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二)回檔開始!2024 陸港房市,全球最大黑天鵝?

2024-03-12(二)回檔開始!2024 陸港房市,全球最大黑天鵝?

摘要整理

市場回檔

  • 美股大跌,費半下滑 1.3%,台積電狂洩 5%
  • 回檔是必要且健康的,美股高估值遲早會迎來中期調整
  • 比特幣卻逆勢上漲至 7 萬美元,作為風險領頭羊有趣

中國 CPI 與房市

  • 中國 2 月 CPI 年增率 0.7%,首次正增長,高於預期
  • PPI 卻仍在下跌,通縮持續
  • 房價持續下跌,但民間違約率尚未失控,主因在於違約代價高

陸港股市走勢

  • 三大指數收紅,利多因 CPI 轉正
  • 不過港股表現遠遜於台股,買氣不足
  • 外資持續撤離,港股成交僵固

中國地產企業債務

  • 前十大房企債務高達數千億美元,遠超台積電
  • 主因在於中國房地產融資體系,杠桿程度高
  • 企業債務違約可能引發銀行體系連鎖反應,風險在此

債務風險不在民間

  • 民間違約率低,主因違約懲罰嚴苛
  • 企業債務風險大,已有部分企業暴雷清盤
  • 政府正透過壓降利率和放寬政策,試圖紓解風險

中國經濟前景

  • 杠桿率高,GDP 增長難持續
  • 信貸週期顯示距離景氣高點仍有距離
  • 短期難樂觀,但長期重拾增長勢在必行

觀點整理

  • 美國股市回檔與比特幣上漲的矛盾:美國股市因為 CPI 物價指數公布前的預期心理而出現回檔,費半下跌 1.3%,台積電 TSM 更下跌 5%。。美股高乖離遲早會迎來中期回檔,這波回檔是必要且健康的。然而,比特幣作為風險資產的領頭羊,卻逆勢創下歷史新高價,與股市的風險情緒不同步,這點相當有趣。這都是短期市場變動,長期基本面已奠定,市場只是在等待修正乖離的藉口。

  • 中國與香港股市及房市的矛盾現象:雖然 A 股和港股近期出現強勁反彈,但中國和香港的房價在 2 月份的數據顯示已進入顯著的崩跌階段,重點區域跌幅超過兩成。為何股市上漲而房價下跌,兩者是否存在時間差,或是股市為房市的櫥窗?2024 年市場的風險屬性可能在美國消費衰退、中國房市和債務問題之間。

  • 陸港股市的內資推升與外資撤離:中國提前公佈 2 月份 CPI 數據,由通縮轉為正成長,帶動滬指上漲 0.7%,恆生指數上漲 1.43%。雖然港股反彈,但與臺北股市相比,漲幅仍有差距。臺北股市近期由內資推升,而港股則面臨外資撤離。過去五年,外資在臺北股市賣多買少,但臺股仍創新高,反觀港股則創新低,原因在於內資買盤不踴躍。

  • 陸港股市的投資策略:儘管陸港股市本益比偏低,許多人想抄底,但。應關注長期基本面向上且能反映全球生產力週期的市場。中國股市受政策影響較大,長期發展不如發達市場,且仍有資本管制。港股面臨成交量萎靡和外資撤離的問題,許多股票甚至零成交,屬於僵屍股。

  • 中國經濟的挑戰:外資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降至 30 多年來低點,部分產業甚至直接撤出中國市場。中國的 CPI 在 2 月份轉正,但 PPI 仍處於通縮。在通縮的情況下,中國如何維持 5% 的 GDP 成長。中國的經濟數據不能單純看數字,要看趨勢。

  • 中國房市的風險與政策:中國居民房貸餘額在 2023 年首次轉負,顯示市場借貸意願減少。中國房價自 2022 年以來顯著下跌,政府雖推出多項寬鬆政策,如認房不認貸、調降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但仍難以阻止房價下跌. 香港也取消了購房限制和印花稅.。中國房市風險不在民間債務,而在於房企債務過高,可能對金融體系造成衝擊。

  • 中國的槓桿問題與貨幣政策:中國私營非金融部門的信貸佔 GDP 比值高達 220%,為全球最高。中國政府為了解決債務問題而降息,但這可能導致人民幣貶值,並形成拋售美債的惡性循環。

  • 中國股市的復甦訊號:中國股市的復甦需要觀察彭博信貸脈衝指數和美國 ISM 製造業指數的對比。中國的信貸週期築底時間較長,但隨著美國 ISM 製造業指數好轉,中國的信貸脈衝指數也將回升。

  • 整體市場觀點:現在判斷陸股、台股、美股的長期走勢都為時過早,投資應尊重週期,並指出中國股市是政策市,資本市場不一定能標準反映景氣。中國房市的風險在企業手上而非民間,政府可能直接介入或讓企業在海外破產。全球經濟變革正在發生,但並未到極端狀態,投資者應多加思考。

  • 對於台股的看法

    • 台股的成交量不足以支撐上攻,呈現上下壓力區間盤整的格局。
    • 若美國總統大選出現爭議,可能導致股市下跌,跌幅可能超過 7%。
    • 建議投資人可以利用選擇權策略,在上下方向都佈局,以應對市場波動。
    • 建議長期投資者應關注大盤是否站穩月季線,若站穩則可續抱甚至加碼,若跌破則應減碼。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