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7(二)詐騙之島,全台最夯職業,1 天騙 3 億?
觀點整理
- 詐騙產業的現況與影響:
- 中秋節慶將至,詐騙集團會以免費禮盒等手法誘騙民眾。
- 台灣每日詐騙金額高達 3 億到 4 億元。
- 2023 年 7 月份,台灣詐騙總金額約為 110 億元,受理案件數高達 19,443 件。
- 新竹市平均每人被騙金額較高,每 10 萬人總損失為 7,394 萬元。
- 保守估計,台灣平均每人每年被騙 5,217 元,一生可能被騙 30 萬元。
- 2022 年台灣詐騙總金額超過 2,000 億元台幣,佔 GDP 近 1%,在已開發國家中排名第一。
- 詐騙已嚴重影響台灣的社會秩序與經濟產出。
- 詐騙從業人員:
- 2023 年全台灣刑案嫌疑犯高達 296,458 人,其中詐騙案人數最多,高達 50,276 人。
- 詐騙類型多元,包括投資詐騙、ATM 詐騙、假網路拍賣、假交友、遊戲點數詐騙等。
- 年輕人容易因缺錢而誤入歧途,且更善於利用網路和 AI 技術進行詐騙。
- 詐騙集團會利用 AI 技術產生虛假影像和聲音,模仿特定人物進行詐騙。
- 從事詐騙的年齡層有年輕化和高齡化的趨勢
- 0 - 17 歲的青少年犯罪人數年增幅高達 31.53%。
- 青年嫌疑犯 (18 - 39 歲) 約佔總詐騙人口的 8 成。
- 65 歲以上的高齡者從事犯罪的人數和占比也在不斷提升。
- 許多人最初只是提供人頭帳戶,後來加入詐騙集團。
- 政府打詐成效:
- 警務機關近年來阻擋的詐騙金額不斷創高。
- 2023 年警方阻止了 75 億元左右的詐騙金額。
- 但相較於每年上千億的詐騙金額,打擊力道仍顯不足。
- 社會問題與現象:
- 貧富差距惡化導致部分老年人為了生計而從事詐騙。
- 台灣 65 歲以上的高齡勞參率低於其他國家,職場歧視嚴重。
- 老年人租屋困難,且使用抗憂鬱藥物的人數快速攀升。
- 許多台灣人被誘騙至柬埔寨從事詐騙工作,甚至遭到暴力凌虐。
- 失聯的東南亞移工和遊客,可能從事性交易等非法活動。
- 外籍性工作者人數眾多,對台灣本土從業人員造成競爭壓力。
- 黑社會為詐騙集團、賭場、娼妓提供保護,引發社會問題。
- 年輕黑道缺乏老一輩的社會責任感,導致妨害秩序罪案件爆發性增長
- 妨害秩序罪的不起訴率高達 6 成 5。
- 台灣社會從勞力密集轉向資本密集及技術密集犯罪。
- 詐騙集團利用低智商廣告篩選詐騙對象。
- 解決方案與建議:
- 除了從事黑色產業,應尋求其他致富管道
- 如半導體產業工程師、金融業從業人員、房地產投資等。
- 用錢賺錢的速度比用腦快,用腦賺錢比體力快。
- 學習防身技巧,如使用車用滅火器等。
- 了解社會詐騙習性,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 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要有不切實際的需求,才能避免被騙。
- 除了從事黑色產業,應尋求其他致富管道
- 現今社會是一個分化的時代,人們只能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路。 景氣好壞同時存在,年輕人之間,老年人之間,都存在分化的現象。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