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0(三)2024 該買黃金,還是科技股?特斯拉交車弱,銅價仍上漲?

2024-04-10(三)2024 該買黃金,還是科技股?特斯拉交車弱,銅價仍上漲?

摘要整理

股市表現

  • 美國股市表現不俗,雖然可能出現短期回檔
  • 臺股持續創新高,中小型股也開始活躍
  • 電動車及 AI 相關概念股表現強勁,而製造業復甦緩慢

大宗商品行情

  • 銅價、油價和黃金價格持續上漲
  • 銅油比保持穩定,反映需求性通膨而非停滞性通膨
  •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主要受供給面影響

利率走勢

  • 未來利率可能保持高位震盪,或有預防性降息的可能
  • 高負債水平和信用卡違約率攀升,或導致聯準會考慮降息
  • 黃金價格走高可能反映市場對利率下調的預期

投資策略

  • 不同資產表現不一,需要均衡配置
  • 某些市場可能已經飽和,需謹慎對待
  • 短期內多頭格局可能維持,但要警惕長期變化

觀點整理

整體市場觀點:

  • 台股創高:台股在「內置的擊鼓傳花遊戲」下持續創歷史新高。
  • 主升段邏輯:通常是台積電拉抬一段後盤整,接著櫃買中小型股開始動,這是標準的主升段邏輯。
  • 資產價格變化:需留意全球各大資產價格的變化,以及對未來利率預期的影響。

各類資產表現 (2024 年至今):

  • 比特幣:漲幅高達 60.5%,為表現最亮麗的資產。
  • 美股
    • 追蹤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 QQQ 漲幅為 7.7%。
    • 美國成長股漲幅為 10.5%,跑贏 QQQ。
    • 大型股漲幅 9.4%,小型股漲幅 7.8%,價值股漲幅 7.4%。
  • REITs:顯著下跌 4.2%。
  • 歐亞股市:漲幅為 4.8%。
  • 投資等級債:跌幅為 2.2%。
  • 美國長天期國債 (TLT):跌幅為 6.7%。
  • 黃金:漲幅為 12.5%,僅次於比特幣。
  • 大宗資產:漲幅為 7.8%,去年 (2023) 跌幅為 6.2%。
    • 布蘭特原油價格漲幅接近 17%。
    • 黃金價格漲幅為 15%。
    • 銅價也顯著上漲。

利率與資產的關聯:

  • 黃金與利率:黃金通常與利率呈現高度反向連動,但在目前時間點創下歷史新高,值得關注。
  • 債券價格:債券價格若要反映利率下行,不應該完全沒有上漲。
  • 縮表影響:債券價格可能因縮表持續而承壓。
  • 停止升息後:過去聯準會停止升息後,債券價格通常會上揚,但本次漲幅不如以往。

大宗資產分析:

  • 大宗資產與美元/利率:大宗資產的強勁通常與美元走貶或利率調降有關。
  • 銅油比:用來判斷是否出現停滯性通膨,若油價漲幅遠超銅價,則有停滯性通膨疑慮。
  • 銅金比:代表工業金屬和貴金屬的比值,觀察製造業的循環。
    • 銅金比上升時,通常代表製造業回補循環。
  • 銅價上漲:代表景氣復甦。
  • 油價上漲:可能代表停滯性通膨即將發生。
  • 油價上漲原因:可能因景氣好,或短期的供應鏈問題,以及地緣政治衝突。
  • 美國原油產量:美國為應對通膨,敦促國內原油廠商增產,但全球產量仍在減少。
  • 戴蒙觀點:戴蒙認為原油價格上漲可能導致高利率,美國通膨可能比預期更具黏性,整體利率可能高達 8%。

黃金分析:

  • 黃金與避險:黃金被視為避險資產,通常在利率下行、景氣不好或地緣政治衝突時上漲。
  • 黃金上漲歷史:過去黃金兩次大幅上漲,分別為 1970-1980 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石油危機)和 2001-2011 年(原物料循環、戰爭、美國債務危機)。
  • 黃金與美元:黃金上漲通常伴隨美元走貶,而美元貶值需聯準會降息。
  • 央行購金:各國央行(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拋售美元,增加黃金儲備。
    • 中國人行拋售美元,可能是為了拯救人民幣貶值。
  • 黃金與實質利率:黃金價格與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的相關性在短期內下降。
  • 國債拋售:市場將資金從國債轉向黃金,導致黃金價格上漲。
  • 市場參與度:目前黃金市場的參與度並不高,顯示未來仍有上漲空間。
  • 聯準會降息預期:市場普遍認為降息不可避免,可能因為高利率對家庭造成壓力,以及信用卡違約率上升。

其他觀點:

  • 停滯性通膨:停滯性通膨可能由供應鏈斷裂引起,若是需求性通膨,銅價漲幅會跑贏油價。
  • 資產配置:單一資產可能波動大,總體資產配置可降低短期波動。
  • 技術發展階段:技術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帽子(人與自然)、螺絲起子(技術與基礎)、汽車(技術主導)。
  • 電動車市場:電動車市場成長趨緩,特斯拉面臨銷售瓶頸。
  • 汽車產業未來:無人駕駛汽車可能導致汽車產業結構性變化,減少銷售、維修等環節。
  • 市場共識:2024 年各資產走勢,市場共識仍不明確,可能出現股票、債券、大宗資產同時上漲的情況。
  • 聯準會降息: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降息,以舒緩個人家庭壓力。

總結:

2024 年各大資產走勢分歧,市場處於半信半疑階段。今年可能出現股票、債券、大宗資產同時上漲的情況,而聯準會降息可能是市場普遍共識。此外,也提醒投資人,要留意各資產背後的驅動因子,並做好資產配置。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