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三)賣壓來了!費半崩跌 3.6%,台積電漲不動了?30萬股東下車!
摘要整理
美股回調與市場情緒
- 美國股市在 11 月份反彈後,出現第一波獲利了結,回調幅度蠻大,費城半導體指數 (費半) 甚至崩跌 3.6%,是 11 月份漲幅以來最大跌幅。
- 市場情緒從 10 月份的極度恐慌 (CNN 貪婪指數接近 25),推升到 75 以上,顯示市場情緒已被推高,可能存在回調風險。
- 儘管市場情緒高漲,但並非所有投資人都已進場,若為 10 月份才進場的投資人,這波回調是正常且健康的。
美股指數表現
- 道瓊工業指數小幅上漲 25 點,漲幅 0.07%,收在 37,715 點,持續突破歷史新高。
-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27 點,跌幅 0.57%,收在 4742 點,主要針對軟硬體類股進行賣壓。
- 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245 點,跌幅 1.63%,收在 14,765 點,費半跌幅 3.65%,下跌 152 點,收在 4023 點。
2023 年全球市場回顧
- 2023 年第四季,全球股市普遍收漲,僅東亞和東南亞市場少數收跌,例如深圳中小板、上證指數、恆生指數等都收跌。
- 2023 年全年,美國股市表現亮麗,東北亞的韓國 KOSPI 指數漲幅 1 成 6,日經 225 指數漲幅 2 成 7。
- 債券市場在 2023 年表現也相當不錯,全球政府公債漲幅 3.34%,投資等級債有 7% 至 8% 左右的報酬區間,比特幣漲幅更是高達 155%。
比特幣週期與其他資產表現
- 比特幣有歷史慣性,約三年一熊,過去幾次在連續上漲三年後,隔年都出現大幅回調。
- 2023 年除了油價等大宗商品外,多數資產漲幅都很大,因此需要有較大的回調空間。
- 其他資產如紫金礦業漲幅 5 成 4,美國中小型股漲幅 4 成 2,大型股漲幅 2 成 6,黃金價格漲幅 1 成 2。
各年度資產表現與輪動
- 過去十年,資產表現亮眼的類型主要為科技股、美元 (市場恐慌時),以及原物料 (通膨時)。
- 2023 年由全球科技股帶動,2022 年為大宗商品,2020 和 2019 年則是科技股。
- 景氣循環邏輯不外乎生產力循環、原物料循環,以及市場恐慌時持有美元。
對於未來景氣的看法
- 目前美國股市獲利年增率顯示,整體景氣處於復甦期,而非繁榮期。
- 美國融資餘額年增率在 2023 年下半年才開始翻正,顯示市場並未出現過熱現象。
- 多數投行在 2024 年的主基調是觀察風險是否可控,而非一路看好,預期今年可能出現輕度衰退,但不會有明顯的裁員現象。
聯準會政策與經濟預測
- 聯準會預估 2024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將從 2023 年的 2.6% 下滑至 1.4%,失業率也僅從 3.8% 微幅上升至 4.1%。
- 聯準會預計通膨將從 2.8% 下調至 2.4%,這表示他們不認為今年會發生嚴重的經濟衰退。
- 聯準會可能採取適度的預防性降息,反映通膨目標已逐步達成。
市場情緒與資金配置
- 2023 年市場大多處於半信半疑狀態,從 2023 年 10 月底開始才出現較明顯的漲勢。
- 目前市場上持股水位仍不高,類似 2009 年的情況,顯示投資人還沒有進入極度樂觀的狀態。
- 美銀最新調查顯示,市場偏好持有債券、電信股、醫療保健股,其次才是美國股票、消費必需品股,最後才是科技股。
華爾街分析師觀點
- 多數華爾街分析師對 2024 年持保守態度,但前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師 Tom Lee 則非常樂觀。
- Tom Lee 認為標普 500 指數今年最高可能上漲 30%,年底挑戰 5200 點。
- Tom Lee 的觀點基於市場歷史週期、企業獲利增長 (EPS) 和本益比擴張,並認為目前市場處於緩慢復甦階段。
週期投資邏輯與人性
- 市場存在貪婪與恐懼的時刻,只要掌握人性週期,就能賺取財富。
- 人性是不會改變的,過去發生的事情未來一定會再發生,人類的物質文明不斷進步,但精神文明從未改變。
- 理解現實週期的重要性,同時對未來保持想像力。
台股與科技股
- 台股在 2024 年首個交易日下跌 77 點,失守 17900 點,主要是 AI 股賣壓較重。
- 台積電股東人數從 2022 年 11 月的 149 萬人,下滑到 118 萬人,顯示許多股東已下車。
- 電腦及其附屬單元的出口年增率顯著增長,台積電營收和 EPS 預計在 2023 年第三、四季觸底,今年 EPS 預估將回到 39 元左右。
對台股的展望
- 台股散戶在 11、12 月份逢高結套,但應該越跌越買,而不是停止扣款。
- 2024 年台股要創下歷史新高,取決於 EPS 能否超越 2022 年的表現。
- 台股券商普遍預估今年指數約落在萬八至萬九,目前市場共識仍不一致,呈現多空交雜的狀態。
投資觀念與提醒
- 不要炫富,要培養文化素養。
- 市場上不會有真正的低慾望社會,多數人只是愛而不得。
- 短線上市場可能由樂觀轉為悲觀,但從長線來看,上車的人可能不多。
2024 年市場預測
- 市場普遍認為 2024 年成長幅度較大的產業是健康保險、健康護理、通訊類股。
- 2024 年上半年市場不至於有太大問題,乖離回調是正常的現象。
- 2024 年二三季度可能出現衰退,但僅限於輕度衰退。
觀點整理
美股回調與市場情緒
-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重返 4% 附近。
- 若為獲利了結,回調是正常且健康的。
2023 年市場表現回顧
- 2023 年全球股市表現亮眼,但東亞和東南亞市場表現不佳。
- 中國股市在第四季表現不佳,拖累大中華指數。
- 美國股市表現亮麗,東北亞的韓國和日本股市也有顯著漲幅。
- 東協市場因原物料行情回檔,多數呈現下跌。
- 債券市場在 2023 年表現良好,多數債券市場都有不錯的漲幅。
- 比特幣在 2023 年漲幅高達 155%。
- 多數資產在 2023 年都有顯著漲幅,因此有回調空間。
資產輪動與景氣循環
- 過去十年,資產輪動主要在科技股、恐慌時的美元、以及通膨時的商品之間。
- 景氣循環邏輯不外乎生產力循環、原物料循環、以及市場恐慌。
- 目前美國股市的獲利年增率處於復甦期,而非繁榮週期。
- 美國融資餘額年增率尚未達到過熱水平,顯示市場並非過度樂觀。
2024 年市場展望
- 多數投行認為 2024 年主基調是觀察風險是否可控。
- 除了中國市場,其他股市難以找到低基期標的。
- 目前週期處於整體景氣的復甦期。
- 預計 2024 年二、三季度可能出現輕度衰退,但不會有明顯裁員。
- 聯準會預估 2024 年經濟成長率將下滑,但失業率和通膨率也都在可控範圍。
- 聯準會可能採取預防性降息。
- 美國科技業對利率敏感度下降,有利於其熬過可能的經濟衰退。
- 市場上多數人仍偏好債券、電信股、醫療保健等保守型資產。
- 少數華爾街分析師(如 Tong Li ) 看好標普 500 指數可能上漲 30%,年底挑戰 5200 點。
週期投資概念與人性
- 強調週期投資的概念,認為市場會不斷重複貪婪與恐懼。
- 人類的物質文明不斷進步,但精神文明不變,人性是掌握市場週期的關鍵。
- 現在市場可能從短線熱觀轉為悲觀,但長線來看,市場上並非多數人都在車上。
- 讀歷史是為了理解現實,並對未來保持想像力。
- 要回到歷史的當下情境,理解當時所發生的事情,推導現在的人性變化。
- 人性週期就是景氣週期,人性很難改變。
- 市場不可能有真正的低慾望社會。
台北股市
- 台北股市在 2024 年首個交易日下跌,AI 股賣壓較重。
- 台積電股東人數減少,顯示部分投資人已下車。
- 市場對於台積電是否能持續推升仍有疑慮。
- 台積電的電子零組件、機體電路等部分,在 2023 年前三季仍呈現衰退。
- 預估 2024 年台積電 EPS 將回升至 39 元。
- 若 2024 年 EPS 超過 2022 年,股價有望創新高。
- 半導體庫存周轉天數雖仍偏高,但已從高點回落,顯示復甦期可能到來。
- 目前台北股市處於復甦階段,乖離回調是正常的。
- 目前市場上,長線來看,並非多數人都在車上。
- 台北股市今天大跌 181 點,但不用害怕。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