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1(五)台股重挫近 700 點創最大跌點紀錄
- 台股重挫近 700 點創最大跌點紀錄
- 鴻海一度跌停,鴻家軍一片綠
- 川普簽美墨加協定,連任之路展開
- 川普又下指導棋,促 Fed 降息
- 歐洲議會通過脫歐協議,為英國脫歐鋪路
- 顏炳立:武漢肺炎挫買氣,房價恐調降一成
摘要整理
台股重挫分析
- 台股單日重挫 696.97 點,創下歷史最大跌點紀錄,跌幅達 5.75%
- 加權指數收在 11,421.74 點,盤中跌停個股超過 400 檔
- 上市上櫃成交量達 3,397 億,公股行庫買超 44 億元,為 2018 年 10 月以來最高
外資操作動向
- 外資集中市場賣超 181 億,但同時也有大量買盤進場
- 外資在櫃買市場大買 156 億,可能將資金轉往美債 ETF
- 元大美債 20 年正二和國泰 20 年美債漲幅達 9%
鴻海營運影響評估
- 武漢廠區佔比不高,主要生產基地在湖南省
- iPhone 主要生產基地在河南鄭州廠和廣東龍華廠
- 股價跌停過度反應,實際營運影響有限
美中貿易協議新發展
- 中國承諾第一年購買 767 億美元,第二年購買 1,233 億美元
- 疫情影響可能導致中國無法達成承諾採購額
- 協議第 7.6 條款允許因天災暫停執行
全球經濟展望
- Fed 主席鮑爾表態將密切監控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
- 若疫情影響擴大,Fed 不排除採取降息措施
- 英國脫歐協議以 621 票贊成、49 票反對通過,進入談判期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投資建議
- 建議避開運輸業、航空業和觀光業等受疫情直接衝擊產業
- 預期市場將進入盤整階段,差異在萬點上下震盪
- 等待疫苗研發成功、疫情控制等利多因素出現後再進場
觀點整理
台股重挫與市場反應:
- 2020 年 1 月 30 日,台股加權指數大跌 696.97 點,收在 11421.74 點,創下歷年最大單日跌點記錄,跌幅為 5.75%。櫃買指數下跌 6.22%。盤中跌停的股票超過 400 檔。
- 台股跌幅較大,部分原因是台股晚一天開盤,一次性反映了前兩天的跌幅。
- 當天盤勢呈現「下跌的刀子」狀態,9 點買進 10 點套牢,10 點買進 11 點套牢,依此類推。
- 成交量方面,上市上櫃合計為 3397 億。
- 八大公股行庫進場護盤,買超超過 44 億元。
- 外資在賣超的同時也有低接買盤,集中市場賣超 181 億,但在櫃買市場買超 156 億。
- 這次下跌是心理壓力造成的崩盤,但並非金融或信用危機,因此不認為會造成股市崩盤。
- 建議存股族或價值型投資者,不應受此事件影響,反而應尋找下一波低點持續佈局。
- 對於進行波段操作的投資人,建議應考慮停損或出清。
鴻海股價下跌:
- 鴻海股價一度跌停,包含鴻家軍、亞太電等股票跌幅慘重。
- 這可能與武漢疫情延燒有關,雖然鴻海在武漢的設廠不多,但在湖南有龐大供應鏈。
- 鴻海的跌幅有點過重,因為許多台商在中國都有設廠。
- 市場擔心鴻海在河南的 iPhone 製造大本營,以及廣東的龍華廠是否會受到疫情影響。
- 如果這兩地的疫情不嚴重,鴻海可能有補償空間。
美墨加協議與毒藥丸條款:
- 川普簽署了美墨加協議 (USMCA),取代了 NAFTA。
- 此協議中包含「毒藥丸條款」,規定若簽約國與非市場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其他兩國有權終止三方協議。
- 此條款主要針對中國,因為中國並非完全的市場經濟。
- 這項協議讓美國有更多籌碼對中國進行經濟干預。
武漢疫情的影響:
- 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表示,武漢疫情已受到重視,若疫情造成經濟損失,聯準會會考慮降息。
- 武漢疫情轉移了中國內部對美中貿易戰的焦點,讓中國政府可以將經濟困境歸咎於疫情。
- 由於疫情影響,中國可能無法履行美中貿易協議中承諾的採購金額,但美方是否會因此懲罰中國仍未可知。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中國新型冠狀病毒列為國際公共衛生事件,但呼籲不限制對中國的旅行和貿易,這對市場來說是利多信號。
- 疫情對航空業、觀光業和房市衝擊最大。房價可能因此調降一成。
英國脫歐:
- 英國正式脫歐,歐洲議會通過了脫歐協議。
- 1 月 31 日至 12 月 31 日為談判期,英國和歐盟的協議暫時不變。
- 英國國內已確定脫歐,不太會有反對的聲音。
整體市場看法:
- 目前市場處於盤整格局,可能持續到第二季結束,疫情完全控制住後才有上漲空間。
- 建議投資人逢低買進,等待股市回到上升軌道。
- 認為股市崩盤通常是金融、信用或泡沫化危機所致,而非恐慌性因素。
- 短期內,運輸業、航空業和觀光業不建議投資。
- 認為當國外確診病例不再增加、確診人數下降,以及疫苗研發成功時,將是很好的佈局點。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