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五)通膨超標,美債又要跌?美國大選變數,恐再引起通膨?
摘要整理
美股債市震盪
- 美股三大指數全面收跌
-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攀升至 4.3%
- 反映市場對降息預期可能再度延後
PPI 與零售數據
- PPI 高於市場預期,反映通膨維持高位
- 零售銷售月增率 0.3%,低於預期 0.5%,成長力道不佳
- 造成通膨疑慮與經濟放緩疑慮並存
原油通膨風險
- 原油價格飆升,成為通膨推升重要助力
- 尤其加州汽油價已漲至 3.4元
- 反映龐大能源成本轉嫁效果,引發服務業通膨
租金通膨粘性
- 業主自行評估租金(OER)占 CPI 40% 權重
- OER 維持高漲,反映高通膨預期
- 房價攀升、房貸利率降低,房市成通膨溫床
薪資通膨
- 美國實質薪資持續領先通膨約 1%
- 反映目前屬於需求推動型通膨
- 短期難令消費陷入冰凍,加劇抑制通膨艱困
降息預期存疑
- 市場預期聯準會最快 6 月降息
- 各項數據反覆,降息時點存在不確定性
- 聯準會需權衡通膨與經濟成長取捨
大選通膨風險評估
- 拜登或推更多減稅紓困措施,可能助長通膨
- 但主因源於前期財政支出,不會再有同等效果
- 川普若再度課徵關稅,對台灣產業影響有限
觀點整理
- 市場總覽:
- 美國股市和債市價格變動幅度大,出現股債雙殺。
- 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數據高於市場預期,導致股市全面收跌。
-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跳升至 4.3%,市場對降息預期可能延後。
- 長天期國債 ETF (TLT) 價格挑戰前波低點,引發市場對股債影響的擔憂。
- 2 月份零售銷售數據增幅不如預期,僅月增 0.3%,低於市場預期的 0.5%。
- 短期通膨數據和零售數據可能存在變動,應關注長期趨勢。
- PPI 雖有僵固性,但仍在下行軌道,已跌破 2% 年增率至 1.9%。
- 若 PPI 未失控回升,CPI 仍有機會向下。
- 原油通膨:
- 原油通膨有復燃跡象,能源產品價格大幅拉抬。
- 美國原油庫存顯著下滑,國際油價創 5 週新高。
- 美國汽油價格從年初約 3.2 美元升至 3.4 美元。
- 2024 年初油價相較於 2022 和 2023 年便宜,但若 3 月份油價超過 2023 年的 3.5 美元,原油將成為通膨助力。
- 原油價格反映國際地緣政治恐慌和供應商態度,而非直接反映需求通膨。
- 服務通膨:
- 服務通膨是影響通膨的重點,其中能源服務同比增長近 5.8%,其他如住所、交通、汽車保險和醫療服務等漲幅約 5% 至 10% 不等。
- 2 月份服務業 CPI 同比上行 5%,具相當程度的黏性。
- 租金價格是黏性最高的項目,美國租金價格有不同的計算方式。
- 超核心通膨:
- 居住 (shelter) 部分年增率接近 6%,占整體 CPI 非常高的比例。
- OER(業主自行衡量租金增長幅度)與市場通膨預期最相關,權重佔最大,約佔核心通膨的 40%。
- 屋主認為房產值錢,可能導致租金價格僵固性持續。
- 美國統計局和臺灣主計處不記錄房價漲幅,房地產被視為金融資產,而非單純的民生用品。
- 房貸與通膨:
- 美國房價持續創歷史新高。
- 房貸利率下滑,房貸申請量增加,買氣重燃。
- 房貸利率下降會導致房價上漲更顯著,自有者認為房產更值錢,推升通膨。
- 對通膨的看法:
- 不害怕需求型通膨,因爲有薪資跑贏通膨。
- 美國實質工資成長約 1.09%,名目薪資成長約 4%。
- 美國實質薪資連續 9 個月跑贏通膨 1%。
- 真正害怕的是供給型通膨,如能源價格大漲、供應鏈斷裂等。
- 認為目前企業並未出現貪婪通膨,因為成本下降已足以提高利潤。
- 通膨下行趨勢不變,短期股市和債市波動反映短期預期落差。
- 債市處於相對中長期低點,但債券佈局主要為資產再平衡而非短期價差。
- 不害怕需求型通膨,因爲有薪資跑贏通膨。
- 降息預期:
- 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 6 月左右降息。
- 通膨數據不足以讓通膨重新上彎,但可能需時接近 2% 目標值。
- 高盛研究報告顯示,企業並未出現貪婪通膨,成本下降可提高利潤。
- 美國總統大選:
- 川普當選可能引發的通膨:
- 認為 財政政策 比貨幣政策更容易引起通膨。
- 川普和拜登都曾採取財政政策,如發支票和基礎建設等。
- 貨幣政策可能造成金融資產泡沫,但財政政策將錢直接注入民眾口袋,更易引起通膨。
- 選情分析:
- 川普和拜登都已提前鎖定黨內提名資格。
- 拜登面臨年齡、移民問題和巴以衝突等挑戰,民調落後川普約 3% 至 5%。
- 美國失業率雖低,但民眾對拜登經濟政策不滿意,因通膨過高。
- 關稅問題:
- 認為對臺灣晶片產業實施關稅壁壘的可能性不高。 * 18 年美中貿易戰的關稅並未引起通膨,新冠疫情才是主要原因。 * 晶片生產成本提高將由美國科技公司承擔。 * 美國無法自產高級晶片,對晶片課徵關稅不適用。
- 選舉對股市的影響:
- 過去經驗顯示,無論民主黨或共和黨總統當選,對股市影響不大。
- 美國總統第三年任期股市表現最亮眼,第四年漲幅較小但收漲機率高。
- 川普當選可能引發的通膨:
閱讀推薦書籍:《世界愈亂,你愈賺》
- 書中從各種資產角度切入探討投資之道
- 包括礦產原物料、企業股權、房地產、創業等主題
- 主張採取「杠桿投資策略」
- 一部分資金投資穩健大型股/債券
- 另一部分投機性押注小型股/高風險資產
- 透過資產配置分散風險
- 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取得平衡
- 規避非系統性風險與系統性風險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