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四)美中談判,川普再放話干擾
- 美中談判,川普再放話干擾
- 國會火速通過!香港法案送白宮,待川普簽署
- 外銷訂單連 12 黑,憂中帶喜
- 經濟學人:串流媒體獨角獸的崛起
摘要整理
美中貿易談判
- 川普 再次放話干擾美中貿易談判,聲稱若 12 月 15 日前未達成協議,將會 加徵關稅。
- 彭博資訊社指出, 白宮內部 對於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度有 很大爭議,對於第一階段協議應佔整體協議的比例有不同看法,川普希望佔 60%,但美國貿易代表則主張 35%。
- 中國 則希望在第一階段協議中, 撤除 5 月後加徵的關稅,並逐步廢除 5 月前的關稅,但川普顧問認為應保留關稅以確保中國履行承諾。
香港法案
- 美國 參眾議院 皆已通過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並送交白宮等待川普簽署。
- 此法案若生效, 美國國務卿 需每年確認 香港的自治權 是否符合貿易特殊地位的資格,若不符合,香港將喪失特殊關稅領域的地位。
- 中國外交部 發言人 耿爽 表示反對此法案,認為這只是引火燒身。
台灣外銷訂單
- 台灣 10 月外銷訂單 年減 3.5%,為 連續 12 個月呈現年減。
- 儘管外銷訂單衰退, 台灣 GDP 仍持續成長,主要是因為 進口衰退幅度大於出口。
- 投資圈分析認為, 第四季 在全球需求穩定和西方國家消費旺季的帶動下,台灣外銷訂單的年減率可能 接近於零。
串流媒體產業
- 經濟學人 最新一期封面探討串流媒體的崛起,認為傳統媒體巨頭正逐漸被串流媒體獨角獸取代。
- 串流媒體的 製作成本較小,且 策略更靈活,預期明年市佔率將達 60% 以上,並擊敗電視媒體業。
- 本節目也走 網路化 路線,不走傳統電台模式,希望透過網路接觸對財經有興趣的觀眾。
台股與資金流向
- 台股 盤中採取防守策略, 中場加權指數 小拉尾盤,但 台積電、鴻海 等高價股熄火,資金流向不明。
- 昨日漲幅超過 5% 的股票 皆為 低於 50 元的同班股,資金流向呈現特殊現象。
- 三大法人 賣超台股 26 億元, 外資 仍連續 5 天買進, 投信 小買, 自營商 大賣。
期貨市場與多頭趨勢
- 外資 在台指期貨的 淨多單 減少 3,666 口,降至 40,968 口,為 8 月 29 日以來的新低。
- 這代表外資 短期內看多台股的力道減弱,但整體多頭趨勢仍持續。
- 台股有持續推動多頭的力道,但 外資力道沒有那麼強勁。
黃金與債市
- 黃金價格 近期回檔幅度快,主要原因是 全球政經局勢稍微穩定。
- 若未來出現不確定性,如英國脫歐、美中貿易戰、香港反送中等問題,黃金仍是好的避險佈局。
- 若 金價跌破 1450 美元,則可能代表經濟好轉,應考慮停損;若未跌破,則可考慮逢低佈局。
觀點整理
- 美中貿易談判:川普再次放話干擾美中貿易談判,並設定 12 月 15 日為加徵關稅的期限。白宮內部對於第一階段協議的內容有很大爭議,川普希望協議佔整體協議的 60%,而美國貿易代表則主張 35%。中國則希望立即撤除 5 月以後加徵的關稅,並逐步廢除 5 月前加徵的關稅。若第一階段協議無法達成,股市將會崩盤,因為目前的股市多頭趨勢是對第一階段協議即將達成的預期反應。
- 香港法案:美國國會參眾議院皆通過了香港人權法案,並已送交白宮等待川普簽署。即使川普否決,國會仍可通過,因此川普的否決權影響不大。此法案若生效,國務卿需每年確認香港是否擁有足夠自治權,否則香港將喪失特殊關稅地位。此舉將對香港貿易造成巨大衝擊,並可能影響中國的技術和資金轉移。
- 台灣外銷訂單:台灣外銷訂單連續 12 個月呈現年減。雖然外銷訂單衰退,但因進口衰退幅度更大,導致 GDP 持續上升。投資圈預期第四季外銷訂單年減率可能接近零,因為第四季是西方國家的消費旺季。
- 串流媒體: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封面探討串流媒體的興起,認為傳統媒體巨頭逐漸被串流媒體取代。串流媒體製作成本較小,策略更靈活。串流媒體的市佔率可能在明年超越電視媒體。
- 股市和資金流向: 美股週三收跌,主要原因是美中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可能無法達成。台股盤中採防守策略,尾盤小幅拉升,但台積電、鴻海等高價股多頭熄火。市場資金流向不明確,但明顯流向低價股。三大法人賣超台股,但外資仍持續買入。從期貨角度來看,外資淨多單減少,可能代表短期內外資對台股看多的態度會減弱。
- 黃金:若未來政經局勢不穩定,如英國脫歐、中美貿易戰、香港反送中等問題再起,黃金仍是好的避險佈局。他建議以 1450 美元作為金價的停損點。若股市過高,可考慮逢低佈局黃金、貴金屬或債市。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