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二)美國製造業數據不如預期,亞股收跌
- 美國製造業數據不如預期,亞股收跌
- 香港爭議,陸對美祭制裁
- OPEC 放話擴大減產,油價飆
- 5G 帶動,製造業 PMI 攀 15 月高點
- 富邦金:台幣明年可能衝破 30 大關
摘要整理
美國製造業表現
- 美國 11 月製造業指數從 48.3 降至 48.1,低於市場預期的 49.4
- 製造業指數低於 50 代表景氣衰退,反映美國製造業遲緩跡象
- 相較之下,中國製造業指數從 51.7 升至 51.8,呈現景氣擴張
港美爭議衝擊
- 美國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後,中國宣布制裁措施
- 中方暫停審批美軍艦靠港修整申請,並制裁五家美國非政府組織
- 分析認為中方制裁措施偏向象徵性,影響程度有限
台股走勢分析
- 台股反彈力道偏弱,建議以 11,400 點作為低檔區間
- 成交量收在 1,132.7 億元,呈現量縮狀態
- 外資 12 月買賣超趨於緊縮,需觀察內資與投信動向
台灣經濟指標表現
- 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達 54.9,創 15 個月新高
- PMI 指數為領先指標,顯示未來數月經濟可能向好
- 台灣基本面穩定,但仍需關注外資與國際局勢影響
匯率走勢預測
- 富邦金預估若貿易戰持續,台幣明年可能升破 30 元關卡
- 若貿易戰擴大,美元兌台幣最高可達 31.6 元
- 台幣持續升值雖有利外資投入,但可能影響出口業競爭力
原油市場展望
- OPEC 宣布擴大減產,但近兩週西德州原油仍下跌 2.7%
- 布蘭特原油下跌 3.1%,顯示減產效果有限
- 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降低 OPEC 對油價影響力
觀點整理
美國製造業數據不如預期
- 美國 2019 年 11 月的製造業指數從 10 月的 48.3 降至 48.1,低於預期 49.4。
- 此數據低於 50,表示美國製造業處於景氣衰退。雖然僅下降 0.2%, 但因與預期值相差 1%,造成市場較大反應。
- 美國製造業數據不如預期是造成美股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美中貿易及香港議題
- 中國 11 月製造業指數為 51.8,高於預期,顯示景氣擴張。中美兩國製造業指數呈現兩極狀態。
- 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後,中國對美國祭出制裁。
- 制裁措施包括:暫停審批美國軍艦靠港修整申請,並制裁美國 5 家非政府組織。
- 中國此舉主要為展現強硬態度,但並非真的想讓中美貿易談判破局。
- 談判中,一方要面子,一方要裡子。若川普採取報復手段,可能導致第一階段談判告吹。
- 中國認為其經濟實力可以抵擋中美貿易談判不順利。
OPEC 擴大減產與油價
- OPEC 決定擴大減產,短期內油價快速飆漲。
- 但近兩週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下跌 2.7%,布蘭特原油下跌約 3.1%。
- 長期而言,油價呈現下跌趨勢,因產油國越來越多,美國也是原油出口大國。
- 美國可能增產或釋出戰略儲備,影響 OPEC 的控制力。
- 油價上漲通常受兩種因素影響:全球恐慌或大規模減產。目前這兩種因素皆不明朗。
- 油價短期難以預估,中長期應為下跌趨勢。
台灣製造業 PNI 與台幣匯率
- 台灣製造業 PNI 達到 15 個月以來高點,為 54.9,代表景氣擴張。
- PNI 為領先指標,可預測未來經濟狀況;CPI 為落後指標,檢視過去政策成效。
- 台灣基本面持穩,但台股受外資及國際局勢影響。
- 富邦金預估,若美中貿易戰擴大,台幣兌美元匯率可能升至 31.6。
- 短期台幣升值對台股有利,但長期可能影響出口業。出口業可能因匯兌損失而受影響。
- 建議關注匯率變化及央行是否採取措施。
台股
- 台股反彈力道偏弱,若持續在月線下徘徊,可能進入小幅休整期。
- 建議 11400 點為短線佈局點,若跌破則應立即停損。
- 外資買賣超緊縮,內資是否接受是關鍵。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