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五)2025 世代困境:躺平青年 vs. 下流老人
觀點整理
年輕人面臨的困境:許多年輕人選擇「躺平」的生活態度,反映了社會的深層困境。他們面臨低薪、房價高漲,成為「月光族」或「社畜」,甚至選擇成為與社會脫節的「尼特族」。網路交友和數位生活成為他們的寄託,但也伴隨著孤單和不婚等現象。雖然台灣的經濟在疫情後表現亮眼,股房資產價格大漲,失業率也創新低,但年輕人的薪資成長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導致購買力下降。許多年輕人為了提高收入,選擇從事外送員等工作,或是鋌而走險從事犯罪活動。
老年人面臨的困境:台灣的「下流老人」接近 200 萬人,他們面臨貧富差距擴大、租屋困難、醫療負擔沉重等問題。即使想重新進入職場,也面臨不友善的工作環境和社會歧視。為了生活,部分老年人甚至走上詐騙的道路。許多老年人居住在老舊房屋,面臨上下樓梯的困難。他們也面臨租屋困難,因為房東擔心他們在家中離世會影響房屋價值。此外,台灣對老年人存在年齡歧視,導致他們難以找到工作。
跨世代的共同危機: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這是一場跨越世代的共同危機。台灣的就業市場存在嚴重的缺工問題,但加薪並未有效提升年輕人的購買力。通貨膨脹的速度快於薪資調整的速度,導致市場購買力脫鉤,許多人成為「月光族」,甚至需要借貸度日。許多年輕人選擇到海外工作,因為薪資更高,生活消費反而更低。
尼特族的問題: 台灣的尼特族比例在受評的 64 個國家中排名第 51 名,顯示這個問題已干擾到台灣的經濟成長。尼特族沉迷於網路遊戲和社交軟體,導致身心機能失調。長期沉迷於電玩或色情影片可能導致心理狀況的副作用,例如多巴胺分泌過多,破壞人體內在慾望的平衡。
心理健康問題: 台灣的精神疾病就醫人數持續攀升,其中不少是青年族群。憂鬱症患者人數快速增加,自殺人口也集中在青壯年人口。許多人因為生活壓力大,出現失眠或暴飲暴食等現象。
中產階級的困境: 中產階級的經濟地位正在逐步弱化,財富佔比正在減少,中產階級的困境是普遍共識
對各世代的建議:
- 年輕人:要了解物質文明進步和精神文明墮落的現狀,保持精神上的風流,有能力就生小孩,沒能力就不生。如果老闆不願意加薪,可以透過摸魚和降低工作效率來幫自己加薪。
- 老年人: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盡可能在健保破產前調養身體。可以進行換屋計畫,賣掉市區的老公寓,轉進小坪數的重劃區。不要過度依賴子女,要保持經濟獨立。
- 中年人:要盡可能累積財富,如果無法累積財富,則要注重身體健康。鼓勵大家在自己面臨的難關中要勇敢掙扎。
總結:這個時代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挑戰。要保持身心靈健康,不要因為比較心態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