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四)輝達市值超越蘋果,台積電 ADR 再創新高!
摘要整理
美股行情追蹤
- 美國股市再度創下歷史新高,道瓊上漲 0.25%、標普上漲 1.18%、納指上漲 1.96%
- 微軟、輝達、蘋果等科技巨頭領漲,漲幅分別達 1.3%、148%、4.6%
- 輝達市值突破 3 兆美元,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企業
台股創新高可期
- 台股周三收漲 128 點,有望在本周創下歷史新高
- 外資賣超金額已降至僅 400 億台幣,對台股影響有限
- 台積電、聯發科、廣達等權值股漲幅強勁,帶動大盤上揚
AI 浪潮推升景氣
- 輝達等企業推出新一代 AI 產品,將全面使用台積電 3 奈米製程
- 預估台積電在 2025 年將占有全球 PC CPU 近 8 成市占率
- AI 需求增溫將推升台積電訂單,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形成強勁助力
通膨下行釋放降息空間
- 美國的經濟數據持續轉弱,包括職位空缺數、製造業 PMI 等
- 零售、運輸等周期性產業股價開始落後大盤表現
- 若通膨持續下行,Fed 有望在下半年啟動預防性降息週期
企業家素質剖析
- 成功企業家往往擁有出色的銷售演講能力,善於舉例說理、營造共鳴
- 台灣企業主普遍不善溝通、避免社交,導致品牌行銷不足
- 優秀企業家不僅具備專業技能,更重視利益分配和影響力的掌控
投資智慧探究
- 做投資需要具備一套自己的投資哲學,而非只追求短期聰明解決問題
- 掌握市場利益分配的智慧,勝過單純追求個人能力提升
- 區分聰明和智慧,前者解決當下問題,後者洞燭長遠走向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與趨勢:
- 美國股市在近期出現驚人的增幅,特別是科技股,如輝達。
- 市場出現股債雙漲的情勢,這可能意味著今年中旬市場將有所發酵。
- 就業數據持續低於市場預期,勞動力市場降溫,導致美債 10 年期殖利率下滑。
- AI 題材持續發燒,帶動標普 500 指數上漲 1.1%,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2%。
- 輝達市值突破 3 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最有價值的公司。
- 台積電 ADR 狂飆 6.85%,創下歷史新高價。
- 費城半導體指數攀高 4.5%。
投資策略與觀點:
- 長期投資應依循規律,短期波動難以預測。
- 投資要從生活中尋找靈感,但不能單純採取「傻瓜投資法」。
- 投資是高度專業的行為,需同時體感溫度和數據佐證。
- 數據分析是輔助工具,統計和回測有助於理解數據。
- 投資歷史的目的是避免重蹈覆轍。
- 個股輪替是常態,難以找到永遠領先的企業。
- 參與科技生產力週期,購買 ETF 是較佳策略,而非單押個股。
- 過去的基業長青研究顯示,企業的輪替很快,難以永遠保持領先。
- 科技股的市值變動快速,現在的前十名企業,十年後可能有一半不在榜上。
- 不應對賭單一個股,要確認景氣上行。
- 個股選擇的風險高,即使成功 99 次,一次失誤可能全盤皆輸。
輝達與台積電:
- 輝達股價持續創下歷史新高,達到 1,236 美元。
- 輝達幾乎所有訂單由台積電代工。
-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域具有壟斷地位。
- AI 伺服器將成為台積電營收顯著拉抬的方向。
- 台積電在 PC 的 CPU 市場佔有率預計在 2025 年達到八成。
美國股市現況分析:
- 美國股市四大指數與科技股高度聯動。
- 前三大市值概念股(微軟、輝達、蘋果)佔標普 500 指數權重接近兩成,屬於極端值。
- 美國股市的創高,主要來自少數企業的獲利增長,而非普遍的獲利超出預期。
- ETF 浪潮推動資金集中於大型科技股。
- 美國股市的領先程度與經濟開始脫鉤
- 今年以來資金主要流入公用事業和科技業。
- 美國經濟數據呈現疲軟態勢,除了 AI 以外的領域表現不佳。
- 聯準會可能為顧及廣大民眾和產業,採取預防性降息。
蘋果公司:
- 蘋果在手機市場面臨壓力,但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在降價刺激下有轉年增的跡象。
- 如果蘋果在 WWDC 能成功切入 AI 領域,有機會成為領頭羊,並帶動台積電營收。
數據解讀 * 數據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如何解讀。 * 主持人以「廢男人」和「優秀男人」的特徵為例,說明同一數據可以有不同解讀。
台股與外資:
- 台北股市今天有機會創下歷史新高。
- 台股漲幅高度集中在權值股
- 外資在今年 3 月份的買賣超曾接近 2,500 億,但近期持續賣出。
- 台灣外匯存底持續衝高,顯示出口表現良好。
- 台股不需要外資回補就能創新高。
- 台灣的壽險公司和波克夏的投資策略類似,主要投資債券並進行套利。
其他:
- 真正的企業家通常具備強大的銷售和演講能力。
- 聰明與智慧不同,投資需要智慧,而非僅是小聰明。
- 聯準會降息與通膨數據相關。
總結來說,當前市場處於一個科技股獨強的狀態,AI 題材是主要推動力,但同時也要注意風險,並建議透過 ETF 分散投資,並保持對於市場數據的客觀解讀,也要有屬於自己的投資哲學。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