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5(一)全球降息潮,只剩台灣升息?兩萬點續漲?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美股多數指數雖周漲但收黑
- 標普、道瓊、納斯達克皆創歷史新高
- 反映聯準會降息預期效果
臺灣情況
- 臺灣央行選擇持續升息半碼
- 楊金龍表態具有宣示性意味
- 台幣漲將對臺股有外資誘因回補效果
資產價格輪動現況
- 比特幣今年漲幅最亮眼、達 50.9%
- 納斯達克 100 指數漲 9.1%
- 美國成長股漲 12%、大型股漲 10%
金價創新高因市場降息預期
- 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 2,200 美元創新高
- 反映未來降息幅度預期
- 中國大規模收購為剛性買盤支撐
黃金未來展望
- 黃金可能持續挑戰歷史新高價
- 主要動力來自中國消費需求和人行採購
- 隨人民幣貶值,人行需出脫美債轉持黃金
英歐放鴿降息
- 英國央行釋放降息訊號,英鎊大跌
- 歐洲央行料 6 月降息,推動歐股飆漲
科技股表現分析
- 蘋果、特斯拉股價低於大盤,反映資金輪動
- 缺乏人工智慧相關題材,難吸引資金
主要品牌財報
- Nike 營收下滑致股價重挫 6.9%
- 運動品牌 LULULEMON 下修年度展望,股價砍 15.8%
- 顯示服飾業需求增長趨緩
通膨及衰退風險
- 滙豐報告:現在未達到顯著股債輪動
- 美國經濟未受利率大幅上升顯著負面影響
- 未來出現大幅衰退機會不高
觀點整理
- 美國股市:儘管上週五美國股市多數指數收黑,道瓊下跌 300 點,標普小跌 0.14%,納指小跌 0.16%,但以週漲幅來看,上週基本上都創下歷史新高。標普週漲幅 2.3%,道瓊週漲幅 2%,納指週漲幅更高達 2.9%。美股的漲勢部分受到聯準會 FOMC 利率決策會議的降息預期所推動。
- 升息與降息:雖然聯準會降息幅度可能不大,但至少代表升息已到盡頭。然而,台灣央行卻選擇持續升息半碼,這可能對台北股市有進一步的推動作用。台幣上漲對外資回補有一定誘因。
- 全球資產表現:
- 今年以來,截至前 56 個交易日,標普 500 指數漲幅為 9.9%,在美國股市歷史上前 56 個交易日的漲幅中排名第 15 名。通常年初表現良好的美股,接下來一整年的表現也不會太差。
- 今年表現最亮麗的資產是比特幣,漲幅高達 50.9%。
- 納斯達克 100 指數(QQQ)漲幅為 9.1%,美國成長股(IWF)漲幅 12%,大型股漲幅 10%,中型股漲幅 7.7%,價值股漲幅 7%,小型股漲幅 2.4%,可轉債漲幅 0.7%。
- 少數收跌的市場包括 REITs,跌幅 3.5%,特別投資等級債跌幅 1.1%,長天期國債(TLT)跌幅 4%。
- 黃金價格今年漲幅 4.8%,但上週四突破每盎司 2,200 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 黃金價格:黃金價格的創高,暗示債券短期內的跌幅不用過度擔心,因為黃金是一個標準的利率型產品,反映未來的降息幅度。黃金價格的提前噴出,基本上暗示市場的降息預期在發酵。中國的消費需求和央行採購是推升黃金價格的主要動力。中國央行是目前全球收購黃金最多的國家。
- 美元與黃金:過去黃金與美元指數呈現反向關係,但 2022 年聯準會開始激進升息時,黃金跌幅並不大。此外,比特幣過去曾蠶食部分黃金購買量,但目前黃金和比特幣價格同步大漲,可能反映去美元化和對美元超發的不信任感。
- 債券市場:10 年期實質公債殖利率與黃金價格呈現反向關係,殖利率上升時黃金價格下跌,殖利率下跌時黃金價格上漲。目前實質利率處於高位,未來下滑的可能性大於再度攀高,導致黃金價格提前反應。債券價格短期回跌,不代表市場認為有再升息空間,而是黃金體量較小,容易有預期上的拉抬。
- 全球央行:目前全球大多數央行仍在升息格局中,但許多央行在 2023 年後已停止升息。台灣是少數在 2024 年還升息的地區。多數國家的 CPI 年增率正在緩步下滑,因此沒有選擇再升息。歐美市場沒有像台灣一樣出現通膨快速上升的情況,因此可斷定升息已到頭,未來降息的可能性遠大於再升息。聯準會、英國央行、歐洲央行、瑞士央行都進入降息預期階段,而日本央行則有持續升息的空間。
- 英國與歐洲央行:英國央行近期釋出降息訊號,英鎊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週跌幅。歐洲央行也釋出 6 月即將降息的訊息,導致歐洲股市大漲,創下 2012 年以來最佳單月表現。
- 科技股:
- 美國股市指數的持續創高,並非所有科技股都帶動,例如蘋果和特斯拉近期表現不佳。
- 蘋果股價下跌,因美國司法部提起反壟斷訴訟,以及傳出終止智慧手錶 Micro LED 螢幕計畫和裁員消息。
- 特斯拉今年跌幅高達 31%,落後大盤許多。
- 今年績效最亮麗的七大科技股包括輝達(漲幅 95%)、臉書(Meta,漲幅 47%)、微軟(漲幅 15%)和 Google(漲幅 8.75%)。
- 傳統產業:美國傳統產業表現不佳,例如 Nike 週五大跌 6.9%,Lululemon 下跌 15.8%。Nike 上半年營收下滑,Lululemon 的 2024 年度財測也明顯下滑。服飾業的營收成長率在 0 軸上下,只有少數配件類有持續衝高。
- 市場泡沫:
- 目前美國股市的實質漲幅(扣除通膨)並不大,但民意 GDP 已增長 13%。
- 匯豐認為,美國股價上漲可能只是反映通膨和海量貨幣寬鬆的效果。
- 2024 年標普 500 指數的盈餘成長率,預估只有公用事業和能源股會顯著衰退。
- 利率偏高是引起經濟衰退或泡沫風險的重要因子,但企業和家庭對利率的敏感度已降低。許多企業在低利率時已鎖定公司債,美國大多數人也採用 30 年期固定房貸利率。
- 雖然信用卡貸款的違約在增加,但從總債務來看,比例並不大。
- 股票和房價上漲帶來財富效應,使人們的心理情緒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 本輪行情起點較低,屬於緩步推升,但目前市場可能正處於泡沫之中,但尚未到末端。
- 投資觀點:
- 市場有不同的聲音,有多有空才是健康的。
- 每天吸收財經資訊可以幫助加深投資策略,並不會因為升降息而影響投資決策。
- 投資是為了讓錢變多,且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
- 大多數人賺的是趨勢的錢,因此識別牛市和熊市何時到來非常重要。
- 從沒錢到有錢,前提是靠努力,終究是靠選擇,後期是靠機遇。
- 對薪水不滿時,其實是對工作不滿足,要找出工作的幸福之處,透過工作成長才是真正的報酬。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