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一)美股創高擋不住
- 美股創高擋不住
- 年前對美中貿易戰看法
- 油價添變數,利比亞港口被軍事強人封鎖
- 到底為什麼世界主要經濟體大規模印鈔,卻沒有通貨膨脹?
摘要整理
台股封關前市場展望
- 封關日為 1 月 20 日,將休市至 1 月 30 日
- 外資持續加碼高股息和低基期電子股,展開防禦性布局
- 過去十年台股農曆年後二十個交易日上漲機率達 90%
美股創新高走勢分析
- 標普和道瓊分別上漲 3.1% 和 2.8%,納斯達克上漲 4.5%
- 道瓊指數突破 29,348 點,距離 30,000 點大關僅差約 600 點
- 整體美股多頭趨勢持續,未見停止跡象
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觀察
- 中方承諾增加進口美國農產品、能源產品及金融服務
- 美方設立單邊執法機制,可判定中方是否違約並進行懲罰
- 中方可能採取非關稅貿易障礙,影響美國商品在中國市場銷售
全球油價趨勢分析
- 利比亞港口封鎖導致日供應量減少一半以上
- 目前全球最大產油國為美國,其次為俄國,中東地區排名第三
- 亞洲國家主要仍依賴中東石油進口,油價波動影響較大
全球經濟與貨幣政策觀察
- 全球貨幣總量從 2008 年的 4 萬億美元增加至現今 30 萬億美元
- 美國利率水準維持在 1.5% 至 1.75% 之間的低檔
- 全球債務占 GDP 比重達 230%,顯示債務負擔持續加重
資產配置建議
- 股市表現受貨幣寬鬆政策推動,但風險逐漸升高
- 建議適度配置保守型資產,包括債券與黃金
- 房地產因買賣成本高,建議謹慎評估投資時機
觀點整理
美股表現與中美貿易戰
- 美股在 2020 年 1 月 20 日(週一)封關前持續創新高。 標普和道瓊指數分別上漲 3.1% 和 2.8%,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4.5%。
-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訂後,美股整體呈現牛市,標普、道瓊和納斯達克指數均有顯著週漲幅,分別為 2%、1.8% 和 2.3%。
- 儘管簽訂初步協議,但關稅仍存在,中美貿易戰並未真正休兵。 重點在於第二階段談判,以及中國是否能履行協議。
- 川普希望藉由協議改善中國的可信度,並讓中國證明其說話算話。
- 中國可能不會完全屈服,可能會像過去日本一樣,採取非關稅貿易障礙手段,讓美國產品難以在中國市場銷售。 例如,日本曾規定購買新車必須同時登記停車位,間接限制了美國大車的銷售。
油價與地緣政治
- 利比亞港口遭封鎖,石油出口量減少一半以上,加上輸油管線關閉,對國際油市造成干擾。
- 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產油國,但亞洲國家主要從中東進口石油,因此利比亞事件仍會影響亞洲地區。
- 油價長期來看是下跌趨勢,因為電動車等替代能源產業興起,傳統原油市場受到挑戰。
全球經濟與貨幣政策
- 自 2008 年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大規模印鈔,但通貨膨脹並未如預期般快速。
- 全球貨幣總量從 2008 年的 4 兆美元增長到目前的 30 兆美元,成長了 7 倍。 但物價並未同步成長 7 倍,而是大部分流入股市。
- 過去政府可透過高利率來應對債務問題,但目前利率已接近零,難以用傳統方式解決債務壓力。
- 由於利率過低,政府難以借新債還舊債,且通膨可能無法像過去一樣快速上升,這使得債務問題更難解決。
- 目前的股市牛市可能接近尾聲,應將部分資產轉移到下一個景氣週期可能上漲的標的,如黃金、貴金屬等實體資產。
台股分析
- 台股在封關前收在 12062 點,並嘗試站穩 12100 點。
- 年後一個月大盤上漲機率高達九成,建議投資人可抱股過年。
- 目前台股的股價淨值比約 1.81 倍,本益比約 19.72 倍,相較於歷史週期,仍屬合理範圍。
- 外資可能因應農曆長假,加碼高股息、低基期電子股,進行防禦性佈局。
- 上市櫃公司春酒旺季,多釋出利多消息,不宜在此時做空.
總結
- 目前正處於生產力週期的末端,應關注下一個週期的到來,並適度配置實體資產。
- 在牛市結束前,可繼續持有股票,但同時應購入部分黃金、貴金屬等實體資產,為下一波牛市做準備.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