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1(四)去年衰退有限,2024 台積電重返 600 元?熊本廠 Q2 能量產?
摘要整理
選前觀望氣氛濃厚
- 選前市場瀰漫不確定性,主要來自兩岸風險及政策延續性
- 投資人多抱持觀望態度,成交量縮減,等待選後局勢明朗
- 過去經驗顯示,總統大選後股價走勢與政黨輪替並無絕對關聯,景氣循環才是關鍵
選後資金回補及台股推升動能
- 選後不確定性消除,海外資金可望回補台股
- 生產力週期復甦是推升台股的另一動能,科技股的週期變動是關鍵
- AI 行情提前帶動庫存循環週期,是目前市場主軸
台灣出口現況與展望
- 2023 年台灣出口在下半年轉為正成長,12 月年增率達 11.8%
- 出口值從 7 月的 387 億美元,一路攀升到 12 月的 399.4 億美元
- 預計 2024 年上半年出口將持續年增,庫存調整期已結束,進入復甦週期
- 12 月出口表現中,支通和視聽產品成長幅度最高,達 9x4
- 對中國和香港的出口比例仍衰退,但對其他地區如東協、日本、美國、歐洲皆有雙位數成長
- 台灣出口值跳升,顯示固定資本形成快速提高
2024 年台股獲利預估
- 2024 年上半年台股獲利表現預估將較亮眼,因 2023 年底基期較低
- 預估下半年年增效果可能不如上半年,因去年下半年基期已高
- 2023 年台灣出口衰退 9.8%,但台股表現仍優於南韓,因 2022 年台灣庫存壓力較大
台積電營收與展望
- 台積電 2023 年總營收年減 4.5%,優於市場原先預估的衰退一成
- 市場預估台積電 2023 年 EPS 約 31.2 元,2024 年可望回升至 39 元
- 小摩預估台積電目標價為 750 美元,看好 3 奈米製程將帶動營收
- 台積電獲利及毛利率最低點已過,股價上行幅度取決於終端需求商品帶貨潮
- 台積電本益比目前不算高,未來仍有上漲空間
- 台積電先進製程未明顯上漲,但整體 AI 相關題材已普遍上漲
台積電海外設廠進度與挑戰
- 日本熊本廠預計 2 月 24 日開幕並量產,建廠速度快
- 美國亞利桑那廠已建好但尚未營運,面臨人力成本、文化差異等挑戰
- 德國廠因環評問題延宕,且主要生產 22 到 28 奈米車用製程
- 美國廠月產能約 5 萬片,相較於台灣本土月產能 100 萬片,佔比不高
- 美國廠人力成本高於台灣,預估台積電毛利率可能下滑
-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開出的薪資,普遍低於 Intel 同職位,難以吸引當地人才
-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嘗試聘用兼職、廉價工人,以解決人力問題
- 台積電海外佈局面臨文化衝擊,需長期投入資源融入當地
半導體產業展望
- 全球半導體需求預估在今年第二季後回溫,受惠於 AI 和電動車需求
- 伺服器預估今年成長幅度高達 15%,是成長力道最強勁的產品
- 半導體公司營收成長率長期以來跑贏大盤,台積電表現可望優於台股
- 高階運算營收佔比逐步超越手機,AI 題材持續發酵
輝達 (NVIDIA) 營收與展望
- 輝達 Q3 營收年增 206%,獲利成長速度驚人
- 輝達目前本益比雖高,但預估今年 EPS 將翻倍,本益比可望下降
投資觀點
- 現在台股位階便宜,可考慮長線佈局
- 週期投資是可行的投資策略,可參考不同的投資方式
觀點整理
關於總統大選對股市的影響
- 過去四次總統大選的經驗顯示,不論藍綠執政,股價走勢與政黨顏色並無直接關聯。
- 真正影響股市的,是景氣循環、庫存週期以及金融海嘯等因素。
- 大選後,不確定性消除,可能會有海外資金回補。
- 選後股市能否持續推升,取決於整體生產力週期的復甦情況。
- 市場在選前觀望氣氛濃厚,許多人抱持「選後再說」甚至「過完年再說」的態度。
關於台灣出口與經濟
- 台灣 2023 年全年出口數據出爐,12 月份出口額為 399.4 億美元,年增率高達 11.8%,連續兩個月正成長。
- 雖然 2023 上半年出口衰退,但下半年開始進入正成長,主要是因為年增的基期效應。
- 台灣的庫存調整期已結束,目前處於復甦週期。
- 預估 2024 上半年出口將呈現年增。
- 台灣的出口跳升幅度,顯示固定資本形成有快速提高的跡象。
- 12 月份出口中,電子零組件仍呈現衰退,但衰退幅度已縮小,而支通和視聽產品部門成長幅度高達 9x4,受惠於 AI 伺服器帶動。
- 對中國和香港的出口比例仍在衰退,但其他地區如東協、日本、美國、歐洲皆呈現雙位數成長。
- 整體而言,2024 上半年台北股市的獲利表現可能最亮麗,因為去年年底基期較低。
- 2024 下半年營收成長可能不如上半年強勁,因去年下半年基期已墊高。
- 2023 年台灣出口衰退 9.8%,但經濟發展速度仍比南韓快,是因為台灣 2022 年庫存壓力較大。
關於台積電
- 台積電 2023 年總營收年減 4.5%,優於市場普遍預估的衰退一成。
- 台積電 2023 年 EPS 約為 31.2 元,雖較 2022 年減少,但仍優於 2020 和 2021 年。
- 市場預估台積電 2024 上半年將開始陸續獲利,下半年有機會創高。
- 小摩給予台積電的目標價為 750 美元,並認為 3 奈米製程將帶動營收。
- 台積電的獲利和毛利率最低點已過,未來上行幅度取決於終端需求商品的帶貨潮。
- 台積電的本益比相較過去已顯著下修,目前位階不算太貴。
- 台積電股價目前被低估,未來有機會挑戰 650-700 元。
- AI 相關題材中,先進製程尚未反映,台積電具有補漲空間。
- 台積電的熊本廠預計在 2 月 24 日開幕並量產。
- 亞利桑那廠已建好但尚未正式營運,進度較慢,可能與薪資和文化差異有關。
- 德國廠則因環評和政府出資等問題,進度落後。
- 台積電在海外設廠的資本支出,已經大致反映在股價上。
- 台積電營收最大來源仍為蘋果,但高階運算占比逐漸超越手機。
關於半導體產業與 AI
- 全球半導體需求預計在今年第二季觸底,下半年開始復甦。
- AI 伺服器需求將帶動台積電和輝達等公司。
- 輝達股價創新高,營收年增率高達 206%,獲利噴發速度顯著。
- 半導體公司的營收成長率通常跑贏大盤,台積電的表現也會優於台北股市。
其他觀點
- 投資人可以藉由不同方式來吸收投資資訊,但要小心只會喊口號的投資策略。
- 週期投資的缺點是投資尺度較長,但只要有週期存在,週期投資就不會失效。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