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3(四)疫情總體呈下降,美四大指數再締歷史新高
- 疫情總體呈下降,美四大指數再締歷史新高
- 台股連三紅,內外資聯手買
- 政府刺激消費,要發振興抵用券
- 鴻海大陸廠,催速復工
- OPEC+ 決策癱瘓,國際油價易跌難漲
摘要整理
重點摘要
美股創新高表現亮眼
- 美股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創新高,包含道瓊、標普 500、納斯達克指數皆創歷史新高
- 武漢肺炎對金融市場影響已被完全抵消
- 華爾街不受中國疫情影響,顯示美中經濟連動性降低
台股市場表現回溫
- 台股連續三天上漲,上市櫃成交值達 1,926 億元
- 外資轉為買超達 65 億元,顯示資金回流跡象
- 從新春開盤後大跌 8% 已反彈 3.2%,逐漸收斂跌幅
政府振興抵用券政策分析
- 經濟部計畫發放規模約 100 億元的振興抵用券
- 參考 2009 年發放消費券經驗,當時預期可提升經濟成長 0.64%,實際僅達 0.3%
- 替代性消費效應影響政策成效,建議應著重提升本土企業競爭力
鴻海集團復工進度
- 路透社預估二月底前復工 50%,三月底達 80%
- 分析師郭明錤較為樂觀,預估二月底可達 80% 復工率
- 股價已反映市場對復工速度的樂觀預期,昨日上漲 3.1%,成交量 5.62 萬張
國際油價走勢分析
- 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跌破 50 美元關卡
- OPEC 考慮擴大減產,但俄羅斯態度保留,需要更多評估時間
- 全球前三大石油出口國依序為美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中東減產影響力已降低
全球石油市場新格局
- 美國主要供應本土及中南美洲市場
- 俄羅斯以歐洲為主要供應市場
- 中東石油主要銷往中國、台灣及東南亞等亞洲新興經濟體
油價投資策略建議
- 不應過度關注 OPEC 減產決策
- 建議觀察整體經濟景氣復甦時程,預期第二季或下半年景氣好轉將帶動油價
- 長期來看,受電動車替代效應影響,油價呈下跌趨勢
美股強勢原因探討
- 美中貿易戰後,美國企業與中國經濟連動性降低
- 全球避險情緒促使美元升值,帶動美股上漲
- 美國經濟基本面強勁為股市支撐的主要因素
整體市場展望
- 外資態度轉趨積極,有利台股表現
- 美股持續創新高,為亞股提供下方支撐
- 台股量能回溫,成交值維持在 1,500 億元以上水準
觀點整理
美股與台股:
- 美國四大指數創歷史新高。
- 美股的疫情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完全被抵消。
- 美股持續創新高,但與中國經濟成長率下降的情況相反。
- 台股連續三天走紅,內外資聯手買入。
- 外資可能從昨天開始進場,台股可能提早進入上升區間軌道。
- 台股和陸股受疫情影響大,歐美股市基本沒受影響。
- 台股從新春開盤以來大跌約 8%,目前漲幅已達 3.2%,逐漸收斂缺口。
- 美股好,提供台股下跌的一道防線。
- 台股在美股持續推升下,下跌可能性不大,可能盤整或上升。
- 台股已打出第二隻腳,日 K 棒連三紅,盤整期最低位階可能已確定。
- 台股底部打完,等待上攻。
- 外資終結連續三天賣超,期貨同步翻多。
- 若外資玩真的,目標是往 11800 點賣進。
- 台股從新春開盤跌了 8% 後,漲幅為 3.09%。
- 若要回到過年前水準,還有約 5% 的上漲空間。
鴻海(富士康)復工:
- 鴻海漲幅 3. 14%,複工消息陸續傳回,挹注其持續上升。
- 鴻海富士康的大陸廠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復工。
- 路透社說法:2 月底前復工 5 成,3 月底復工 8 成(較保守)。
- 郭明奇(大陸分析師)認為 2 月底前復工 8 成沒問題,可能最快 2 月底前完全復工(較樂觀)。
- 對鴻海股價的預估,來自於其復工速度。
- 越來越多投資人相信鴻海能快速回到開春前的復工水準。
政府發放振興抵用券:
- 政府為刺激消費,挽救經濟,經濟部將大規模發放振興抵用券,規模可能超過 100 億。
- 主要針對夜市、商圈,類似夜市券或春節旅遊補貼。
- 上次發消費券是 09 年,因 08 年金融海嘯導致消費緊縮。
- 上次馬政府發每人 3,600 塊消費券,總預算 858 億。
- 上次經驗效果非常差,預估經濟成長率提升 0.64%,實際僅 0.3%,效益砍半。
- 原因:國人拿消費券買國外東西,幫助國外 GDP 增長,沒幫助國內 GDP 增長。
- 真正能達到經濟成長的關鍵是本土企業的競爭力。
- 直接性貨幣寬鬆(發消費券)效益可能不大,民眾可能省著用,變成替代性消費,無力於消費增長。
- 針對觀光產業的振興抵用券,可能可以幫助觀光業營收回到原本水準。
油價:
- 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已跌破每桶 50 美元大關。
- 沙烏地阿拉伯推動 OPEC 緊急會議,大家都同意擴大減產,以阻止武漢肺炎引發的油價跌勢。
- 俄羅斯不同意減產,主張需要更多評估時間。
- OPEC 真正願意且有能力減產的國家只有沙烏地阿拉伯和中東國家。
- 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 第一是美國,第二是俄羅斯,第三是沙烏地阿拉伯。
- 美國主要供給本土、中南美洲和歐洲國家,俄羅斯主要供給歐洲,中東石油賣給中國、台灣和東南亞等亞洲新興國家。
- 光看 OPEC 判斷油價不準,要忽略 OPEC、美國、俄羅斯,專注在景氣回穩狀態。
- 油價和景氣高度相關,景氣好油價必然好。
- 長線來看,油價一定是走跌,因為原油即將被電動車取代。
其他
- 連準會主席鮑爾認為,武漢肺炎疫情的確會影響到全球經濟的成長率,但是目前美國的基本面非常的好,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採取降息措施
- 中國企業的衰退,可能對美國實際影響已經沒那麼大了。
- 美元是一個避險性資產,世界恐慌的時候,大家就買美元,美元升值代表美國股市持續的推高。
- 操作股票,要觀察全球景氣的狀況,跟景氣聯動性有關的股票來做操作。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