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3(六)那指頻創高,科技股是否漲過頭?
觀點整理
美國經濟現況與展望
- 今年第二季到第三季應該是美國本輪景氣最差的兩個季度,最晚可能延遲到第三季到第四季,今年走完景氣下行格局的機率高。
- 儘管景氣下行,美國的消費數據卻意外強勁,私人消費環比仍在上升。
- 目前就業市場緊俏加上強勁消費支出,即使今年出現連續兩個季度的衰退,也屬於輕度衰退。
- 第一季 GDP 數據中,私人投資和庫存表現最差,季增大幅下滑 2.3%,反映了全球科技產業庫存過剩和投資萎縮問題。
- 住宅投資也連續八個季度拖累經濟成長。
- 美國 GDP 成長主要來自於消費,而非投資或出口,其中七成來自於消費。
- 美國政府支出在經濟走弱時會擴大財政支出,但目前因應通膨和債務上限問題,未來一年增幅可能不大。
- 消費強勁的原因包括:
- 就業數字良好,四月非農就業人口數為 25.6 萬人,失業率下滑至 3.4%,達到充分就業。
- 疫情後死亡人口導致人口稀缺、史上最大規模退休潮、以及移民政策暫緩導致勞動力短缺,進而推升薪資。
- 美國居民仍有約 1.2 兆美元的超額儲蓄,人均約 3700 美元,預計可支撐消費至 2024 年第二季。
- 目前美國經濟處於景氣下行,但消費又不如預期差的尷尬局面,被稱為「蒙娜麗莎的經濟」。
- 聯準會面臨的問題是,經濟沒想像中差,但利率型產品(房市、債市)卻跌很重。
- 通膨和金融震盪是目前聯準會比較關注的議題。
股市表現
- 科技股今年以來表現亮眼,漲幅明顯高於其他資產。
- 標普 500 指數中,71% 的 EPS 和 77% 的總營收都比市場預期好。
- 科技股的亮眼表現主要歸因於:
- 財報優於市場預期。
- 資本緊縮措施,降低成本並提升 EPS。
- 庫藏股計畫,減少流通股數並拉升股價。
- 科技股的營收有 60% 來自海外市場,可能反映海外市場優先復甦。
- 股市即使有回檔,也不會是系統性崩盤,頂多是 5% 到 10% 的適度回檔。
- 目前市場偏空氛圍濃厚,小摩調查顯示多數基金經理人看空標普 500 指數,使得股價不易回跌。
- 看空標普 500 指數的空單規模已遠超 2020 年和 2015 年的水平,接近 2011 年和 2007 年的水平,這代表市場幾乎全面看空,反而可能持續拉抬股市。
- 升息週期尾聲,股市通常會在懷疑中成長,如同 95 年、18 年、06 年、84 年和 89 年的經驗。
- 美國股市從 2022 年已去化不少估值,不太容易引起全面性系統性崩盤,除非從銀行端爆發。
- 科技股最壞的時間點即將過去,但需留意聯準會若堅持高利率,銀行業是否能承受。
總結
- 美國經濟雖然面臨下行壓力,但消費強勁,就業市場緊俏,不太可能出現深度衰退。
- 科技股在財報、資本緊縮和庫藏股等因素推動下,表現亮眼。
- 市場的看空氛圍和歷史經驗顯示,股市可能在懷疑中持續成長。
- 未來需關注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和銀行業的穩定性。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