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三)鮑爾放鷹!股債又雙殺?

2024-04-17(三)鮑爾放鷹!股債又雙殺?

摘要整理

利率預期和央行政策

  • 美國聯準會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存在分歧,市場對此反應激烈
  • 美國利率預期上升,導致股市出現劇烈震盪
  • 聯準會官員談話暗示降息可能延後,引發市場擔憂

美國銀行股財報表現

  • 美國主要銀行如摩根大通、高盛等財報優於預期,但股價仍下跌
  • 主因是信用卡違約率上升,引發市場擔憂
  • 分析認為信用卡違約上升屬正常現象,不代表銀行業整體表現差

黃金市場表現

  • 股債市場不確定性增加,資金流向黃金等大宗商品
  • 分析黃金供給和需求結構,認為黃金價格繼續上漲的可能性大
  • 高盛等機構上調黃金年底目標價格

投資策略和懲罰機制

  • 景氣向上仍是推動股市長期上行的主要因素
  • 投資的懲罰機制大,不能輕易改變策略
  • 分析了男女出軌在社會評判上的不同,比喻投資的嚴謹程度

台股走勢

  • 台股出現外資賣壓,但內資持續買進
  • 台股可能逐步脫鉤於美股

觀點整理

  • 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與市場反應

    • 聯準會的談話暗示降息並不急迫,導致美債殖利率快速上升。
    • 2 年期美債殖利率觸及 5% 左右,對標普 500 指數不利。
    • 過去經驗顯示,2 年期公債殖利率在觸及 5% 以上後,股市通常會出現修正,且時間約在一個季度內完成。
    • 市場在尋找股市回檔的理由,而聯準會的政策談話提供了這個機會。
    • 聯準會官員對通膨和利率看法不一致。
      • 副主席傑弗森認為通膨溫和,利率將維持現狀一段時間。
      •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則認為通膨只是短期跳升,今年仍會降息。
    • 聯準會內部共識不一,但確定不會再升息,降息時間可能延後。
  • 美國股市與亞洲股市

    • 美國股市在聯準會釋放訊息後,跌幅並不大,道瓊指數甚至上漲。
    • 四大指數陸續回歸到季線關卡,中期回檔可能不會在季線停止。
    • 亞洲股市普遍下跌,MSCI 亞太指數跌幅達 2.2%,為去年 8 月以來最高。
    • 臺北股市創下歷史第二大跌點紀錄。
  • 市場情緒的轉變

    • 市場情緒從「害怕錯過」(FOMO)轉變為「錯過也沒關係」(OMO)。
    • 市場對於股市估值增長,可能反映了過去對降息的預期。
    • 現在市場對於利率預期升高,讓股市估值做適度回檔。
  • 銀行股財報與信用卡違約

    • 美國銀行(美銀)財報優於預期,但股價下跌。
    • 美銀的利息收入和投資銀行業務表現均優於市場預期。
    • 市場下跌的原因是美銀信用卡違約率上升,即使其他指標表現良好。
    • 摩根士丹利(大摩)和高盛的財報也優於市場預期,其中大摩的投資銀行業務營收顯著增長。
    • 整體來看,美國主要銀行財報表現不差,但信用卡壞帳率上升是隱憂。
    • 信用卡壞帳率上升可能是因為刷卡量增加,而非業務不好。
  • 降息預期與債券市場

    • 市場對於降息時間仍有分歧。
    • 過往經驗顯示,最後一次升息到首次降息期間,10 年期公債殖利率通常會向下。
    • 目前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表現高於均值,可能代表有進一步降息空間。
    • 美國商用不動產的貸款比重在中小銀行中較高,可能存在風險。
    • 美國政府發行大量國債,可能影響債券價格。
    • 海外投資人持有美國公債的比例下降,可能表明市場對債券興趣降低。
  • 黃金市場

    • 由於股市和債市不確定性,資金流入黃金市場,推升金價。
    • 高盛上調黃金年底目標價至 2,700 美元。
    • 黃金供給量在過去 10 年趨近於零。
    • 黃金需求主要來自珠寶首飾、中央銀行和投資,其中珠寶首飾和央行需求佔比高,較不易鬆動。
    • 央行購買黃金的量增加,且為中長期買盤。
    • 俄羅斯和中國是主要黃金買入國。
  • 景氣循環與投資策略

    • 景氣仍然向上,是推動股價上行的重要因素。
    • 利率見頂,購買債券並非為了短期投機。
    • 週期投資懲罰機制大,故操作策略應嚴謹。
    • 景氣投資是重倉投資,不宜隨意調整策略。
    • 強調資產配置和分散風險的重要性,不鼓勵短線投機。
  • 臺北股市

    • 臺北股市上漲 178 點,重新站回 2 萬點。
    • 外資賣壓是主因,但投信仍有買超。
    • 臺北股市可能逐步與美國股市脫鉤。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