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4(三)電價蛋價 2024 再漲一波?租金價格衝高,薪資追得上?
摘要整理
台灣通膨現況
- CPI年增率 2.7%,主要來自食品價格飆漲(如水果上漲 20%、肉類上漲 6%)
- 物價上漲已涵蓋生活必需品(蛋價連漲 2 元、外食上漲 5%)
- 屋況管理費增幅 2.7% 勝過房租上漲 2%,顯示仍有物價上行壓力
民生物價調漲影響
- 蛋價有望持續上漲一季度,由於缺蛋潮導致產能需時補足
- 房租持續上揚將帶動整體生活成本增加,房租漲幅恐高於通膨
- 電價將被迫調漲兩成五,以應付台電連年虧損龐大
民眾、企業因應措施
- 民眾薪資只微幅調升無法跑贏通膨,購買力下滑顯著
- 企業必須借力資產增值來維護實質購買力
- 投資報酬率(房地產、股票)遠勝於薪資調幅
政策執行環節
- 美國政府祭出財政振興挹注民眾購買力,任由物價上漲
- 日本央行維持寬鬆政策,積極催生通膨提高景氣度
- 台灣採取抑制民生物價上漲,用納稅人錢補貼產業成本
- 但央行收入有賴保持低利率環境,難追隨聯準會升息
薪資停滯不前
- 過去 3 年台灣勞工實質薪資微幅下滑(2023 年為 41,336 元)
- 薪資完全無法跑贏通膨,購買力大幅減弱
- 突顯單靠勞動所得很難在高通膨時期保值增值
房貸負擔陡增
- 台灣平均房貸負擔率已高達 42%,部分縣市更逾 5 成
- 遠高於全球其他發達經濟體,顯示台灣人撙節能力強
- 但也凸顯賺錢大部分流向房地產投資,追求資產增值
房價遠超租金漲幅
- 全台平均房價去年上漲 5.42%,部分縣市逾 7%
- 但租金價格年增率僅 2%,與房價出現明顯離散
- 反映房東期望透過資本利得而非租金收益賺錢
政策走向
- 營建業房地產庫存略顯偏低,暗示房價仍將維持強勢
- 囤房稅 2.0 生效後,屋主傾向長期持有並出租
- 空屋率從 2010 年的 9.4% 下滑至 8.77%,少部分進入租屋市場
電力供需現況
- 2025 年夏季用電高峰,備轉容量率恐剩 0.4% 觸及限電門檻
- 短期內電價調漲可強迫用戶節約用電,紓緩供電壓力
- 長期須靠新建發電設施擴充產能,以因應未來需求成長
電價調漲影響
- 配合通膨,電價有望調漲兩成五左右水準
- 將拉抬物業管理費和租金成本,衝擲民眾生活負擔
- 但若維持低電價補貼產業,台電恐再次大缺損納稅人買單
政策取向探討
- 美國等高通膨國家選擇維持低電價,轉嫁成本予消費者
- 台灣主張抑制民生物價上漲,但造成台電大量短漏
- 央行為維持低利率環境賺取利差,補助國營事業虧損
展望與因應
- 通膨持續加溫下,單憑薪資無力保值,投資報酬率更勝一籌
- 建議多了解投資知識,掌握通膨時期值得投資標的
- 透過資產增值保障實質購買力,跳脫薪資環境的限制
觀點整理
關於台灣經濟
- 台灣去年的經濟成長主要由民間消費和政府支出帶動。
- 儘管去年基期已高,今年民間消費仍有成長。
- 台灣目前面臨的不是衰退問題,而是通膨問題。
- 美國股市的上漲反映景氣向好,軟著陸機率大增。
- 台灣經濟成長率因基期較低,今年預期會有顯著拉抬。
- 台灣今年沒有軟著陸或硬著陸的風險,而是處於不著陸的狀態,因此通膨將持續加成。
關於物價上漲
- 蛋價因禽流感和低溫而調漲。
- 蛋價上漲不只因供應衝擊,市場需求也在提升。
- 蛋價上漲的影響因素包括飼料、氣候和禽流感。
- 食品類別的漲幅顯著,遠高於總 CPI。
- 水果、肉類、外食等食物價格都有顯著上漲。
- 12 月份物價漲幅最多的幾乎都是食品類,如香蕉、芭樂、胡蘿蔔等。
- 食品通膨的市場感受度較高,但並不一定代表通膨完全失控。
- 台灣是原物料的進口大國,面臨輸入性通膨。
關於電價
- 台電累積虧損嚴重,必須調升電價。
- 台電虧損的原因是售電成本高於平均電價。
- 過去因服務業不景氣和製造業壓力大,政府不敢調漲電價。
- 今年是調漲電價的好時機,因為景氣復甦且民間消費仍在。
- 調漲電價有助於台灣經濟成長和民間購買力增長。
- 若要讓台電不虧損,電價可能要漲 25% 左右。
- 電價上漲將帶動租金和房價上漲。
關於租金和房價
- 租金價格在各地漲幅不一,部分地區漲幅顯著。
- 租金價格的漲幅通常會低於房價的漲幅。
- 台灣的租金通膨與房價指數存在明顯落差。
- 房價明顯跑贏房租價格,而房租價格又跑贏通膨。
- 空屋率並未如想像中高,多數房東願意將空房釋出。
- 房貸負擔率在台灣偏高,尤其是在台北市和新北市。
關於人力成本
- 實質經常性薪資停滯,購買力正在快速減弱。
- 薪資漲幅完全跑不贏通膨。
- 勞動力的增量相對於資本的增量是微不足道的。
關於政府政策
- 台灣政府傾向於採取凍漲措施,不讓原物料價格直接反映在民間商品上。
- 這種做法導致台電虧損,並需要用納稅人的錢來補貼。
- 央行為了維持利差收入,傾向於維持低利率。
- 政府的稅收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央行的利差收入。
關於投資
- 在通膨環境下,一定要學會投資。
- 投資(如房地產、股票、債券等)可以跑贏通膨
- 要從中產階級躍升為資產階級,需要改變觀念,積極投資
其他觀點
- 中小企業最在乎的是經濟政策和供電穩定。
- 只要電價適度調升,就不會缺電。
- 台灣的房價所得比偏高,在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中僅次於紐西蘭。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