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三)聯準會將放鴿、標普又創高、日央負利率結束,搶買日圓?

2024-03-20(三)聯準會將放鴿、標普又創高、日央負利率結束,搶買日圓?

摘要整理

市場總覽

  • 標普 500 指數在 3 月 20 日創下歷史新高,不過只是短期的跳空上漲。
  • 聯準會將於 3 月 22 日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屆時或將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 投資人關注聯準會本次會議對於今年降息次數的預期頻率和時間點。

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原因

  • 今年日本的薪資談判,平均總薪資漲幅達 5.28%,有望實現實質薪資翻正。
  • 日本人均 GDP 排名下滑,遭台灣和南韓超越,民間壓力迫使央行調整政策。
  • 長期負利率政策造成日元大幅貶值、日本物價上漲,進口購買力萎縮。

日本無法大幅升息的因素

  • 日本政府債務規模巨大,占 GDP 比重高達 206%,財政面臨沉重負擔。
  • 雖然通膨率稍有上揚,但總體經濟尚未過熱,製造業 PMI 仍在收縮區間。
  • 大幅升息將導致債務利息大增,無助於解決根本問題。

日本股市前景分析

  • 過去日股漲勢主要受央行收購ETF買盤所推動,外資占比從 1990 年代的 4% 增至 30%。
  • 一旦央行停止購買 ETF,日股是否能持續漲勢將考驗本身基本面表現。
  • 日本經濟目前復甦乏力,製造業疲軟,外資對日股的後續表現仍存疑慮。

觀點整理

  • 早晨儀式與自律:許多人收聽他們的直播節目已成為一種早晨的儀式,有時候約束一個人,只需要一個小小的掛鉤,其他就交給信任。就像去健身房一樣,即使只是滑手機,也可能因此開始運動。

  • 美國股市與聯準會:美國標普 500 指數在昨天創下歷史新高,但這可能只是短期現象,真正的市場波動應該會在聯準會 FOMC 會議後出現。現在的行情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需要等待 FOMC 會議結果出爐再做判斷。

  • 日本央行政策轉變

    • 結束負利率:日本央行結束了現代史上最激進的貨幣刺激計畫,並取消了負利率,將利率從 -0.1% 上調至 0 -0.1%。這被視為負利率時代的結束,但此決議並非全體共識,央行內部有 2 人反對。
    • 停止購買 ETF 與 J-REITs:日本央行停止購買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J-REITs),這代表著過去日股下跌時,央行會出來支撐的情況可能消失。
    • YCC 政策取消:日本央行也取消了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不再提及 0% 的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值。這意味著央行將不再無條件收購或售出日本國債。
  • 日本央行政策轉變的原因

    • 春鬥薪資上漲:今年日本春鬥(勞工維權運動)爭取到平均 5.28% 的總薪資漲幅,高於去年同期。這是促使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
    • 勞動力短缺:日本開始出現缺工情況,這也是企業被迫調升薪資的原因。
    • 實質薪資有望翻正:由於薪資漲幅高於通膨,日本的實質薪資有望翻正,這是過去 40 年來首次。
  • 對日本經濟的觀點

    • 資產負債表衰退:日本 1990 年代的資產泡沫破滅後,企業因資不抵債而不願借錢,導致經濟長期通縮,他引用辜朝明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指出問題不在於貸款人,而在於借款人。
    • 政府財政政策:日本政府在貨幣寬鬆時過於撙節,未能有效刺激消費。美國的量化寬鬆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政府同時進行了財政刺激。
    • 升息空間有限:日本政府債務佔 GDP 的比重非常高,升息會拖垮財政。此外,日本通膨並未失控,製造業 PMI 數據也顯示經濟疲軟,因此日本沒有大幅升息的條件。
    • 民間壓力:日本央行承受了來自民間的巨大壓力,因為人均 GDP 購買力高速萎縮。日本的 GDP 排名下降,且人均 GDP 被台灣和南韓超越。
  • 對日本股市的觀點

    • 日股上漲原因:過去 20 年來,日股上漲主要靠央行的無條件收購,而非經濟增長。外資是日股的主要持有者,日本人本身不怎麼玩股票。
    • 未來挑戰:隨著央行停止購買 ETF,日股將回歸基本面,但日本經濟表現並不算好,日股的驅動與日本人本身沒有太大關係。
    • 因果關係:投資議題上常常會遇到因果關係顛倒的情況,他用親吻與收入、性生活與事業成就的例子來說明,有時表面上的因果關係可能並非真實情況。
  • 日元與日股:日元走貶,日股反而上漲,顯示日股是由央行購買拉動,現在日本央行停止購買 ETF,日股才真正面臨挑戰。

  • 總結

    • 不建議強買日元:雖然日本結束負利率,但日元不會因此強勢走升,因為日本不敢進入高強度的升息格局。
    • 日股面臨挑戰:日股過去靠央行寬鬆政策支撐,現在則需面對基本面的考驗。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