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四)輝達展望優,股價破千!聯準會放鷹,降息又延後?

2024-05-23(四)輝達展望優,股價破千!聯準會放鷹,降息又延後?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輝達公布財報表現亮眼,股價盤後大漲 5%,全年漲幅高達 97%
  • 聯準會會議紀要釋放鷹派言論,但不影響市場樂觀情緒
  • 台股繼續創新高,漲幅超過 2 成進入牛市,但落後 Meta、Google 等大型科技股

輝達財報

  • 核心數據中心營收暴增 427%,達 226 億美元再創新高
  • 由於 AI 業務拉抬,年增率有望維持在 300% 到 400%
  • 未來將持續增加資本支出,佔行業龍頭地位

客戶營收分析

  • 微軟、Meta 是輝達主要客戶,財報營收優於預期
  • 微軟營收增長 17%,資本支出大幅增加至 150 至 160 億美元
  • Meta 營收年增 27%,連續 5 季快速擴增

標普板塊復甦

  • 目前僅資訊科技和通訊服務類股表現亮眼
  • 預計至第 4 季能源股、原物料等行業才會重拾升勢
  • 標普 500 指數真正全面擴張需等到第 4 季

AI 終端

  • 電競筆電需求有望大幅增長,推升台廠營收表現
  • 台股電競概念股獲利前景樂觀,台股可望繼續領先

週期投資

  • 不要過於追逐個股,泡沫破滅終將到來
  • 投資應保持長期視野,聚焦產業週期,採用 ETF 基金操作

日本市場

  • 日本經濟復甦緩慢,消費壓力大,政府支持度下滑
  • 公債購買緩步,第 1 季 GDP 年增只有 2%
  • 出口表現亮眼,但生產力卻大幅下滑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

  • 聯準會會議紀要顯示,他們認為目前經濟形勢相當樂觀。這可能導致市場對於新一輪降息的預期延後。
  • 儘管聯準會的會議紀要對市場造成適度壓力,但輝達的財報和財測公佈後,市場情緒並未受到太大影響。輝達股價在盤後大漲 5%。
  • 臺北股市在 520 後持續創新高,部分原因是美股的系統單,但即使沒有美股,台商回流和內資買盤也足以推動臺股再創新高。
  • 今年臺北股市加權指數表現優於標普 500 指數,這在過去較為少見。
  • 短期的財報財測只是一種心理預期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觀察更長遠的復甦週期,以及終端商品是否能全面復甦。
  • AI 肯定會帶頭衝,沒有太大問題。
  • 輝達股價雖已破 1,000 美元大關,但將進行一拆十。
  • 本輪財報重點在於 AI 運算方面的支出,資本支出沒有下行跡象,激勵盤後大漲 5%。
  • 今年以來,輝達股價漲幅已高達九成,年初至今更是高達 97%,遠超其他科技巨頭。
  • 若從 2023 年開始持有輝達至今,股價漲幅達 563%
  • 輝達核心數據中心營收暴增 427%,達 226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輝達的 H100、H200 晶片帶貨潮表現不錯。車用營收表現較不亮麗,但仍優於市場預期。
  • 輝達主要營收來自 AI 和雲端數據中心。
  • 輝達持續調高資本支出,顯示其對未來 AI 行情的樂觀。
  • 輝達 AI 伺服器客戶包括微軟、亞馬遜 AWS、美超微和 Google 等,這些客戶的資本支出也在增加。
  • 輝達的市值幾乎等於全球半導體商的總市值加總
  • 輝達最重要的終端客戶,如微軟和臉書,財報和財測預估也非常樂觀。

AI 終端

  • 第二季通常是筆電的傳統淡季,需觀察 AI PC 的市場接受程度。
  • 2022 年和 2023 年全球筆電出貨量大幅衰退,主因是 2021 年疫情帶動的超高基期。
  • 預估 2024 年全球筆電出貨量將緩步成長 6.3%。
  • 電競筆電市場表現較佳,預估 2024 年成長 6.8%。
  • 若 AI 無法在 PC 中顯著突破,電競筆電的剛性需求可能會帶動臺股某些電子零組件走高。
  • 輝達每兩年會推出一次大改版 GPU,有助於電競 NB 需求增長。
  • 台廠如微星在電競產品營收比重超過 70%。
  • 技嘉的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超過 5 成。

標普板塊復甦

  • 輝達帶頭拉升資訊科技和通訊服務類別的營收。
  • 2024 年第一季並非所有產業都表現良好
    • 非必需消費類品 EPS 成長約 26%
    • 必需類品 EPS 成長約 5.7%
    • 能源股 EPS 衰退 20%
    • 金融股 EPS 成長 2.8%
    • 醫療保健 EPS 衰退 24%
    • 工業 EPS 成長 5.7%
    • 原物料 EPS 衰退 20%
    • 房地產 EPS 成長 10%
    • 資訊科技 EPS 成長 24%
    • 通訊服務 EPS 成長 43%
    • 公用事業 EPS 成長 22%
  • 預計今年第四季才會迎來全面終端復甦。
  • 目前是部分產業帶頭衝,要等到年底才能看到所有產業的 EPS 上行。
  • 股價通常領先景氣 6-9 個月反應。
  • 目前市場呈現好消息是好消息,壞消息也是好消息的狀態。

好壞消息都是好消息

  • 第一季財報符合市場預期,並未大幅超乎預期。
  • 美國服務業和製造業指數都在 50 左右徘徊。
  • 美國各行業離職率顯著下滑,回到 2019 年的水準,顯示找工作不像之前容易。
  • 聯準會停止升息的原因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利率已具備足夠的限制性。
  • 現在美國的實質利率約為 1.8%,是 2010 年以來首見,代表政策利率有支撐。
  • AI 股價終將破滅,但 AI 會是趨勢。
  • 大部分個股或題材的投資成功,都是在特定時空環境下達成的。
  • 週期投資應以 ETF 或基金為主要操作標的。
  • 生產力週期一定會讓股價再創新高,但不相信 20 年後還是輝達、蘋果等創新高。
  •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紅利,要選擇對的時空環境。
  • 不要因為一時的行情急著投資個股。

聯準會會議紀要

  • 聯準會的發言偏保守,為抑制通膨,釋放鷹派談話。
  • 拜登政府釋放 100 萬桶汽油儲備,以抑制夏季油價上漲。
  • 美國汽油平均價格為每加侖 3.6 美元,比一年前高 6 美分。
  • 長期而言,通膨將處於下行軌道。

日本市場

  • 日本股市表現落後,可能因為貨幣政策的貶值效果遇到瓶頸。
  • 2023 年台灣人在日本消費金額為 7,835 億日圓,是各國之冠。
  • 日本央行縮減購債規模,導致第一季 GDP 年增率僅 2%,接近衰退。
  • 日本實質消費支出和資本支出都在下滑。
  • 日本希望透過輸入性成本推高通膨、企業加薪、實質薪資上漲來達成良性循環,但目前卡在第二關。
  • 海外到日本旅遊人數已超過 2019 年,但日本人出國旅遊人數仍未恢復。
  • 日本出口佔 GDP 總體規模有顯著上行跡象,但產品附加價值快速下滑。
  • 日圓貶值雖有利出口,但換算美元後,實際收入可能減少。
  • 岸田文雄內閣支持度從 7 成降至 2 成 5,顯示日本經濟困境。
  • 日本政府想同時達成通膨上升和民調上升,難度很高。

小心詐騙

  • 近期詐騙猖獗,提醒大眾和家中長輩小心。
  • 不要追求不切實際的高報酬。

總結

  • 整體而言,市場氛圍偏樂觀,但從財報數據和各國經濟表現來看,並非全面景氣大好。
  • 目前正處於景氣從復甦進入擴張的階段,有些產業帶頭衝,有些產業則還在等待
  • 股價可能正在反映景氣的完全擴張段,但還未到末升段
  • 提醒投資人保持愉悅心情,但買股票要有浪漫的想像力,賣股票要有理性和現實。
  • 目前市場可能因為樂觀情緒而被吵醒,建議繼續觀察。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