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五)美股又崩?GDP放緩,通膨回歸?

2024-04-26(五)美股又崩?GDP放緩,通膨回歸?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美國股市波動震盪,四大指數中三大指數重挫,但非常半導體指數大漲
  • 美國一季度 GDP 年化年增率 1.6%,遠低於市場預期 2.4%
  • 第一季核心 PCE 物價指數年增率 3.7%,高於預期 3.4%

GDP 與經濟觀察

  • GDP 下滑或許只是短期季節效應,非長期趨勢轉弱
  • 勞動力市場緊俏,失業率處於低水平,不至於大幅消費緊縮
  • 美國中產階級可能因為高利率而提高財富效應

美股財報展望

  • 標普 500 指數企業第一季獲利成長 2.8%,64% 企業優於去年
  • 81.7% 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整體獲利動能表現不錯
  • 個別企業如 Google、微軟財報優於預期,但英特爾營收略低預期

通膨與利率預期

  • 短期通膨主因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非結構性停滯通膨
  • 經濟放緩可能助益通膨冷卻,維持長期高利率區間
  • 股債輪動現象,固定收益吸引力提高,促使股市適度回檔

觀點整理

美國第一季 GDP 與 PCE 數據分析

  • 美國第一季 GDP 年化增長率為 1.6%,低於市場預期的 2.4%,是 2023 年以來最差的季度增長。
  • 第一季核心 PCE 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達 3.7%,高於市場預期的 3.4%
  • GDP 放緩可能是由於前幾季基期過高,並非經濟大幅衰退。
  • 核心服務 支出是推動 GDP 增長的主要因素,顯示美國人工成本仍高。
  • 商品部門、私人庫存和進出口是下滑幅度較大的項目。
  • 主第一季 GDP 下滑可能是將經濟復甦遞延至第二、三季度。
  • 預期未來幾季的 PCE 或 CPI 有可能再度下滑。

美國勞動力市場

  • 勞動力市場仍保持緊俏,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低於預期。
  • 這表明 GDP 放緩與勞動力市場沒有顯著關聯。
  • 移民湧入美國市場,勞動供給增加,使得工資緩步下滑。
  • 目前沒有大規模裁員現象。

美國股市表現

  • 美國股市波動較大,四大指數中三大指數重挫,但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
  •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 375 點,跌幅 0.98%
  •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223 點,跌幅 0.46%
  •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100 點,跌幅 0.60%
  • 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 88 點,漲幅 1.96%
  • 臉書 (Meta) 財報表現不錯,但因資本支出計劃導致股價下跌。
  • Google (Alphabet) 和微軟 (Microsoft) 財報優於預期,股價上漲。
  • 英特爾 (Intel) 營收表現不佳,但獲利結構正在優化。
  • 股市波動更多反映的是個股財報預期變化,與 GDP 的關聯性不大。

通膨與利率預期

  • 通膨壓力主要來自於短期內大宗資產價格上漲。
  • 市場對通膨預期的變動,可能導致利率預期升高。
  • 2 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 5% 時,美國股市通常會迎來中期回檔。
  • 目前股市回檔是自然週期現象,有利於資金在股債之間輪動。
  • 目前尚未出現停滯性通膨的風險。

其他觀點

  • 高利率對持有金融資產的中產以上家庭有利。
  • 美國居民總資產在 2023 年同比增長 7.4%,其中股票市場增長最多。
  • 企業營收佔 GDP 的比重上升,科技巨頭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力增大。
  • 標普 500 指數中,已公佈財報的企業有 64% 獲利優於去年同期,81.7% 獲利優於市場預期。
  • 要小心假投資真詐騙。
  • 鼓勵多讀書,提升分析思考能力。
  • 認為真正的通膨是供給緊縮造成的油價大漲,而非消費過多。
  • 市場的風險是通膨,但如果通膨來自於需求帶動而非供給,就不算大問題。
  • 總結而言,現在的數據有不如預期的感覺,但是還不到壞的程度。
  • 提醒投資人,不要因為單一 GDP 或 PCE 數據就改變既有的投資趨勢。

閱讀推薦書籍:《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書籍主旨

  • 培養正確的財務思維,比學投資術更為重要
  • 真正投資最關鍵的是投資於自己
  • 先建立本業收入,再保住財富,最終讓錢自行循環回來

獲得自由的層次

  • 第一層「原始自由」:野蠻自由,任意妄為
  • 第二層「封建自由」:特權階級的權力自由
  • 第三層「財富自由」:透過資本擴張在市場上交易的自由
  • 不同階層渴望不同層次的自由,高層追求資本自由

多元視野的重要性

  • 讀書可以提供不同視野,提升分析思考能力
  • 培養正確對自由的理解,而非停留於低層次的「野蠻自由」
  • 書中觸及不同社會文化下對自由的定義,開啟多元思維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