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二)黑色財報周,反彈快跑?降息落空,房價仍創高?

2024-04-23(二)黑色財報周,反彈快跑?降息落空,房價仍創高?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美國股市開始出現第一波反彈,重量級財報即將公布
  • 今天特斯拉財報可能對中期回檔產生影響
  • 科技股的領漲主要源自空頭的回補行為

美銀經理人調查

  • 投資人最擔心的是更高的通膨和地緣政治問題
  • 經濟硬著陸的擔憂排名第四,反映現況不算太差
  • 目前股市表現與歷史經驗不盡相同,可能要等待明年景氣下滑

金融穩定報告

  • 聯準會擔心資產估值過高,不動產價格偏高
  • 金融槓桿和資金流動性暫無風險,但高利率時間久了會有問題
  • 美國公共債務增長過快,可能迫使降息紓緩利息支出

美國房地產

  • 房貸利率高,交易量減少但房價創新高
  • 現有房主因固定低利率不願出售,造成缺乏流動性
  • 大資金買家借貸低利率或現金購屋,有利房市活絡

週期現象

  • 人們總容易對當前問題產生恐慌,其實一切只是週期現象
  • 投資關鍵是識別目前是高潮還是低潮

台股追蹤

  • 台股雖有回檔但系統單賣壓不算太大,外資內資存土洋對作
  • ETF基金買盤持穩,國民信心調查顯示景氣就業看俏

外銷訂單

  • 3月份外銷訂單年增,實值出口額創新高
  • 顯示臺灣出口景氣持續復甦中

台灣房地產

  • 一季度房價全台平均漲7.5%,北部地區漲幅更高
  • 房貸負擔率普遍上升,但囤房稅2.0預計無法遏止買氣
  • 工程師等收入族群熱衷於買房投資,成剛性買盤

總結

  • 由於景氣向好,財富效應席捲資本市場
  • 只有景氣不佳、財報財測顯著下滑,才可能扭轉此趨勢
  • 本週科技巨頭財報將是觀察重點

觀點整理

  • 關於健康與風險意識:要珍惜生命,並以爆料公社的影片為例,提醒大家注意無常的風險。他強調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並提到在直播中若發生意外會立即解散。將生活中遇到的風險,如被招牌砸到,與投資的風險相提並論,說明運氣不好時風險無處不在。

  • 關於財經觀眾:主持人認為觀看財經節目的聽眾都是有錢人,因為他們至少有錢可以投資。他表示這些觀眾累積了許多財富,因此更應該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繼續投資。

  • 關於美國股市

    • 美國股市在回檔後出現第一波反彈,但現在判斷是否結束回檔還為時過早。
    • 科技股的拉抬主要是來自於空頭回補。
    • 本週有 180 家企業將公佈財報,其中科技七巨頭的財報將對中期回檔起到奠定性作用。
    • 要觀察下跌原因是因為財報不如預期還是公司調降財測。
    • 美國股市的指數與中小型股關係不大,大型科技股的財報表現會影響大盤。
    • 美國股市的科技股財報展望讓市場有點保守,例如特斯拉股價連續下跌。
    • 美國股市開始均值回檔並產生支撐效果,但科技股財報展望保守。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253 點,漲幅 0.67%,收在 38,239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43 點,漲幅 0.87%,收在 5,010 點。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69 點,漲幅 1.11%,收在 15,451 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75 點,漲幅 1.70%,收在 4,381 點。
  • 關於電動車市場

    • 全球電動車都在大降價,可能不僅僅是價格戰,而是庫存過剩的問題。
    • 特斯拉股價下跌,並在中國降價促銷。
  • 關於市場恐慌

    • 市場擔心的主要風險是通膨,其次是地緣政治和美國大選。
    • 經濟硬著陸的擔憂僅排在第四位,顯示市場更像是找理由讓股價回檔。
    • 市場的恐慌並非對經濟的顯著傷害,而是找藉口讓股票估值回檔。
  • 關於經濟成長

    • 高盛預估 2024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第二季為 2.3%,第三季為 2.7%,第四季為 2.4%。
    • 2025 年預估保持在 2% 的區間。
    • 市場不擔心硬著陸,且美國經濟並未實質衰退。
    • 美國企業的信心指數回到 50 以上的擴張格局。
  • 關於利率

    • 短期內,債券價格承壓的原因似乎不是市場預估會升息,更像是美國拍賣規模不如預期的影響。
    • 過去經驗顯示,聯準會在升息到高點後,平均約 8 個月後會降息,但 2024 年已 10 個月仍未降息。
    • 原因是 2024 年的經濟強勢程度高於過去四次。
    • 聯準會擔心資產估值過高,並認為股票本益比處於歷史高位。
    • 聯準會知道長期維持高利率會有風險,但缺乏降息的藉口,以免引起資本過度擴張。
    • 美國財政部和各界有降息的聲浪,因為美國公共債務上行速度過快,利息支出龐大。
  • 關於美國房地產

    • 美國房地產市場的 30 年期房貸利率從 2.77% 上升至接近 8%,導致交易量急縮。
    • 成屋銷售連續三年負成長,但房價卻不斷創新高。
    • 美國房價創歷史新高,但成屋銷售量低迷,出現「locking effect」現象。
    • 許多人因固定利率而不想換房,導致市場流動性不足。
    • 降息或房貸利率調降反而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交易。
    • 全款買房的比例,退休族為 56%,投資人為 42%。
    • 許多人以股票抵押或借日圓換美元來購買房產。
    • 美國精華地區房價以驚人速度創新高。
  • 關於週期現象

    • 市場的擔憂是一個週期現象,有高就有低,有低就有高。
    • 利率、景氣也都有週期,重要的是要識別目前處於什麼週期。
    • 市場總是能找到利空來解釋下跌,但過幾年又會創新高。
    • 不要針對當前新聞決定投資,要關注目前的週期位階。
    • 2023-2024 年擔心通膨和聯準會緊縮,過去也曾擔心疫情、貿易戰、政治風險等。
  • 關於台灣股市

    • 台北股市早盤反彈後下跌 115 點,收在 19,411 點,成交量為 4,800 億。
    • 台北股市還在季線,櫃買指數回到半年線。
    • 內資和外資對作,外資賣超,自營商也賣超。
    • 投信的 ETF 買盤沒有明顯鬆動。
    • 市場認為目前景氣不錯,就業形勢沒有改變。
    • 多數人認為國內物價上漲,61% 的人不認為是買房時機,但 40% 的人也不認為是賣房時機。
    • 股票投資方面,短期內市場相當看好。
    • 薪資上漲與股市上行速度一致。
    • 3 月份外銷訂單為 471.6 億美元,年增幅上行。
    • 實質出口額為 418 億,創下近年新高。
    • 台灣房市是有量上漲,與美國房市無量上漲不同。
  • 關於台灣房地產

    • 2024 年第一季,全台房價漲幅 7.5%,台北市漲幅 5.9%,新竹縣市漲幅最大,達 12.9%。
    • 市場上買賣意願指數皆為負值,賣方惜售,買方等待回檔。
    • 房貸負擔率上升,全台平均為 42%,台北市為 67%。
    • 囤房稅 2.0 預期對房價影響不大,可能導致租金轉嫁。
    • 台灣房市仍有剛性買盤支撐,買房的主要是資金而非人。
    • 許多科技業工程師喜歡買房,甚至組團買房。
    • 持有房產的人通常不缺錢,沒有賣房動力,導致市場供給稀缺 。
    • 房地產風險比股市小,累積房地產的人傾向保守。
    • 現在賣房子的多為需要錢的人。
  • 總結

    • 現在購買台北股市,今年買到算幸運。
    • 今年最大的風險是抱不住,漲太高或虧一點都想賣。
    • 財富外溢效果正在席捲資本市場,除非看到景氣不好或財報下滑,否則趨勢難改。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