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3(四)美股 2020 年首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再攀新高

2020-01-03(四)美股 2020 年首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再攀新高

  • 美股 2020 年首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再攀新高
  • 彭博周報 2020 年美中貿易觀察
  • 亞洲製造業景氣回溫
  • 2020:撞向中國經濟的「灰犀牛」?
  • 台灣 PMI 連三升,擴張加速

摘要整理

美股創新高開紅盤

  • 2020 年首個交易日道瓊指數上漲 330.36 點,漲幅 1.16%,收在 28,868.8 點
  •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27.07 點,漲幅 0.84%,收在 3,257.85 點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19.58 點,漲幅 1.33%,收在 9,092.19 點

台股延續強勢表現

  • 2019 年台股整體漲幅達 23%,為十年來最高,超越 2015 年的 15% 漲幅
  • 台灣股息殖利率達 4.35%,僅次於倫敦金融市場的 4.72%
  • 外資投資台股享有 20% 稅率優惠,相較其他市場具有競爭優勢

亞洲製造業景氣回溫

  • 印度製造業 PMI 指數升至 52.7,為七個月來最快擴張速度
  • 南韓製造業指數從 49.1 上升到 50.1,終止連續七個月萎縮
  • 台灣製造業 PMI 指數連續三個月上升,達到 56.2,為 19 個月來最快擴張速度

中國債務風險探討

  • 2019 年中國民營企業債務違約率達 4.9%,高於 2018 年 P2P 風暴時期
  • 中國境內企業債務規模達 19 萬億人民幣
  • 中國政府債務佔 GDP 比率為 46.4%,相較日本的 300% 和美國的 100% 仍屬較低

灰犀牛風險分析

  • 灰犀牛代表已知但被忽視的重大威脅,不同於黑天鵝事件的不可預測性
  • 2020 年主要關注中國金融體制的系統性風險
  • 市場擔憂中國企業藉新還舊可能引發連鎖效應,但數據面上風險尚可控制

觀點整理

  • 美股與台股趨勢
    • 2020 年首個交易日,美股三大指數皆創新高。台股在跨年後的第一個開盤日也表現亮眼。
    • 美股的強勁表現會影響台股的整體趨勢,並可能帶來外資的擴張效應。
    • 台股在 2 日已重回 2019 年封關日失守的萬點關卡,並由台積電和股王大立光領軍上漲。
    • 目前台股呈現價跌量縮、上漲帶量的情況,整體仍為正向趨勢。
  • 台股修正與翻空
    • 修正指的是漲多後的自然拉回,上升結構不變,通常回到月線或季線軌道。
    • 翻空則是指改變舊有趨勢,跌破趨勢線,朝反方向前進。
    • 目前投資人普遍認為台股有修正的可能性,但這屬於正常現象。
    • 若未跌破月線或季線,則視為修正,而非翻空。
  • 外資買入台股原因
    • 台股的殖利率在全球金融市場中處於非常高的位階。
    • 台股的殖利率為 4.35% ,僅次於倫敦金融市場的 4.72%。
    • 台灣的股息稅率為 20%,相較於美國的 30% 更具吸引力。
    • 外資將資金投入台股可獲得穩定的配息和較低的稅率。
  • 美中貿易戰
    •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鮑爾丁認為,美中貿易戰可能很快會再出現裂痕。
    • 雙方對於貿易協議生效後,美國取消懲罰性關稅的時間點有不同理解。
    • 中國需在一年內購買美國農產品,但美國何時取消關稅並未明確。
    • 若中國不遵守協議,可能影響川普的連任機率。
    • 中國希望美國豁免 12 月 15 號之前的關稅,否則可能持續製造衝突。
    • 1 月 31 號的華為禁制令是否解除,將影響第二階段貿易談判。
  • 亞洲製造業景氣回溫
    • 亞洲多數國家 12 月製造業數據皆顯示景氣回溫。
    • 印度製造業擴張速度為 7 個月以來最快。
    • 南韓、泰國景氣也恢復擴張。
    • 台灣製造業經理人指數連續三個月升高,為 19 個月以來最快速的擴張。
    • 台灣的 PMI 指數為亞洲最高,主要產能集中在 5G 半導體產業。
    • 南韓因日韓貿易戰影響,出口業表現仍不佳。
    • 中國大陸 12 月製造業景氣持續擴張,企業信心和生產意願強烈。
    • PMI 指數為領先指標,代表未來幾個月產能將大幅增加。
  • 中國債務問題
    • 中國民營企業違約率已達歷史高點,2019 年前 11 個月為 4.9%。
    • 中國境內企業債務規模已達 19 萬億人民幣。
    • 外界擔憂中國可能出現「借新錢還舊債」的龐氏騙局融資方式。
    • 2020 年,中國和拉丁美洲被視為可能發生「灰犀牛」事件的地區。
    • 「灰犀牛」是指可能發生且影響巨大,但被忽略的威脅。
    • 中國 08 年以來投資快速增加,引發大量債務和信貸問題。
    • 中國政府債務佔 GDP 約 46.4% ,相較於其他主要國家仍屬較低水平。
    • 中國房價下跌是因政府干預打房,中國正進行去槓桿化,短期內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較低。
    • 當投資人普遍認為某個國家有問題時,該國通常不會有問題。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