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二)輝達股價再創史高!2024 美經濟軟著陸 vs. 陸經濟硬著陸

2024-01-09(二)輝達股價再創史高!2024 美經濟軟著陸 vs. 陸經濟硬著陸

摘要整理

美國股市與經濟現況

  • 美股在經歷一週回調後出現顯著反彈,道瓊指數週一收盤上漲超過 200 點
  • 科技七大巨頭表現亮眼,尤其是輝達股價大漲 6%,創下歷史新高 524 元
  • 費半指數飆漲 3%,納斯達克指數漲幅 2%,標普 500 指數升幅 1.4%,為去年 11 月以來最佳表現
  •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正式宣布美國經濟已達成軟著陸,這顯示行政官員對當前經濟形勢相對看好
  • 美國眾議院兩黨達成 1.59 兆美元支出協議,暫時避免政府停擺,其中 8860 億美元用於國防支出,7040 億美元用於非國防支出
  • 市場意識到降息時間線可能往後延,但認為經濟良好,股市可能持續上漲

美國經濟軟著陸的論點

  • 美國過去 12 個月平均時薪上漲 4.1%,而 2023 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為 3.2%,時薪漲幅已超過通膨,市場購買力增強
  • 葉倫認為即使需求好,未來通膨失控的難度很高,且原油價格持續下跌,金融壓力指數回檔至 2022 年水平
  • 民間投資持續增長,但未對通膨造成顯著拉抬
  • 美國民間部門資產負債表健康,信貸缺口不大
  • 聯準會官員認為目前政策利率已達到足夠的限制性水準,可以保持現狀一段時間,不急於降息

投資人觀點與資產配置

  • 彭博社調查顯示,40% 的投資基金經理人認為 2024 年美國消費者會遇到嚴峻衰退,與葉倫的軟著陸觀點有落差
  • 多數投資人偏好債券,認為其為保守性、保本性資產,而股市可能面臨衰退或其他外部衝擊
  • 高盛認為,由於美國股市獲利通道打開,EPS 快速上行,2024 年美股盈餘成分股 EPS 即將成長 5%,有機會帶動股票資產超越債券資產
  • 標普 500 指數的本益比已從 2023 年 10 月的低點 17 倍攀升至 19 倍,但仍低於 2021 年的 24 倍
  • 高盛預估,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 2024 年 EPS 將大幅成長,其中科技類股的 EPS 成長幅度可達雙位數
  • 彭博社調查顯示,50% 的投資人認為 2024 年標普 500 指數的盈餘預估值太高

聯準會降息與資產表現

  • 若聯準會採取預防性降息,各項資產可能都會大漲,如 2019 年的經驗,當時全球科技股漲幅高達 4 成
  • 若以軟著陸情境來看,聯準會降息後,美股可能起漲,預估起漲月份至少 12 個月,平均起漲幅度約 15%
  • 若經濟衰退,聯準會降息時,股市可能開始下跌
  • 10 年期美國公債收益率在聯準會首次降息前三個月通常會下跌,債券價格必漲
  • 今年降息已成定局,只是降息幅度多寡的差異

美國股市回購潮

  • 美國股市每年約有 1 兆美元的股票回購,這一直是推升股價的重要因素
  • 2023 年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回購金額為 8000 億美元,儘管比 2021 年少,但今年在降息和科技業瘦身有成的情況下,回購金額可能達到 1 兆美元
  • 科技巨頭手上的現金流充足,可能進一步加大回購力度

中國市場分析

  • 中國股市持續下跌,上證指數創 20 個月新低,年初至今已五連跌,港股也面臨賣壓,呈現下行通道
  • 中國科技指數過去十年漲幅為 -0.33%,與標普 500 科技指數 500% 的漲幅形成強烈對比
  • 中國重要金融機構中植企業集團宣布破產,市場擔憂可能出現資產違約潮
  • 中國房地產市場放鬆政策力度為史上最大,但房價仍在高速下挫,成交量雖增加,但價格不穩
  • 中國經濟面臨房地產問題,及出口、科技巨頭發展受限
  • 中金公司 2023 年十大預測全錯,今年預測則認為中國股市中性偏多,美國經濟可能衰退
  • 中國市場不適合週期投資,因其長期缺乏創高慣性,可能導致投資人持續買在低點,卻不斷破底
  • 中國仍是全球重要新興市場製造國,其經濟狀況與美國經濟不可能完全脫鉤

台灣股市

  • 台股今日上漲 82 點,量能約 3500 億,收在 17654 點
  • 美國股市相對是週期投資較佳的選擇

其他觀點

  • 現金是貶值的,投資資產保值才是抵抗通膨的最好方法,但選股很重要
  • 有些人適合週期投資,有些人則適合定期定額或指數投資
  • 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講述觀點時可能會被誤解
  • 要了解投行報告的邏輯,並加以思考,不能盡信
  • 中國經濟預測通常只有樂觀和謹慎樂觀兩種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與經濟觀點

  • 美國股市在經歷回調後反彈是正常的,科技股表現尤其突出,像是 輝達股價創歷史新高,這顯示市場對科技板塊的信心
  • 對於美國經濟,認同財政部長葉倫的說法,認為 美國經濟已達成軟著陸,這是一個相對樂觀的看法,並認為目前的經濟數據支持這個觀點
  • 美國眾議院兩黨達成支出協議,避免了政府停擺,這也 消除了政治面的干擾,對股市來說是個好消息
  • 如果美國股市持續上漲,是因為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和降息預期,這其實是不健康的,健康的推升應該是來自經濟基本面的改善
  • 美國總統大選當年,股市通常會有財政政策的支持,且總統不會讓外部干擾發生,因此股市表現通常不會太差,平均漲幅約 10%

聯準會政策與市場反應

  • 聯準會的政策走向, 影響著市場的資金流動和資產表現,需要密切關注其動向
  • 如果聯準會採取預防性降息,各項資產都會大漲,如同 2019 年的經驗,當時全球科技股漲幅高達 4 成, 因此降息對市場是利好
  • 今年降息已成定局,只是降息幅度大小的差別,這也影響著投資人的資產配置策略
  • 投資人目前偏好債券,因為債券是保本性資產,但股市在降息後也有機會上漲,只是存在不確定性
  • 聯準會官員希望股市回調,不希望市場太過樂觀,這樣才能讓聯準會在政策上更有彈性

對於美股的看法

  • 高盛的報告顯示美股獲利通道已經打開,EPS 正在快速上行,因此股市有機會超越債市
  • 標普 500 指數的本益比目前不算太高,因為 EPS 正在快速成長,這也支持了股市上漲的觀點
  • 科技巨頭的 EPS 成長幅度高達雙位數,這也是推升股市的重要因素,相較之下,醫療健康和能源股的 EPS 預估則較弱
  • 美國股市的回購潮是推升股價的重要力量,科技巨頭手上的現金流充足,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回購力度
  • 美國股市的回調並不大,很快就會漲回來,且新一輪財報季和回購潮即將到來,這對股市是利多

中國市場觀點

  • 中國股市表現不佳,持續下跌,與美股形成對比,且中國科技指數過去十年幾乎沒有成長
  •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雖然放鬆政策,但房價仍在下跌,成交量雖增加,但價格不穩,這對金融機構造成壓力
  • 中國市場不適合做週期投資,因為它長期缺乏創高的慣性,可能導致投資人持續買在低點,卻不斷破底
  • 中國的經濟預測通常只有樂觀和謹慎樂觀,缺乏更深入的分析,因此需要謹慎看待
  • 中國雖然是全球重要新興市場製造國,但其經濟狀況與美國經濟不可能完全脫鉤,需要持續觀察其發展

其他觀點

  • 現金是貶值的,投資資產保值才是對抗通膨的最好方法
  • 有些人適合週期投資,有些人則適合定期定額或指數投資,投資策略因人而異
  •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在分享觀點時可能會被誤解,因此需要持續溝通和說明
  • 要了解投行報告的邏輯,並加以思考,不能盡信,也要有自己的判斷
  • 中國經濟的走向雖然目前與美國不同,但長期來看,兩者還是會趨於一致,需要觀察是否有系統性風險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