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0(二)台美景氣復甦,豪宅稅標準下修,2024 房價會跌嗎?

2024-02-20(二)台美景氣復甦,豪宅稅標準下修,2024 房價會跌嗎?

摘要整理

房市概況

  • 美國房價走勢
    • 標普房價於 2023 年 11 月份單月首次下滑 0.2%
    • 東西岸跌幅最重,部分退休城市房價反而創新高
    • 全美房價仍遠高於 2022 年水準,租售比較新數據顯示房價仍在上漲
  • 台灣擴大豪宅認定政策
    • 財政部下修豪宅認定門檻總價,臺北從 7,000 萬降至 6,000 萬
    • 舊豪宅稅籍持有者受影響大,對一般上班族影響有限
    • 對新政府上任是否有進一步政策表態還需觀察

美國房市

  • 房貸利率看空因素
    • 美國房貸利率今年見頂後雖下滑,但續升空間有限影響買氣有限
    • 剛性需求一直存在,尤其低庫存加上人口正增加中
    • 房市未形成泡沫,違約率極低,貸款規模遠小於企業與住宅貸款
  • 房市供給面觀察
    • 新屋開工量下滑,顯示建商不願多建新房
    • 目前存屋量已經偏低,周轉率快速提高
    • 中古屋與新屋價差持續縮小,顯示新屋價格在下修

台灣房市

  • 數據觀察
    • 去年預售屋住宅實價、件數均大幅增長,漲幅高於 2 成
    • 新北、桃園等科技人才通勤地區漲幅超過全國
    • 中古屋實價漲幅亦達 8%,抗通膨能力可觀
  • 可否挺價有賴剛性需求
    • 高科技業薪資水準高,房貸負擔率接近 5 成,成剛性自產需求
    • 全球供應鏈循環復甦中,科技業獲利佳,持續刺激此需求
    • 大量超額儲蓄必須投放,房地產成理想去處

剛性買盤

  • 房價下修可能性不高
    • 央行無暴力升息可能,以維持低利率為操作
    • 除非兩岸風險升高,方有影響臺灣房市走勢
    • 生產內循環結束、薪資下滑,自產需求才會消失
  • 總結
    • 房價高昂為剛性買盤所致,與實際居住需求背離
    • 房價高不代表必然下跌,取決於剛性需求是否消失
    • 例如新竹地區房價高漲顯示科技從業人員買氣強勁

觀點整理

美國房市

  • 美國房價在 2023 年初經歷短暫下跌後持續上漲。
  • 雖然 11 月份標普喜樂房價指數顯示房價小跌 0.2%,但整體而言,房價仍高於 2022 年的水準。
  • 不同地區的房價表現差異大,西岸如西雅圖和舊金山跌幅較重,而邁阿密等退休城市則創下新高。
  • 美國房屋銷售中位數在 2024 年 1 月份同比上漲 5.2%。
  • 美國房貸利率在 2023 年 10 月達到高點後開始下滑。
  • 房貸申請量在利率見頂後開始回升,但可能因降息預期延後而略有下降。
  • 美國房市目前由剛性需求支撐,且庫存偏低,因此沒有嚴重的泡沫問題。
  • 美國房貸違約率極低,可能因為大多數購房者採用固定利率。
  • 美國單戶新屋開工量持續下滑,顯示建商不願新建更多房屋。
  • 美國住宅市場目前穩健,真正的問題在於商用不動產市場。
  • 商用不動產空置率居高不下,可能導致租金收益減少,進而影響價格。
  • 美國地區銀行爆雷 的原因是持有過多的商用不動產貸款,而非債券問題。

台灣房市

  • 台灣財政部近期擴大豪宅認定標準,下修豪宅總價門檻。
    • 台北市從 7,000 萬 下修至 6,000 萬。
    • 新北市從 6,000 萬 下修至 4,000 萬。
    • 桃園、新竹、台南下修至 3,000 萬,其他地區則下修至 2,000 萬。
  • 此舉主要針對 16 年以前購買豪宅的族群,對現在的購房者影響不大。
  • 央行若跟進財政部調整豪宅標準,可能會對高總價房屋造成衝擊。
  • 台灣預售屋市場在 2023 年表現不錯,但中古屋市場漲幅更為明顯。
    • 2023 年 全國預售屋年增率達 27%,實價年增率達 30%。
    • 2023 年 全台中古屋平均房價漲幅為 8%。
    • 新竹、桃園等科技業人才流入地區,房價漲幅較高。
  • 2024 年 1 月份,台灣房屋移轉棟數大幅增加,可能意味著未來有大量餘屋出現。
  • 台灣住宅建造核發數量正在下滑,可能預示房市將走空。
  • 建商的態度 很重要,他們可能為穩定價格而減少建造或延後開工。
  • 土地交易金額大幅減少,顯示建商不願意囤地。
  • 台灣房市 不會下跌,因為剛性需求仍然存在。
  • 台灣的就業情況良好,科技業正在復甦,這些都有助於房市。
  • 台灣人的超額儲蓄高達 3.7 兆,顯示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房市。
  • 許多人買房是為了資產配置,而非單純的居住需求。
  • 台灣央行不太可能暴力升息,因為這會減少國庫收入。
  • 兩岸風險和生產內循環結束是可能影響台灣房市的外部因素。
  • 台灣房價雖然高,但並非一定會下跌,因為許多人將房產視為資產配置。
  • 中小坪數房型因總價較低,更受市場歡迎,因此漲幅明顯。
  • 新竹地區的房價漲幅 尤其驚人,2021 年到 2023 年 新竹市平均漲幅達 62%,新竹縣漲幅為 36%。

其他觀點

  • 房價所得比 顯示房價非常貴,但這不代表房價一定會跌。
  • 如果不想買房,租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租金價格也在上漲。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