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8(四)崩了!外資大賣,內資買盤撐得住?陸 Q1 GDP 高於預期,撐不起股市?
摘要整理
美股下跌
- 美股四大指數均出現顯著回檔跌破月均線
- 這波回檔屬於正常的均值回檔,不是新一輪景氣循環的開始
- 企業獲利面和消費面仍然向好,經濟未陷入顯著衰退
台股走勢
- 台股跌幅相對較小,外資大舉賣出,但內資持續買進支撐台股
- 台北房市房價屢創新高,顯示內資資金充沛,前景樂觀
- 新成屋銷售和預售屋市場火爆,反映內資投資熱情高漲
中國經濟
- 中國一季度 GDP 增速快於預期,但與實際消費數據不符
- 出口仍受限,但依賴俄羅斯市場有所增加
- 房地產投資持續走低,拖累經濟復甦
投資建議
- 美股和台股的中期回檔為週期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買入機會
- 然而中國市場的表現可能將脫離全球,需要單獨評估
- 投資須了解市場趨勢,把控好時機,不要被情緒主導決策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
- 近期出現顯著回檔,四大指數均跌破月均線。
- 此波回檔被視為中期均值回檔,而非新一輪景氣循環的開始。
- 回檔原因並非利率高升或財報不佳,而是因為市場過度樂觀後的修正。
- 參考 2023 年 10 月份的回檔,可能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來洗清市場游資。
- EPS (每股盈餘) 和景氣循環仍在推高中,並無明顯看壞的財報或財測。
- 基金經理人對股票市場的信心達到兩年多以來最高水準。
- 基金現金持有量偏低,顯示市場過度樂觀。
- 美國經濟成長率仍高,消費面沒有問題。
- 市場對衰退的預期已顯著下降,但仍高於 2021 年。
- 預估 2024 年標普 500 指數的 EPS 約為 241 美元,2025 年為 256 美元。
- 認為目前是長高後的回檔,而非真正的衰退。
台灣股市:
- 相較於美股,回檔幅度較小,僅剛跌破月線。
- 外資雖大舉賣出,但內資買盤強勁,支撐股市。
- 內資結構改變,加上長期外匯收益衝高,使台股表現不完全依循全球系統單。
- 外資從 3 月中旬以來賣多於買,今年累積買超已大幅縮減。
- 投信在 2019 年後開始買入,與外資操作相反。
- 內資買盤強勁,使台股不易出現如美股般的大幅回檔。
- 認為台股可能會有適度修正,但幅度不一定大於海外指數。
- 內資資金充沛,逢低買入意願強烈。
- 房地產市場表現強勁,顯示內資資金動能。
- 預售屋市場銷售金額大幅增加,顯示市場信心。
- 認為內資尚未到資金枯竭的程度,因此台股可能持續呈現「跌一下就拉上來」的狀況。
- 需關注內資何時會因薪資或年終減少而減少買盤。
- 亞銀預估台灣 2024 年經濟成長率為 3%。
- 內需增強是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撐。
- 出口部分,預期今年上半年表現不會太差。
中國股市:
- 與美股和台股脫鉤,呈現年線反壓。
- 港股跌破所有均線,呈現死亡交叉。
- 外資撤離,內資買盤效果不如台股。
- 外資流向印尼、馬來西亞等地,而非中國市場。
- IPO 公開招股市場連續三年走跌。
- 人民幣匯率雖穩定,但香港外匯儲備已減少 1/3。
- GDP 成長率高於預期,但社會消費品零售銷售數據下滑,數據脫鉤。
- 國內消費趨勢偏離上行軌道,核心商圈空置率高。
- CPI 和 PPI 仍保持在通縮格局。
- 出口部分,對俄羅斯的出口暴增,對其他地區則下降。
- 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新開工等數據均下滑,無正成長跡象。
- 認為中國市場走出自己的路,不建議將週期投資概念套用在陸股。
投資策略:
- 週期投資者應將本輪回檔視為佈局機會。
- 不要搞錯方向,要看清楚長期的趨勢。
- 不建議長期做空房市或股市。
- 在市場恐慌時介入。
- 認為目前美股已進入中期乖離回檔,可開始觀察。
- 台股因內資強勁,可能需要等待更明顯的量縮下跌,或者內資資金枯竭時,才是較好的介入點。
- 中國市場需謹慎看待,不適用週期投資策略。
主持人也提到「一命二運三風水」的概念,強調人生選擇的重要性。同時,他以幽默的方式點出「想錯方向」的盲點,提醒投資人應看清大方向。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