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2(三)武漢肺炎疫情本月將過高峰,美股創高
- 武漢肺炎疫情本月將過高峰,美股創高
- 陸拚復工,放寬防疫管控
- 鴻海深圳復工,產能大趕
-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股市為何沒大跌?
- 美元意外強升,不利美股
- 債券型基金,連 5 周吸金逾百億美元
摘要整理
美股後續走勢展望
- 中國鐘南山預測疫情可能在 4 月結束,緩解市場對經濟衝擊的疑慮
- 美股持續創新高,標普 500 指數上漲 0.17% 至 3,357.75 點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0.11% 至 9,638.94 點,反映市場信心回穩
台股市場現況
- 台股呈現開高反彈趨勢,以台積電和鴻海領軍上攻
- 盤中大漲 100 點,收盤上漲 89.97 點至 11,664 點
- 外資買超金額僅 0.67 億,相較前期賣超 130 億仍顯保守
中國復工情況分析
- 防疫管制放寬,確診案例不需停工,僅需隔離觀察 14 天
- 口罩企業複工率達 76%,防護衣企業複工率 77%
- 糧食生產加工企業複工率高達 94.6%,顯示基礎產業逐漸恢復
全球股市抗跌原因解析
- 宏觀基金持續進場買入,化解市場恐慌性賣壓
- 投資人認為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部分消費可延後實現
- 全球經濟指標顯示觸底訊號增強,支撐市場信心
美元走勢分析
- 美元指數由六大貨幣組成,其中歐元占比 57%,日圓占比 13.6%
- 英鎊脫歐影響導致貨幣重貶,間接推升美元指數走強
- 疫情引發避險需求,進一步支撐美元升值趨勢
債券投資建議
- 債券型 ETF 配息頻率分散:美債(2、5、8、11 月)、中國債(1、4、7、10 月)
- 建議等待股市創高時進場,此時債券價格相對較低
- 適合預期未來經濟可能回落的保守型投資人考慮
觀點整理
- 武漢肺炎疫情:
- 中國大陸的鐘南山宣布疫情可能在本月達到高峰期。
- 最佳預估在 4 月份結束。
- 疫情疑慮降低,美股持續創新高。
- 大陸官方首次公開,廠區若有人感染武漢肺炎,沒有必要停工,集中隔離觀察 14 天即可。
-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普遍被投資人認為是「影響有限」,可能延後消費,預計在第三季、第四季會有爆發潮。
- 武漢疫情逐漸受到控制,大陸股市和台北股市都在進行打底。
- 全球股市:
- 全球股市(除了亞股,尤其是台北股市跟大陸股市)基本上沒什麼大跌。
- 全球基金遇到恐慌性事件會高度對沖,可能是股市沒有大跌的原因。
- 美股持續創新高,道瓊指數可能在這個月突破 3 萬點大關。
- 短線投資人在疫情爆發時極力放空,造成空單壓力。
- 宏觀基金根據全球景氣波動不斷投入,逢跌買入,做空者被迫回補。
- 世界經濟觸底的信號逐漸增強,經濟數據指數開始打底。
- 只有台北股市跟陸股有點慘。
- 台股:
- 台股昨天是一個開高反彈的趨勢,由台積電和鴻海領軍上攻。
- 金融業財報面亮眼,國泰金和富邦金等金融權值股同步走揚。
- 外資買入金額不多,趨勢並不明朗,可能最多是盤整格局。
- 台股雖然震盪,但不代表一定會翻落,因為美股趨勢向上。
- 可觀察有哪些股票相較處於低基期。
- 大陸復工:
- 大陸國家發改委態度放軟,要求企業趕快復工復產。
- 生產口罩企業的複工率約 76%,生產防護衣的複工率約 77%,糧食生產加工企業的複工率約 94.6%。
- 深圳和鄭州廠都已採行復工程序,預計本週可能達到 40% 到 50% 才能恢復。
- 預計到 2 月底之前,完全的複工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 美元:
- 一國的貨幣和股市有高度相關性,通常貨幣升值代表股市上漲。
- 美元指數包含六大指數,但唯一包含亞洲貨幣的只有日元,人民幣不計算在內。
- 美元升值與英鎊重貶有關,英國脫歐造成對英國經濟不信任。
- 美元是避險性資產,世界恐慌時大家會買入美元。
- 台幣升值格局比美元還重。
- 30 塊以下可以分批進場換美元。
- 債券:
- 債券型基金在本國是非常大的市場,可找債券型 ETF。
- 受險業偏好購買,因其保守且穩定度高。
- 美債 ETF 的配息時間是 2、5、8、11 月,中國債是 1、4、7、10 月,新興市場債是 3、6、9、12 月。
- 買三檔 ETF,不同類型的債券,就每個月都會有配息,可分散風險。
- 買債券的主要原因是相信未來幾年經濟會有回落的區間。
- 現在債券型價格稍微高了一點,是因武漢肺炎疫情影響,預估 3、4 月會回到低價位水平。
- 股市創高時,債券價格會到低點。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