%,僅次於費城半導體指數
- 台股主要由內資推動,外資今年僅買超約 800 億元
- 台股加權指數創下 22,504 點歷史新高
中國股市面臨挑戰
- 中國 5 月出口年增 7.6%,優於預期的 5.7%
- 受外資持續流出及內資買盤意願薄弱影響,股市表現保守
- 中國電動車出口面臨歐盟加徵關稅措施,但整體競爭力仍強
全球電動車市場趨勢
- 中國電動車滲透率全球最高達 25.2%,歐洲 19.9%,北美 6.2%
- 全球汽車銷量仍未恢復 2017 年 9,000 萬輛高點
- 中國汽車銷量已突破 2017 年高點,達 2,900 萬輛
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
- 中芯國際在成熟製程已超越聯電,成為全球第二大廠商
- 華為鴻蒙系統在中國市占率 17%,超過蘋果位居第二
- 中國面臨美國針對半導體產業加徵關稅等挑戰
全球資產表現分析
- 美國成長股今年漲幅 20%,納斯達克 100 指數漲 17%
- 黃金價格今年上漲 12%,新興市場股票漲幅 4-7%
- 美國 REITs 今年跌幅最大達 4%
長期投資策略探討
- 股票市場長期表現最佳,每年平均跑贏通膨 8.6%
- REITs 長期表現次之,每年平均跑贏通膨 7.6%
- 債券和黃金長期表現較差,分別跑贏通膨 3.6% 和 1.6%
投資心理與市場情緒
- CNN 恐懼與貪婪指數目前在 30-40 之間,顯示市場情緒仍偏保守
- 投資人對高位股市持觀望態度,但又不願大量投資債券市場
- 長期投資策略的關鍵在於克服短期市場波動帶來的心理影響
台灣製造業出口表現
- 手機組裝零組件 5 月收益顯著增長,紅海年增 22%
- 和碩、瑋穎等公司營收增長分別達 3% 和 60%
- 多數零組件廠商保持雙位數年增長率
韓國半導體出口強勁
- 5 月韓國半導體出口價格指數年增 42%,創歷史新高
- 增長速度超過 1999 - 2000 年網路泡沫時期
- 主要受惠於去年低基期效應
結語
- 全球經濟呈現復甦態勢,但各國復甦程度不一
- 台灣股市表現突出,主要由內資推動
- 中國市場面臨貿易衝突等外部因素影響,但基本面仍保持穩健
- 投資者應關注長期趨勢,避免過度受短期市場波動影響
觀點整理
全球製造業循環與庫存週期:
- 全球經濟目前處於復甦階段,但相較於 2021 年至 2022 年的極度擴張,仍有一段距離。
- 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表現亮眼,衝高至 55 以上。
- 中國的製造業指數則回落至 50 以上,美國的指數則仍在 50 以下。
各項資產表現:
- 今年以來,比特幣漲幅高達 56% ,表現最為亮麗。
- 美國成長股漲幅約 20%。
- 納斯達克 100 指數(QQQ)漲幅為 17%,標普 500 指數(SPY)漲幅為 4.6%。
- 黃金價格漲幅約 12%。
- 新興市場股票、價值股、中型股和大宗資產漲幅約在 4% 至 7% 之間。
- 短期國庫券(Tips)漲幅約 2.2%。
- 美國整體債券(BND)漲幅約 0.3%。
- 美國 REITs 不動產收益證券跌幅約 4%,為今年收跌最重的資產。
- 長期來看,股票市場的抗通膨能力較強,每年跑贏通膨約 8.6%,REITs 約 7.6%,債券約 3.6%,黃金約 1.6%。
市場情緒與投資行為:
- 雖然股市持續上漲,但許多人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懷疑其估值是否過高。
- 對於債券市場,儘管被認為是「送分題」,但投資者興趣缺缺。
- 許多投資人雖有長期投資思維,但短期內易受市場情緒影響。
- 標普 500 指數今年已連續 29 次創下歷史新高。
各國股市表現:
- 今年以來,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幅最高,達 42%。
- 台灣加權指數受惠於半導體產業,漲幅達 28%。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為 21%。
- 日經 225 指數漲幅約 16%。
- 標普 500 指數漲幅約 15%。
- 其他如印度、香港、歐洲、韓國、道瓊、新加坡和上證等指數漲幅則較低。
- 台股表現強勁,內資是主要推手,外資回補金額不高。
投行對美股的看法:
- 摩根大通(小摩)年初預估標普 500 指數年底目標價為 4200 點,但近期報告認為下半年漲勢可能延續。
- 小摩認為,美國七大科技巨頭的盈餘成長超乎預期,但剔除這七家公司後,標普 500 指數的 EPS 反而下跌 1%。
- 高盛多次調整標普 500 指數目標價,從 4800 點調升至 5100 點,再調升至 5600 點。
- 高盛調升目標價的原因並非更高的盈餘預期,而是將 2025 年的營收提前反映在股價上。
聯準會(FOMC)景氣預測:
- 聯準會對經濟形勢的預測沒有顯著調整,預計 2024 年經濟成長率為 2.1%,2025 年和 2026 年均為 2%。
- 通膨率預測上調,但 2026 年重返 2% 目標不變。
- 聯準會認為經濟表現穩定,主要問題在於通膨是否會短期內飆高。
美國經濟現況:
- 美國的財富增長使消費不至於嚴重惡化。
- 貧富差距導致消費增長表現不一,少數富人消費即可抵銷多數人消費減少的影響。
- 美國信用卡違約率持續創新高,但經濟仍加速增長。
通膨與股市的關係:
- 美國 CPI 僵固性主要集中在服務部門。
- 耐久財部分已進入負年減,但服務部門漲幅仍高。
- 適度通膨(2% 至 3%)對股市有利,過高通膨(高於 5%)才會對股市產生壓力。
台股表現與外資動向:
- 台股加權指數大漲,站上 22,500 點大關。
- 外資買超金額不大,約 800 億元,且新台幣資產也未顯著回補。
- 台股主要由內資推動,表現亮眼。
- 內資的投資意願明顯高於日韓。
房地產市場:
- 銀行業的房貸餘額突破 10 兆大關,創歷史新高。
- 政府鼓勵持有房地產,加上新青安政策,推升房貸餘額。
科技產業:
- 手機零組件產業營收在 5 月份已回到上行通道。
- 韓國半導體出口價格創歷史新高,年增幅高達 42%。
- 市場焦點從 AI 伺服器轉向下半年的 AIPC 和 AI 手機。
投資週期與人性:
- 週期投資的關鍵在於長期持有,並在市場恐慌時敢於續抱。
- 真正的大資金佈建在熊市藍燈時就已開始。
- 人性使然,大多數長期投資思維無法贏過短線炒作。
中國市場:
- 中國出口表現不差,5 月份年增率為 7.6%。
- 但陸港股表現落後於其他市場,可能受外資流出和內資買盤意願薄弱影響。
- 中國針對歐盟汽車加徵關稅採取報復措施。
- 中國電動車出口至歐洲比例較高,受關稅影響較大。
- 中國電動車雖然受關稅影響,但仍具價格競爭力。
- 中國成熟製程半導體市佔率提升,挑戰台廠。
- 華為鴻蒙系統在中國市佔率超越蘋果。
- 中國市場的庫存循環與台美韓日不同,受外貿衝突影響較大。
- 中國汽車銷量已突破 2017 年高點。
市場結論:
- 目前整體經濟庫存循環處於復甦階段,但未過熱。
- 台股表現特別強勁,但可能是資金過多而非經濟基本面良好。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