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五)2024 分化的台灣,股市繁榮 vs. 薪資停滯
觀點整理
經濟成長與民眾感受的落差:
- 2024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高達 4.25%,預估明年仍有 3.13% 的成長。
- 然而,許多民眾並未感受到經濟繁榮,因為貧富差距持續擴大、高通膨侵蝕購買力、傳統產業面臨衰退壓力。
- 經濟數據亮眼背後,存在著繁榮是否真正惠及每個人的反思。
房地產市場的失衡:
- 2024 年台灣平均房價年增幅約 10%,其中台北市漲幅達 17%,新北市 11%,桃園市 12%。
- 部分地區房價漲幅驚人,如新竹縣寶山鄉 2024 年相較於 2020 年漲幅高達 135%。
- 全台房貸負擔率高達 46%,新北市 59%,台北市更高達 70%。
- 內政部定義 50% 以上房貸負擔率為幾乎不可能買房,40% 到 50% 為負擔能力偏低。
- 全台灣僅剩基隆市房貸負擔率低於 30%,屬於合理負擔範圍。
- 租屋市場也面臨困境,如房價高漲、租屋市場地下化、缺乏制度保障等。
- 台灣社會住宅比例僅 0.08%,相較於荷蘭的 30%、香港的 29% 低非常多。
- 許多人認為租房等於幫房東還房貸,最終一場空。
- 新青安政策推出後,許多父母為了避免子女未來買不起房,加速鎖定當前房價。
- 20 歲到 25 歲的大學生,2024 上半年已購買 1,821 間房屋,創下 5 年來同期新高,多由父母贊助。
股票市場的兩極化:
- 2024 年台股漲幅高達 29%,在新興市場中排名第一。
- 但傳統產業與大盤走勢脫鉤,如塑膠類指數跌幅高達 46%。
- 台塑化、台塑、台化、南亞等傳統產業市值大幅蒸發。
- 科技業中,如利基電、聯電等股價也下跌。
- AI 相關產業表現亮眼,但傳統產業則處於劣勢,呈現產業分化現象。
產業結構的差異:
- 台灣出口高度集中於電子零組件,佔比高達 41%。
- 出口成長主要來自電子及資通訊產品,如 AI 伺服器,年增長高達 19%,其他產業如機械、基本金屬等則衰退。
- 美國對台灣的服務貿易逆差,主要來自資通訊產品。
- 中國產能大幅衝擊台灣二線晶圓代工及相關製造業。
- 台灣經濟已從服務業經濟體轉型為工業經濟體,工業佔 GDP 比重上升,服務業佔比下降。
- 台灣產業結構呈現高度集中化,而非像韓國出口相對較為均勻分散。
薪資與就業的分化:
- 高薪產業集中在 ICT 產業及受惠於 ICT 產業的外圍產業。
- 上市公司非主管員工薪資,多為半導體公司,如聯發科、聯詠等。
- 科技業、金融業和房地產是最具潛力的產業。
- 台灣高淨值資產管理人數從 2023 年的 6,615 人上升到 1.1 萬人。
- 預估 2023 年到 2028 年,台灣百萬富翁人口將從 78 萬人成長到 120 萬人,成長率高達 47%,全球排名第一。
- 低薪產業(月收入低於 3 萬)集中在住宿餐飲業,佔比高達 50%。
- 其他低薪產業包括支援服務類、藝術娛樂休閒服務類。
- 低薪產業雖有漲薪,但主要來自缺工,漲幅仍低於平均薪資。
- 台灣平均月薪約 5.5 萬台幣,但餐飲業平均薪資僅 3.7 萬台幣。
- 實質經常性薪資持續下行,因為通膨速度超過薪資漲幅,導致購買力下降。
- 台灣人均工時高達 2,008 小時,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屬於高工時環境。
勞資關係的對立:
- 企業主希望找到便宜的勞工,而勞工則希望加薪。
- 台灣失業率雖低,但企業仍面臨缺工問題,尤其缺乏願意從事低薪工作的人。
- 公務部門也出現缺工潮,報考人數大幅減少。
- 台電、公車司機等行業也面臨缺工問題,甚至考慮引進移工。
- 企業大量依賴海外廉價勞動力,移工人數不斷增加。
- 2023 年全台移工人數高達 75 萬人,其中包含 7 萬到 8 萬非法移工。
- 勞資衝突導致職場霸凌問題,18. 6% 的工作者經常遭受職場霸凌。
消費行為的落差:
- 高淨值資產消費量創下新高,但內部商圈出現分化。
- 購物中心業績不斷上升,但傳統店面、攤販等外部型商圈快速沒落。
- 百貨公司營收大幅成長,但零售商快速衰退。
- 全台攤販人數從 47 萬人驟減至 35 萬人。
- 攤販普遍營收、獲利衰退,成衣業壓力最大。
觀光旅遊的差距:
- 國人出國旅遊人次遠高於來台旅遊人次。
- 台灣旅客在日本的消費金額為所有國家之冠。
- 海外旅客來台意願不高,主要由東南亞旅客貢獻,但其消費能力不如日韓旅客。
- 許多東南亞旅客以旅遊簽證來台後失聯。
- 國旅需持續領取補助,但成效不佳,觀光旅館平均房價走高,但國旅消費金額卻持續下降。
總結與建議:
- 台灣社會呈現股市、房市、產業、薪資、勞資、消費、觀光等多方面的兩極化。
- 景氣好壞取決於個人所處的位置。
- 建議參與 AI 行情,將半導體視為新黃金,科技視為未來核心語言。
- 運用 AI 技術轉型,如自媒體業者可利用 AI 系統解鎖工作流程。
- 詐騙產業也在利用 AI 技術參與半導體行情。
- 沒有生產力的人,可以透過買股票、買房、找工程師等方式,參與高生產力圈的外溢財富。
- 應找出高財富集中度、高科技發展的地點,往該方向邁進。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