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6(一)現金部位創高,巴菲特:我犯了大錯!科技股真有泡沫?

2024-02-26(一)現金部位創高,巴菲特:我犯了大錯!科技股真有泡沫?

摘要整理

大盤表現

  • 標普、道瓊、納斯達克上周皆持續創高,漲幅 1.66%、1.3%、1.4%
  • 今年以來表現最亮麗的是日經 225 指數,漲幅 15% 創歷史新高
  • 臺北股市今年以來漲幅 3.8%,也創下歷史新高

波克夏財報分析

  • 波克夏現金水位達 1,676 億美元,高於上季 1,500 億美元左右
  • 巴菲特表示,沒有預料到公用事業板塊因監管影響而回報不利
  • 他在股東信中提到,對 BNSF 鐵路公司的業績有顯著的錯誤預估

科技股與價值股

  • 七大科技股今年以來平均漲幅達 80.9%,遠超標普 500 增長 32%
  • 其餘 493 檔標普 500 成分股漲幅僅 18%,PEG 比為 2.4 倍,高於科技股 1.1 倍
  • 32% 投資人認為美股領先海外股市是陷阱,但 45% 視為套利機會

波克夏增持產業

  • 布克夏增持雪佛龍石油公司股份,占投資組合約 5%
  • 它今年以來持續大舉增持日本權值股,例如伊藤忠、三菱商事等
  • 布克夏指出不會將這些公司買下,但會穩定持續增持

投資思維建議

  • 不要過度模仿他人,每個人基因和處境皆不同
  • 價值投資者應尊重宏觀認知,機會難得可遇
  • 投資大部分時間其實都在等待,學會等待很重要

觀點整理

市場總覽與指數表現

  • 上週標普 500 指數週漲幅為 1.66%,那斯達克指數週漲幅為 1.4%,道瓊指數週漲幅為 1.3%。
  • 2023 年以來,道瓊、標普、那斯達克和費城半導體指數的漲幅分別為 2.5% 、4.9% 、5.1% 和 8.4%。
  • 今年以來表現最亮眼的是日經 225 指數,漲幅達 15%。
  • 台北股市表現也不錯,今年以來漲幅為 3.8%。
  • 標普 500 指數今年已 13 次創下歷史新高。
  • 歐洲 Stoxx 600 指數也創下今年新高。

貨幣政策與資金流向

  • 目前仍處於貨幣緊縮的大環境,聯準會還在縮表。
  • 全球資金會流向經濟數據強勁、匯率走深的市場。
  • 美元資產持續受到市場追捧。
  • 亞洲股市不一定會全面受到資本回流,台北股市的創高有很大一部分是內資和主力推動。

投行目標價與市場觀點

  • 多數投行上調了標普 500 指數的年底目標價。
  • 瑞銀將標普 500 指數的目標價上調至 5,400 點,高盛上調至 5,200 點,花旗上調至 5,100 點。
  • 小摩仍然看空,預估標普 500 指數年底會下修至 4,200 點。
  • 多數投行雖有鬆動,但未全面看多。

波克夏的操作與觀點

  • 波克夏的現金水位快速升高,第四季達到 1,676 億美元。
  • 巴菲特在股東信中承認在公用事業板塊的預估上有錯誤。
  • 波克夏出售了 1,000 萬股蘋果股票,但蘋果仍是其第一重倉股。
  • 波克夏持有的資產中,除了蘋果以外,多為防禦型資產,如公用事業、能源和鐵路公司。
  • 巴菲特認為投資目的是為了避免金融災難,而非製造泡沫。
  • 波克夏在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標的時,會進行股票回購。
  • 波克夏也購買大量的短債,視為類現金。
  • 波克夏持續增持雪佛龍和西方石油的股份。
  • 巴菲特偏好輕資產高回報的公司,如蘋果。
  • 波克夏的投資策略是集中投資於少數幾檔股票,但同時也提倡一般投資人分散投資於指數型基金。
  • 巴菲特強調週期思維,認為股價本益比乘以股價淨值比在 22.5 倍以下是合適的佈局點。

其他市場與投資觀點

  • 巴菲特在日本股市進行了大量投資,主要投資於伊藤忠、丸紅、三菱商事和三井物產等權值股。
  • 日本股市的股價淨值比相對較低,僅為 1.4 倍。
  • 美國股市的價值投資機會與全球股市相比,有 45% 的投資人認為是機會,但也有 32% 的人認為是價值陷阱。
  • 中國上證股市的本益比僅 8 倍。
  • 長期投資要越早越好,盡早留在市場中才能體會景氣循環的報酬。

績效比

  • 波克夏的績效在 2020 年以來約翻了 2.8 倍,表現相對穩定。
  • 女股神 Cathie Wood 的 ARKK 基金績效波動較大,雖然一度漲幅較高,但最終回落。
  • 七大科技股的平均漲幅為 89%,而標普 500 指數的漲幅為 32%,其餘 493 支標普 500 指數的股票漲幅僅為 18%。
  • 七大科技股的 PEG 值為 1.1 倍,而其餘 493 支股票為 2.4 倍。

總結

  • 投資人應該學習巴菲特的週期思維,而非盲目模仿他的選股。
  • 應該考慮公司的盈餘成長,並在資產配置上分散風險。
  • 投資不應只看股價漲幅,也要考慮獲利速度和估值。
  • 要尊重宏觀環境,並耐心等待合適的投資時機。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