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8(六)2023 下半年交易主基調,通膨還是衰退?

2023-07-08(六)2023 下半年交易主基調,通膨還是衰退?

觀點整理

  • 2023 年上半年市場表現

    • 全球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在上半年都有亮眼表現。
    • 其中,比特幣漲幅最高,達 8 成 2
    • 那斯達克 100 指數 (QQQ) 漲幅為 3 成 9。
    • 大型股漲幅 1 成 6,歐亞股市漲幅 1 成 2。
    • 黃金、國債等也有個位數的報酬。
    • 大宗資產、原材料跌幅達 8%,為唯一負報酬。
    • 今年市場出現股債同漲,甚至黃金也上漲的情況,顯示市場並非全面樂觀。
    • 市場上漲更像是機構拉抬,尤其比特幣波動性本來就大。
    • 比特幣在 2022 年跌幅接近 7 成,因此今年需要上漲 200% 才能回本。
    • 許多股價今年雖上漲,但仍未突破歷史新高。
  • 科技權值股表現突出

    • 標普 500 指數的七大權值股(臉書、亞馬遜、蘋果、微軟、Google、特斯拉、輝達)平均漲幅高達 5 成 3。
    • 標普 500 指數中,扣除這七檔股票後,其餘 493 支股票幾乎沒有上漲。
    • 指數創新高主要由科技權值股推動。
    • 這些科技權值股的權重在標普 500 指數中創下新高。
    • 蘋果在標普 500 指數的權重已接近 7.8%。
    • 標普 500 指數前 10 名的股票佔總報酬的 8 成 2。
    • 今年資金集中於科技權值股的原因有二:
      • 市場對未來前景感到擔憂,資金流向貨幣型基金,機構被迫拋售投機部位,轉持保本的科技權值股。
      • 年初銀行危機爆發,銀行股和能源股由防禦性資產轉為風險資產,而科技權值股反而成為保本資產。
      • 科技權值股在第一季進行裁員和資本準結,財務狀況好轉,吸引大量資金湧入。
    • 各科技權值股年初至今的報酬:蘋果 4 成 6、微軟 4 成、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3 成 4、Amazon 5 成 2、輝達 179%、特斯拉 109%。
    • 傳統產業和金融股表現相對較弱。
  • 市場情緒與資金流向

    • 今年以來市場仍有些半信半疑,但從去年 10 月的看空到現在,已開始有追價的感覺。
    • 市場在多頭氣氛漲多後,會有自然的回調。
    • 市場情緒的翻轉點在 6 月下旬陸續出現。
    • 小標普期貨的空單量從去年 8、9 月開始增加,到今年 5 月達到極致。
    • 6 月空單開始停損平倉。
    • 若市場開始全面追價,小標普進入多單累積,則可能迎來較大的回檔。
    • 市場轉多的時間越長,股票回檔的幅度可能越大。
    • AAII 散戶牛熊情緒指標在 6 月開始飆升。
    • 美國基金經理人對美股的看多心態在 6 月開始好轉。
    • VIX 指數在 6 月大幅破底,PoCoRatio 也顯著下彎。
    • 市場在 6 月開始有明顯的追價意願
    • 若股票市場回檔時,投資人選擇不見好就收,則回檔幅度將會加大。
  • 對第三季的展望

    • 第三季可能會有回檔。
    • 過去一年,市場在高通膨擔憂下,經濟數據好反而會使股市下跌,反之則會拉抬股市。
    • 但今年以來,財報優於預期,個股大漲;總體經濟數據好轉,指數也狂拉。
    • 聯準會持續升息,且通膨高於預期,但上半年股市並未顯著回檔。
    • 因為上半年交易主基調是衰退,大家害怕財報不好,所以財報好就會漲。
    • 下半年,勞動市場強勁,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正在減退。
    • 市場的交易主基調可能從衰退轉向通膨是否居高不下,因此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將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 2022 年的下跌先是殺估值,後是殺盈利。
    • 通常 EPS 下調會持續到經濟衰退中期,股價才會反彈。
    • 美國目前尚未發生衰退,但第三季可能出現。
    • 今年下半年可能進入輕度衰退,甚至軟著陸
    • 美國 GDP 與財報面或製造業不完全掛鉤。
    • 美國景氣指標雖下行,但 GDP 在過去兩個季度仍強勁。
    • Q1 GDP 漲幅約 1.1%。
    • 國內私人投資和扣成部分下行,但消費面仍持續成長。
    • 美國消費佔 GDP 比重高達七成,由於沒有大規模失業,消費仍保持穩定。
    • 政府支出對 GDP 的支撐越來越顯著。
    • 目前幾乎一半的 GDP 消費由政府支出貢獻
    • 美國 6 月份私人企業非農就業數據為 49.7 萬人,顯示勞動市場十分緊俏。
    • 第三季可能會有顯著的慣性回調,但不一定會破底。
  • 政治因素

    • 景氣下行年也適逢美國總統大選。
    • 美國成年人對拜登經濟政策的信心僅 35%,為 2008 年以來次低。
    • 民眾對民主黨國會領導人的信心也創歷史新低。
    • 但近兩個月,市場焦點已從通膨轉向左右派政策的選擇。
    • 過去對執政黨的壞印象集中在通膨和經濟數據處理不當,現在則回到左右派政策的選擇。
    • 最高法院最近的三項判決對左派造成重大打擊。
      • 判決大學招生應以成績為優先,不得以種族膚色決定。
      • 判決拜登政府減免大學生貸款計畫違憲。
      • 判決網站設計師有權以宗教信仰為由,拒絕為同性伴侶提供服務。
    • 這些判決可能使民主黨的選票回籠。
    • 政府可能不再完全藉由通膨來累積選票,而轉向在左右派政策上站穩立場。
  • 其他觀察

    • 7、8、9 月美股有慣性賣壓。
    • 美國總統四年任期中,第三年年末通常會有休息段。
    • 目前為總統選舉前一年,股市在年初有一波噴出段,但三、四季可能會有適度修正。
    • 勞動市場支撐本輪衰退,幅度不大。
    • 聯準會維持升息暗示經濟強勁,但牛市中仍會有顯著回調。
    • 整體而言,對今年漲勢抱持中性偏樂觀態度,但認為漲多後應有回調
    • 市場情緒翻轉點已出現,若第三季出現慣性回檔,並伴隨明顯追價意願,則符合多頭市場半信半疑洗盤的感覺。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