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五)美 GDP 上調、標普再創高,空軍全數陣亡,多頭也將結束?
摘要整理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
- 投資不只是賺錢,更是一種認知的表現。
- 股價是結果,認知才是根本。
- 投資最開心的是自己研究的趨勢被證實正確。
景氣復甦支撐股市走強
- 聯準會調高 2024 年美國 GDP 增長預期至 2.1%。
- 一季度標普指數漲幅達 10%,為 2019 年來最佳。
- 指數持續創歷史新高,正處於景氣復甦週期。
消費者信心指標背離
- 資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反映實質收入預期不佳。
-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反映通膨預期下降。
- 兩大指標呈現明顯背離,或導致後市波動。
史詩級泡沫恐提前爆裂
- 有投資人因受影響做空台股,最終賠錢 60 萬元。
- 唯有堅持自身投資策略,才能免於被利空噪音影響。
- 長期泡沫總有一天會爆裂,但時機掌控不易。
關注中國債務問題
- 達里奧警告,中國兩年內無法化解債務恐失去十年。
- 中國收入長期停滯,接近中等收入陷阱。
- 外資進入受限難以購買中資產,是關鍵問題。
觀點整理
- 投資的本質: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股價是結果,認知才是根本。投資最開心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自己研究的趨勢和週期看對了。
- 美國股市現況:
- 標普 500 指數再創歷史新高,今年已是第 22 個歷史新高日。
- 3 月份標普月線走高 3.1%,納指月線漲幅 1.8%,道瓊月漲幅 2.1%。
- 第一季度,標普季漲幅 10%,道瓊季線漲幅 5.6%,納指季漲幅 9.1%。
- 美國第四季 GDP 修正值上修至 3.4%,國內收入總值(GDI)增長幅度為 4.8%。
- 聯準會上調 2024 年美國 GDP 預測值至 2.1%,並預計 2025 年和 2026 年的 GDP 增長幅度仍有 2%。
- 美國第四季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終值從 2.1% 下調到 2%,但個人消費支出的 PCE 物價從 3% 上行到 3.3%。
- 通膨與消費:
- 美國 2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 3.2%,核心通膨同比為 3.8%。
- 目前通膨數據不好不壞,不會快速下行,但也不會引發新一輪停滯性通膨。
- 諮商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消費情緒疲軟,而密西根大學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卻在不斷走高。
- 密西根大學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與通膨呈現高度負相關,而諮商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更符合市場認證,顯示市場消費正在緩步退化。
- 市場情緒與風險:
- 市場上對於未來經濟的看法分歧,有人認為 2024 年必定衰退,有人則認為通縮即將發生。
- 股價最終反映景氣循環,要搞清楚大方向,在低基期時建倉。
- 許多人看對了趨勢,卻死在了波動。
- 華爾街的空頭開始修正看法,認為股市可能出現中期回調。
- 不要因為短期的訊息干擾而做出錯誤判斷。
- 中國經濟:
- 達里歐認為,如果中國無法在兩年內解決長期債務問題,可能失去未來十年的光景。
- 中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底部徘徊,民眾薪資停滯。
- 中國的國民總收入約為 1.2 萬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標準(13,846 美元),但已連續三年停滯。
- 中國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 美中貿易戰後,中國的收入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
- 中國在開放外匯自由兌換、國企私有化、放棄資本管制方面仍未有顯著進展。
- 讀書的重要性: 強調讀書的重要性,讀書可以襯托一個人的氣質,讓思維多樣化。並分享了經濟學的相關概念如機會成本。
閱讀推薦書籍:《經濟學,最強思考工具》
- 作者為三位著名的美國經濟學教授:保羅‧海恩、彼得‧伯特克、大衛‧普雷契特克。
- 用各種角度解釋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如機會成本、價格彈性、供需等,較少涉及總體經濟問題。
- 舉出生活化的例子,說明經濟學在選擇上的思考方式:
- 選擇追求者時,有錢的付出機會成本更大,代表更珍視。
- 選擇被追求者時,漂亮的放棄其他選項,付出機會成本也更大。
- 經濟學看似冷酷無情,但可幫助做出理性抉擇,不留遺憾。
- 相較大學的教科書,此書屬於暢銷的經濟學通識讀物,內容較生活化。
- 書本內容豐富詳實,需經過實戰才能體會其中的精髓。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