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四)開發金法說,殖利率挑戰 8%?鴻海配息 5 塊創高,殖利率也達 5%,費半彈 5%、那指漲 4%,美股修正結束了?
摘要整理
美國聯準會升息政策
- 聯準會啟動 2018 年以來首次升息循環,符合市場預期
- 預計今年將再升息 6 次,明年再升息 3 次
- 美國十年期公債漲至 2.23%,達 19 年來新高
- 5 月將開始進行縮減資產負債表計畫
美國股市反應
- 標普、那斯達克指數在盤中一度翻黑震盪
- 道瓊上漲 500 點,漲幅 1.55% 收在 34,063 點
- 費半指數上漲 5% 收在 3,340 點
- 台積電 ADR 大漲 4.03%,聯電上漲 4.24%
香港股市與中概股走勢
- 恆生指數單日大漲 9.08%
- 阿里巴巴從香港股市高點跌幅達 7 成
- 中國官方表明支持企業赴美上市
- Golden Dragon China Index 超越 2008 年賣超水準
台股外資動向分析
- 外資連續 4 天賣超超過 1,000 億台幣
- 2009 年至 2017 年外資淨買超 1.74 億
- 2018 年至今的賣超已超過前 9 年買超總和
- 新台幣貶值至 28.67 元,創一年三個月新低
鴻海法說重點
- 股利配發率達 5 成以上,預估配發 5 元
- 2021 年全年營收 5.9 兆,年增 12%
-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和淨利率分別為 6.04%、2.49% 及 2.32%
開發金法說重點
- 2021 年稅後淨利 350 億,年增 177%
- EPS 達 2.30 元,創歷史新高
- 預估今年配息 1.4 元,配息率約 7.8%
市場建議與展望
- 建議投資人應關注 5 月份聯準會縮表動向
- 台股成交量放大至 4,500 億,觀察是否突破 5,000 億
- 投信連續 31 天買超,創下歷史買超天數最長紀錄
- 台股走勢需持續觀察外資動向與新台幣匯率變化
風險提醒
- 量化緊縮政策可能影響經濟成長與通膨壓力
- TIPS 顯示未來 5 年通膨率將達 3.52%
- 美國金融市場仍處空頭格局,需謹慎因應
- 台股外資持續贖回並轉換美元,造成市場賣壓
觀點整理
聯準會升息與縮表
- 聯準會結束了自 2019 年以來的降息循環,並開始自 2018 年以來的首次升息循環。
- 預計今年還會升息六次,明年再升息三次。
- 聯準會將在五月份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這可能會導致通膨趨勢開始下降。
- 縮表的速度將是今年下半年行情的重點,而非利率水平。
- 高盛預估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將從目前的 9 兆美元縮減到 2025 年的 6 兆美元,但仍高於 2020 年以前的水準。
美國股市
- 美國股市四大指數在聯準會宣布升息後,出現尾盤急劇拉升,道瓊、納指和標普均收高。
- 儘管如此,美國股市的結構框架仍屬於空頭格局,需要觀察後續走勢以確認是否觸底。
- 美銀認為市場每年都有利多和利空,不應將年度大環境視為投資的唯一方向。
通膨
- 目前的通膨比以往持續更久,甚至突破了 1980 年代的均值新高。
- 市場對於未來 10 年的通膨預估明顯高於2%的目標平均水平。
- 通膨可能形成中長期趨勢,導致聯準會的升息時間拉長。
投資策略
- 投資者可以賺三種錢: 宏觀政策的錢、企業增長的錢和市場資金流入波動的錢。
- 每一種賺錢方式都有其風險,例如,純股投資的風險在於資產波動。
- 週期投資的本質是不變的,但週期所呈現的現象會變。
- 投資者應關注現金流的管理,而非僅關注單一股票的報酬率。
港股和中概股
- 港股在中國官方媒體表態支持中概股在美上市後出現大幅反彈。
- 但中概股的賣壓可能還沒結束,且美國投資者可能比港股投資人更看壞中概股。
台北股市
- 外資正在大幅度撤離台北股市,並將新台幣換回美元。
- 新台幣的貶值趨勢可能會導致賣壓湧現。
- 投信連 31 買,創歷史上買超天數最長記錄,散戶對台北股市熱情。
個股分析
- 鴻海:股利政策配發率將來到五成以上,預計殖利率可達 5%。烏俄衝突短期落幕將增加資本支出,長期抗爭則減少投資。
- 開發金:預計今年每股可能配息 1.4 塊,殖利率約 7.8%,但需關注壽險資產的成長速度,以及凱基證券營收是否因股市成交量下滑而受影響。
閱讀推薦書籍:複利思維
核心觀點整理
- 複利不等於財富,重點在於思維模式與知識認知
- 避免當下輪迴困境,建立中長期目標規劃
- 解決短期困難為首要任務,才能進行長遠規劃
- 年輕時期需建立正確現金流觀念
書中案例分析
放羊小孩故事:
- 故事重點:小孩放羊賺錢→娶妻→生子→放羊的循環困境
- 核心問題:缺乏長期目標,困於解決當下問題
- 啟示:需跳脫短期思維,避免陷入生存循環
《我在底層的日子》對照閱讀
- 作者:巴巴拉
- 案例:咖啡廳女工因缺乏押金,被迫選擇較貴的汽車旅館
- 啟示:貧困者往往因短期危機處理,失去長期規劃機會
- 對照《複利思維》強調突破當下困境的重要性
財商培養建議
- 支出控制優於收入提升
- 建立完整資產配置觀念
- 計算總資產報酬率,不執著於單一投資標的
- 依年齡階段調整現金流管理策略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