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二)大陸官媒釋訊號,美中非常接近達成協議

2019-11-26(二)大陸官媒釋訊號,美中非常接近達成協議

  • 大陸官媒釋訊號,美中非常接近達成協議
  • MSCI 調整甩尾…短痛撿便宜
  • 升不夠?路透:美可能將台列入匯率操縱國
  • 泛民派大勝,港股強漲歡呼

摘要整理

美中貿易談判現曙光

  •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釋出消息,表示美中非常接近達成協議,此舉主要駁斥市場上不看好中美貿易談判的負面消息,並宣示談判進度順利。
  • 美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議題上釋出善意,加上此利多消息激勵全球股市在 11 月 25 日盤中走高,雖然台股未受太大影響,最終仍小跌。
  • 美中第一階段談判主要聚焦在匯率穩定、農產品採購及關稅等表面議題,實質性的國有企業補貼改革等議題尚未觸及,但第一階段達成協議的機率仍高。

MSCI 調整台股權重

  • MSCI 即將調整台股權重, 預計將有 462 億元新台幣資金流出,這可能導致台股在尾盤出現大幅震盪。
  • MSCI 調降台股權重,可能代表台股近期陷入高檔震盪格局,但整體全球市場仍處於多頭氛圍,不至於進入空頭。
  • 外資可能因應被動型基金調整資金,加上年底假期將至,可能出現獲利了結賣壓, 需留意「回馬槍」的風險
  • 本次 MSCI 調整權重,台積電、鴻海及聯發科等個股首當其衝,但因台積電看好度高,可能會有穩定買盤接手。
  • 台股本次權重調降是繼 MSCI 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和 MSCI 亞洲除日本指數分別調降權重 0.37% 和 0.47% 後的又一次調降,但台股仍持續創新高,顯示台灣基本面及外資流入強度高。

台灣可能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 路透社報導指出,美國可能將台灣列入匯率操縱國, 但台灣央行並未對此做出任何回應
  • 台幣近三個月以來對美元升值 3%,與一般匯率操縱國貶值以利出口的情況相反。
  • 美國財政部檢視匯率操縱國的三項標準包括:對美貿易順差達 200 億美元以上、央行進出金額佔 GDP 2% 以上、經常帳順差佔 GDP 超過 2% 以上。
  • 目前台灣經常帳順差佔 GDP 比例已高達 11%,且對美貿易順差即將突破 200 億美元,若美國認定台灣為匯率操縱國,將使台灣陷入兩難困境,不利出口。

香港泛民派選舉大勝

  • 香港區議會選舉泛民派大勝,獲得 388 席,建制派僅 59 席。
  • 市場期待香港回歸平靜,衝突降溫,帶動港股上漲,但若衝突持續,港股仍可能下跌。
  • 區議會選舉雖然僅為諮詢機構,但對明年的立法會和特首選舉有重大影響,因為區議員在立法會及特首選舉委員會中佔有席次。
  • 泛民派大勝,可能對中共政府和香港政府造成壓力,並促使雙方在政治場合上進行角力。

台股後市分析

  • 台股今年大漲 1834 點,漲幅達 18%,為亞股表現最強勁的市場。
  • 台股大漲主要原因為外資推升,而非本土基本面強勁。
  • 年底前若外資維持小幅買賣操作,今年可能創下三年來最大買超年度,漲幅也可能創十年來紀錄。
  • 整體市場多頭氛圍可能為短中期表現,明年 1 月台灣選舉結束後,政府可能不再護盤,多頭趨勢可能受限。
  • 由於今年三次降息造成貨幣寬鬆,即使有其他利空消息,也難以抵擋資金行情。
  • 建議散戶投資人,若操作台指期,可先觀望,因消息面仍不明確,不確定性高。
  • 台股雖然被調降權重,但因為台灣基本面強勁,加上外資持續流入,仍維持在高點。
  • 台幣升值對出口不利,長期下來會影響企業獲利。
  • 建議投資人可採股債配置,分散風險,並可關注金價,作為避險的工具。

其他重點

  • 美國感恩節將至,本週四美股休市,美中貿易談判可能難以在本週達成協議。
  • 台股交易量縮小,國際資金傾向停看聽
  • 外資買入台股,會造成台幣升值,進而讓外資資產規模上升,更願意投入台股,形成正向循環。
  • 泰銖今年以來升值幅度高達 7%,與台灣類似,但泰國股市並未創新高,資金主要流向房地產。
  • 金管會將針對股票購買心智及殭屍股採取措施,可關注後續發展。

觀點整理

美中貿易談判

  • 儘管媒體普遍不看好,但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釋出消息稱美中非常接近達成第一階段協議。
  • 此消息主要為駁斥不看好中美貿易談判的負面報導,並宣示中美談判的順利進度。
  • 第一階段協議主要處理匯率穩定、農產品購買等表面議題,實質性的國有企業改革等議題並未列入議程。
  • 儘管如此,個人認為第一階段談成的機率很高,只是時間未定。
  • 中方原希望在感恩節前達成協議,但目前看來可能性不大。

MSCI 調整台股權重

  • MSCI 將在收盤後正式調整台股權重,權重調整可能導致尾盤出現大幅震盪,外資將針對被動型基金進行資金調整。
  • 儘管如此,台股不至於進入空頭,但大型權值股可能受影響,中小型股要持續帶動大盤上漲有難度。
  • 外資可能移出的資金股票主要集中在MSCI成分股,如台積電、鴻海、聯發科等,其中台積電首當其衝。
  • 儘管台積電可能因權重調整而股價下挫,但因其基本面看好,預期將有穩定買盤接手。
  • 建議若操作與大盤或台指期連動,可稍作觀望,因消息不確定性高。

美國可能將台灣列為匯率操縱國

  • 路透社報導,美國可能將台灣列為匯率操縱國,因台幣三個月內升值3%。
  • 一般而言,美國將一地區列為匯率操縱國是因為該地區貶值以利出口,但台灣情況相反,台幣是升值的。
  • 若此消息為真,代表台灣經濟基本面非常強勁,或美國對台有其他考量。
  • 以泰國為例,泰銖升值雖吸引外資流入,但股市並未創新高,反而造成房地產上漲等問題。
  • 台灣若不妥善處理升值問題,可能重蹈泰國覆轍。

香港泛民派大勝

  • 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泛民派獲得 388 席,大幅領先建制派的 59 席。
  • 儘管僅為區議會選舉,但對明年立法會和特首選舉有重大影響。
  • 市場反應並非因泛民派勝選而開心,而是期待香港回歸平靜,衝突降溫。
  • 若衝突持續,港股將持續下跌,反之若經濟回穩,港股可望回升。
  • 恆生指數自反送中事件後下跌,目前稍有回升。
  • 區議員雖無立法權,但可影響立法會和特首選舉,泛民派勝選將對中共及港府造成壓力。
  • 若中共不干涉,泛民派大勝將有助於港股上漲,但過去經驗顯示,情勢仍可能變化。

其他觀點

  • 台股今年大漲主要原因為外資,而非基本面強勁。
  • 外資若年底前維持小幅買賣操作,今年可能創下三年來最大買超年度,漲幅亦可能創十年紀錄。
  • 即使利空消息頻傳,全球貨幣寬鬆政策仍支撐市場。
  • 政府可能為選舉支持股市維持高點,但選後可能失去護盤必要。
  • 目前多頭氛圍可能僅為短中期表現,應持續觀察。
  • 不推薦個股,偏好總體經濟分析,並建議可考慮購買 ETF。
  • 建議可進行股債分配,分散風險。並可關注金價,作為避險工具。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