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二)蘋果 AI 亮相,市場不買單?輝達拆股,靈藥 or 毒藥?

2024-06-11(二)蘋果 AI 亮相,市場不買單?輝達拆股,靈藥 or 毒藥?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股市於本週需關注蘋果 WWDC 大會及輝達股票拆分後的走勢表現
  • 蘋果股價在 WWDC 發布會後下跌 1.9%,顯示市場對其 AI 產品發布反應平淡
  • 輝達股價上漲 0.75%,但分割後難有大幅上漲空間,市值達 3 兆美元已極為龐大

AI 領域表現

  • 輝達於 SEC 文件揭露,其持有多家涉及 AI 技術的公司股份,如 Arma、RXIX 和 Anthropic 等
  • 輝達持股 Anthropic 商號今年股價大漲 131%,表現優於輝達自身
  • 蘋果暗示其新一代 AI 功能需搭配最新 A17 晶片使用,對現有舊款 iPhone 影響有限

股市獲利前景

  • 固定分析師預估 2024 年標普 500 指數 EPS 為 240 美元,將創歷史新高
  • 能源領域獲利增速最高近 3 成,但醫療健康和公用事業表現疲軟
  • 分析師在財報中提及「衰退」次數已大幅減少,顯示對經濟前景樂觀

台灣出口數據

  • 台灣 5 月出口額 373 億美元,年增 3.5%,連續 7 個月正成長
  • 資訊電子產品出口暴增 1.1 倍,電子零組件則衰退幅度收斂至 8.1%
  • 外銷訂單 4 月份 470 億美元,年增 10.8%,為近兩年最大增幅

科技生產循環週期

  • 台積電 5 月營收再創歷年同期新高,3 奈米晶圆需求開始顯著拉抬
  • AI 終端商品需求帶動上游台廠營收表現亮眼,英業達 5 月營收增長 26 個月新高
  • 長期來看,科技股龍頭輪動換將會持續,但下游製造從業者最終仍將獲利

股市表現

  • 美股四大指數普遍上漲,道瓊工業指數漲 0.18%,標普上漲 0.26% 創歷史新高,那斯達克漲 0.35%
  • 費半指數亦上漲 1.42% 創新高,顯示歐美股市維持強勁動能
  • 台股上漲 66 點,收於 21,925 點水準,延續在高位盤整格局

AI 發展潛力

  • AI 發展速度超乎預期,包括輝達在內,業內難以預料目前 AI 爆發程度
  • 輝達成功受惠於 AI 發展,但長期能否維持領先地位仍有待觀察
  • 不同企業的創新和技術突破往往伴隨著一連串偶然機會,難以事先預測

本益比評估

  • 標普 500 指數股價上揚幅度遠超過獲利成長速度,導致本益比持續處於高位
  • 目前本益比約 21 倍,雖不及 2020 年末高點,但仍不算便宜
  • 評估時需考量未來景氣循環、貨幣政策變化等因素對本益比的影響

小結

  • 市場對 AI 前景譜系高,帶動科技類股行情,但具體產品能否獲利仍待時日檢驗
  • 美股創歷史新高,但分析人士擔憂股價漲幅過快,獲利成長趕不上股價上揚步伐
  • AI 帶動台廠營運表現亮眼,顯示台灣科技業在全球供應鏈中關鍵地位無虞
  • 投資人應審慎評估個股本益比合理性,權衡當前熱潮與長期發展前景

觀點整理

  • 市場總覽與AI趨勢
    • 蘋果 WWDC 大會上 AI 亮相後,市場反應冷淡,股價下跌。
    • 蘋果的 AI 技術被認為是將 OpenAI 應用在蘋果產品上。
    • 輝達股價在過去一年漲幅高達 212%,但其市值已高,未來難以再以倍數成長。
    • AI 行情可能已告一段落,市場焦點轉向下半年終端產品的帶貨潮。
    • 美國 5 月份非農就業數據雖好,但失業率也上升,可能與非法移民有關。
    • 市場關注美國股市獲利上行方向。
  • 美股獲利與本益比
    • 2024 年美國股市 EPS 預計將創下歷史新高。
    • 今年第二季度 EPS 預估將創下新高,第三、四季度將持續衝高。
    • 標普 500 指數的上升斜率明顯高於 EPS 的上行幅度。
    • 目前本益比雖不便宜,但未達史詩級泡沫程度。
    • 今年第一季度 EPS 年增率為 6%,預估第四季度將成長至 17%。
    • 標普 500 指數中,大型科技股 EPS 增長幅度超乎預期,但其他板塊如必須消費品、醫療健康、公用事業等表現較差。
    • 能源板塊今年 EPS 年減幅度接近 3 成,醫療健康產業年減幅度接近 2 成 5。
    • 財報中提到衰退的次數減少,顯示市場對衰退的擔憂減弱。
    • 提及 AI 的公司比例增加,但並非所有提及 AI 的公司股價都會上漲。
  • 美國經濟與消費
    • 美國經濟現況與企業獲利呈現兩極化,消費因高利率而趨緩。
    • 失業率緩步上升、辭職率下降、信用卡違約率上升,顯示消費習慣受高利率影響。
    • 美國 GDP 約 60% 至 65% 來自消費,但對公司獲利影響不大。
    • 標普 500 指數企業的海外營收佔比達 41%,因此美國國內消費不佳對其營收影響有限。
    • 科技股、通訊服務類股的海外營收比重較高。
    • 台灣出口表現仍佳,5 月份出口額為 373 億美元,年增率為 3.5%,且連續 7 個月出口額保持正成長。
    • 資通視聽產品出口額暴增 1. 1 倍,但電子零組件出口額仍衰退 8.1%。
    • 台灣對美國出口增長 58%,對中國大陸出口衰退 4.1%。
    • 外銷訂單是領先指標,4 月份外銷訂單年增 10. 8%,為兩年內最大增幅。
  • 輝達拆股與投資
    • 輝達股票分割後,市場流動性將增加,但籌碼集中度可能降低。
    • 輝達股價已媲美蘋果,在市場沒有更多資金釋放的情況下,難以再以過去一年的速度增長。
    • 輝達投資的公司多與 AI 相關,股價有顯著抬升。
    • 輝達投資的公司包括 ARM、RX IX、Soldhod 等,其中 Soldhod 今年漲幅高達 131%。
    • Soldhod 公司專注於汽車電視、客戶服務類的 AI 產品。
    • 另一家投資公司 Surf Robotic,專門製作餐廳服務生機器人,但股價暴跌 8 成。
  • AI 詐騙與防範
    • AI 語音識別技術被用於詐騙,主持人分享了自己聲音被 AI 模仿的案例。
    • 詐騙集團利用社交軟體、投資群組等方式進行詐騙,鎖定 30 歲以上、有經濟壓力的族群。
    • 建議聽眾提醒家中長輩,小心網路詐騙。
    • 政府與數發部合作,試圖抑制網路詐騙。
  • 蘋果 WWDC 與 AI 策略
    • 蘋果 WWDC 發布的 AI 產品並未獲得市場買單,股價下跌。
    • 蘋果的 AI 產品 Apple Intelligence 需搭配最新晶片才能使用。
    • 蘋果的 AI 技術多半是將 ChatGPT 等技術整合到蘋果系統中。
    • 蘋果在 AI 方面的硬體更新較少,僅有 Canon 為拍攝影片開發新鏡頭。
    • 蘋果 Vision Pro 將在亞洲市場上市。
    • 蘋果仍為全球手機市場領導者,但市佔率為 17%,低於三星的 20%。
    • 蘋果的服務營收佔比持續提高,甚至高於穿戴裝置、Mac、iPad 的總和。
  • 科技產業的輪動
    • 科技生產力不斷反覆運算向上,美股將持續創新高。
    • 難以預測未來由哪一家企業帶動股市創新高。
    • 科技產業的領導者不斷更迭,沒有企業可以長期穩居前十名。
    • 台灣科技產業在生產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無論品牌 AI 由誰拿下,台灣都能分一杯羹。
    • 台積電 5 月份營收再創新高,3 奈米需求強勁。
    • 英業達 5 月份營收也創下 26 個月以來新高。
    • 上游端競爭激烈,但下游端訂單多為台廠所有。

科技產業不斷輪動,美股會持續創新高,但難以預測由誰帶動。而台灣廠商在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可望持續受惠於科技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提醒聽眾留意 AI 詐騙,小心保護自身財產。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