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二)新冠病毒死亡破千,標普那指刷新高
- 新冠病毒死亡破千,標普那指刷新高
- 上海實施封閉式管理,陸四大直轄市「半封城」
- 海鄭州廠已復工,深圳廠協調中
- 鴻海 1 月營收,大減 32%
- 台積最旺 1 月,營收站穩千億
摘要整理
全球股市概況
- 美股標普和納斯達克指數創歷史新高,道瓊上漲 174.31 點至 29,276.82 點
-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優於預期,達 22.5 萬人,失業率維持在 3.6%
- 武漢疫情對美股影響有限,主要受惠於美國內部基本面表現強勁
中國疫情發展現況
- 中國確診病例突破 42,369 例,死亡人數達 1,012 例
- 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大直轄市實施半封城管理
- 中國人民銀行釋放 3,000 億元人民幣專項轉融資,約新台幣 1.3 兆元
台股市場表現
- 台股開盤跌 98.09 點,最低跌至 11,423 點,終場收在 11,574.07 點
- 外資賣超 45.46 億,但台指期近月多單仍維持 35,000 口左右
- 台股短期壓力區間在 11,650 點到 11,786 點之間
科技產業復工情況
- 鴻海鄭州廠已取得復工許可,占營收 26.5%,深圳廠占 21.5% 仍在協調中
- 台積電、國巨等廠商已如期復工,主因在中國產能占比較低
- 蘋果供應鏈整體組裝廠仍缺 58% 人力,預計影響一個月產能
重要企業營收報告
- 鴻海一月營收年減 32.43%,合勤減少 25.7%,主因傳統淡季加上疫情影響
- 台積電一月營收達 1,036.83 億元,年增 32.8%,連續六個月突破千億大關
- 鴻海復工進度攸關整體科技產業鏈,預估本週產能可望提升至 40-50%
市場展望分析
- 台股第一季將維持盤整格局,預計第二季才有機會回到上升軌道
- 美國總統大選前,預期美方對中國態度將趨緩和,利多大於利空
- 中國經濟面臨內憂外患,但疫情危機可能轉移市場對經濟問題的關注
觀點整理
武漢肺炎疫情及對股市的影響
- 疫情死亡人數已破千,但標普和納斯達克指數持續創新高。
- 美國股市受疫情影響較小,主因是美國尚未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
- 美國人戴口罩通常是因為自己生病,對疫情恐慌程度較低。
- 中國四大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進入半封城狀態。
- 疫情主要集中在亞洲股市,對美股和歐股影響有限。
- 美股基本面良好,就業數據亮眼。
- 預計復工延後會影響品牌商生產速度,進而影響美國公司股價。
- 台股受復工問題影響,消息混亂,開盤跳跌。
- 外資雖調節資金,但未大規模看空台股,預計盤整格局將持續。
- 台股可能要到第二季才有望回到正常軌道。
- 中國經濟形勢嚴峻,可能因疫情轉移焦點至控制疫情。
- 大陸股市可能超跌,但不太可能崩盤。
- 若疫情高峰期已過,第一季至第二季可能是佈局機會。
供應鏈復工狀況
- 上海實施封閉式管理,嚴格管控交通道口及社區。
- 鴻海復工情況影響整體蘋果供應鏈及美國蘋果股價。
- 鴻海鄭州廠已獲復工許可,深圳廠仍在協調中。
- 鄭州廠是 iPhone 重要生產據點,負責 i11 系列和 iPhone SE2 的生產。
- 多家台廠延後復工。
- 郭銘琪預估鴻海鄭州廠產能在一週內可提升至 40% 至 50%。
- 蘋果供應鏈整體組裝廠預估缺工 58%。
- 部分台廠如台積電因大陸廠佔營收比例不高,故復工與否影響不大。
- 需關注鴻海復工情況,因其影響整體產業鏈。
貨幣政策及金融市場
- 中國人民銀行再度釋放 3000 億元人民幣的專項轉融資業務,以增加金融市場流動性。
- 央行貨幣政策分為直接性貨幣寬鬆(降低利率)和轉融資業務。
- 轉融資業務旨在避免企業因應收帳款延後而出現資金流動性危機。
- 低利率貨幣政策若無效,將是個大問題,擇日專題討論。
- 美元指數狂升,但對亞幣升值幅度不大,將擇日專題探討美元對經濟的影響。
- 美元強勢代表美股強,美元走弱代表美股走弱。
其他
- 美國對華為禁令寬限期將至,市場揣測可能延後。
- 美中貿易戰,台灣對中國出口減少,對美國出口增加,但整體經濟成長率受影響。
- 短單效應對整體台股情勢或台灣經濟成長率影響有限。
- 轉單效應不足以對沖對中國大陸出口的減少。
- 台股昨日並無國安基金進場護盤。
- 11 月川普將選總統,預計釋放利多消息可能性大。
- 投資建議:可關注鴻海是否超跌,抓緊時間佈局。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