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二)2024 降息年,股債大多頭行情?

2024-01-02(二)2024 降息年,股債大多頭行情?

摘要整理

美股 2023 年表現回顧與 2024 年展望

  • 美股在 2023 年表現亮眼,費城半導體指數 漲幅高達 65%,為 2009 年以來最大漲幅,那斯達克指數 也爆噴 43.6%,創下 2020 年以來最佳紀錄,標普 500 指數 漲幅也有 25%,顯示市場進入牛市氛圍
  • 2023 年的漲勢主要由 AI 題材10 年期公債殖利率 年底下滑所帶動,其中 七大科技巨頭 (Magnificent 7) 的表現尤其突出,在 10 月份後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且這些科技巨頭的獲利足以抵消標普 500 中其他 493 支股票的虧損,使得標普 500 的獲利年增率創下新高
  • 然而,多數投行對 2024 年美股的展望並不樂觀,認為標普 500 指數的目標價平均僅約 4861 點,與目前點位相當,主要考量到 2023 年漲幅過大,已反映 AI 題材; 此外,高盛預估 2024 年標普 500 的 EPS 僅增長 5%,達到 237 美元,對應本益比約在 20 倍左右,故多數投行認為 2024 年美股難有大幅上漲空間

美股板塊表現與小型股輪動

  • 2023 年美股各板塊表現差異大,通訊服務類別科技板塊 漲幅分別接近 50% 和 70%,而 房地產金融、和 醫療健康板塊 的漲幅則落後於標普 500 指數
  • 小型股 (Small Cap) 在 2023 年的表現則像熊市反彈,距離 2021 年底高點仍有段距離,顯示小型股可能成為 2024 年的關注焦點,有機會接棒大型科技股; 七大科技巨頭 的本益比目前約為 29 倍,雖高於標普 500 指數的 19 倍和其餘 493 支股票的 16 倍,但並非歷史極端值
  • 2023 年底 債券市場 隨著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回落,出現反彈,長天期美債 ETF (如 TLT) 在年底收復全年跌幅,然而,債券價格目前僅屬底部反彈,並非主升段,降息前後可能出現貨幣型基金規模暴增現象;此外,美元指數 在 2023 年繳出 2020 年以來最差的年度跌幅,大部分跌幅集中在第四季,顯示市場預期聯準會將在 2024 年降息,並預估至少降息 100 到 150 個基點

台股 2023 年表現與 2024 年展望

  • 台股 2023 年封關時,加權指數 收在 17930 點,全年上漲 3793 點,漲幅達 24%,台積電 股價從 2022 年底的 448 元漲至 593 元,漲幅超越大盤,市值回升至 15.38 兆元
  • 2023 年台股表現亮眼,但可能只是收復 2022 年的跌幅,且外資買超幅度僅 2758 億元,並未完全彌補過去幾年的賣超壓力,2023 年平均每位股民獲利約 100 萬元;2024 年若台幣走升,外資回補力道可望加大,且隨著聯準會降息,台灣若不跟進,台幣升值空間將更大,資金可望流入台股
  • 台灣經濟與美國不同調,美國 2023 年經濟強勁,但台灣 2023 年一季度衰退,二、三季度財報也較差,因此,預估 2024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優於 2023 年,且 電子業獲利年增率預估將增長 2.5%,但金融產業可能因債券減損和降息影響而縮減;此外,根據調查,台灣投資人普遍認為 2024 年台灣景氣將優於 2023 年,並預期台股有機會挑戰萬八,但高點可能落在 18,000 至 19,000 點之間,低點則可能在 16,000 至 17,000 點之間,市場預估相對保守

台股產業表現與隱憂

  • 2023 年台股漲幅最亮麗的權值股是聯發科,漲幅最驚人的則是廣達,漲幅達 212%;AI 概念股如 緯創廣達英業達 等漲幅驚人,但 AI 伺服器營收佔比可能不到 1 成,因此,這些股票在 2024 年可能面臨較高風險
  • PC 出貨量 在 2023 年衰退,預估 2024 年成長幅度也不高,顯示市場需求可能不如預期,2024 年上半年,最大的衝擊可能來自庫存調整不如預期;根據遠見雜誌的調查,60% 的金融機構認為 2024 年影響台股的主要變數是全球復甦緩慢
  • 台灣企業在 2024 年最擔憂的風險是 供電穩定 問題,而非庫存問題,主要是因為綠電憑證不足 以及台灣的電網可能無法負荷; 此外,2024 年台灣總統大選、以及美國總統大選,可能都會為市場帶來一些變數

觀點整理

整體市場

  • 2023 年股市表現回顧:2023 年美國股市表現強勁,包括費城半導體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和標普 500 指數都呈現顯著漲幅。其中,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43.6%,為 2020 年以來最佳。費城半導體指數漲幅更高達 65%,創下 2009 年以來最大漲幅。標普 500 指數也進入牛市氛圍。
  • 2024 年股市展望: 2024 年股市可能不會像 2023 年一樣強勁。兩種可能性:一是適度回歸,二是小型股接棒。目前小型股表現仍像熊市反彈,與 2021 年高點有差距。
  • 科技巨頭的影響: 2023 年的漲幅主要由 Magnificent 7 (七大科技巨頭) 帶動,這些股票在 10 月後創下歷史新高。這些公司的獲利足以抵消標普 500 中其他 493 家公司的虧損。目前這些科技巨頭的本益比為 29 倍,高於標普 500 指數的 19 倍和其餘 493 支股票的 16 倍。如果今年股市不漲,這些科技股的本益比會降低,更接近投入點.
  • 板塊差異: 通訊服務和科技板塊在 2023 年漲幅最為亮麗,分別接近 5 成和 7 成。其他板塊如房地產、金融和醫療保健表現相對較差。
  • 投行預測: 大多數投行對 2024 年標普 500 指數的目標價並不樂觀,普遍預估值約為 4861 點,與目前點位相近。少數投行如 JP 摩根甚至認為會跌至 4200 點。高盛預估 2024 年標普 500 指數的 EPS 增長 5%,但市場可能已反映了 2025 年的表現,導致估值膨脹過快。

債券市場

  • 債券市場反彈: 隨著美債十年期殖利率在年底回落,債券價格出現反彈。美元指數也創下 2020 年以來最差的年度跌幅。
  • 降息預期: 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在 2024 年降息 100 到 150 個基點,最早可能在三月份。然而,降息初期可能導致貨幣型基金規模暴增,而非資金立即回流股市。
  • 長短期債券差異: 短期美債的波動較小,而長天期美債和投資級公司債的波動較大。長天期美債 ETF 與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呈現反向關係。

台灣股市

  • 台股表現: 2023 年台股表現亮麗,加權指數上漲 24%。台積電股價從 2022 年底的 448 元漲至 593 元,市值回升至 15.38 兆。
  • 經濟差異: 台灣 2023 年經濟表現不佳,一季度甚至出現衰退,但 2024 年經濟成長率預計將跑贏 2023 年。
  • 外資動向: 外資在 2023 年買超幅度不大,僅 2758 億,但若台幣走強,外資回補力道可能加大。
  • 個股表現: 聯發科和廣達在 2023 年表現突出,廣達漲幅高達 212%。AI 相關概念股如緯創和英業達也有顯著漲幅。
  • 市場擔憂: 台灣投資人普遍認為 2024 年全球經濟展望較 2023 年差,但台灣景氣展望會優於去年。大多數人認為台股有挑戰萬八的機會,但對高點和低點的預估較保守。
  • 主要風險: 台灣企業最擔憂的風險是供電穩定問題,而非庫存或 ECFA。綠電憑證不足也是一個問題。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