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1(六)越裁股價越噴?美國今年能避免衰退?

2023-02-11(六)越裁股價越噴?美國今年能避免衰退?

觀點整理

  • 美國勞動市場現況與數據

    • 近期新聞多為科技業裁員,但實體就業數據表現亮麗。
    • 美國 1 月份非農業就業人數高達 51.7 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18.5 萬人。
    • 1 月失業率小幅下滑至 3.4%,創 53 年來新低。
    • 科技業裁員潮明顯,如臉書裁員 1.1 萬人、亞馬遜裁員 1 萬人等。
    • 裁員企業多為科技公司,服務業裁員較少。
    • 本輪裁員更像是疫情期間過度招募後的結構重整
    • 星巴克、麥當勞等服務業仍處於缺工狀態。
    • 美國科技業裁員人數與服務業缺工人數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 裁員訊息並未對總體經濟造成太大影響,甚至股價還持續推升。
    • 公司在景氣衰退年會透過裁員來留住股東,因為股東更在乎每股盈餘 (EPS) 而非營收。
    • 例如迪士尼裁員 7,000 人後,股價反而大漲。
    • 科技業裁員是為了適度調節 2022 年大幅招募後的員工數
    • 例如 Google 在 2020 年員工數約 13.5 萬人,2022 年增至 19 萬人,如今裁員 1 萬人僅為適度調節。
    • 亞馬遜 2020 年全球員工約 80 萬人,2022 年增至 150 萬人,裁員 1-2 萬人影響不大。
  • 對非農數據的解讀

    • 非農就業數據由企業調查就業崗位而來,統計的是工作數而非工作人口。
    • 許多中產階級因通貨膨脹壓力而兼職多份工作,導致非農數據可能產生誤差。
    • 1 月份兼職工作人口大幅增加,使人誤以為就業市場極度繁榮。
    • 雖然有工作可做,但許多人只是勉強糊口,甚至需兼多份工作。
  • 勞動市場緊張的原因

    • 美國迎來史上最大的嬰兒潮退休潮。
    • 2020 年至 2021 年資產價格大幅翻倍,許多人提早達到退休計畫。
    • 疫情導致大規模人口死亡,改變許多人的就業形態。
    • 感染 Alpha 病毒的國家,死亡率較高,勞動力稀缺更為緊張。
    • 許多感染 Alpha 病毒的確診者,即便康復後仍有長期新冠症狀,被迫退出勞動市場。
    • 預估美國約有 400 萬人因長新冠後遺症而被迫離職。
    • 疫情後的退休潮和死亡人口是導致美國勞動力緊缺的主要原因
  • 對經濟衰退的看法

    • 今年可能難以避免衰退,但很可能是輕度衰退。
    • 今年是否會陷入衰退取決於就業市場的強勁程度
    • 美國失業率仍保持在 3.4%,難以引發大規模失業造成的蕭條。
    • 目前職缺數約 1,100 萬份,失業人口約 570 萬人,一個失業者平均有 1.92 份工作可選
    • 勞動力緊缺現象在服務業尤其明顯。
  • 其他因素

    • 全球產業升級和脫鉤導致缺工、原材料價格上漲,產業被迫升級。
    • 各地進行政治脫鉤,許多廠區回歸本國生產,加劇了通膨和缺工。
    • 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出現脫鉤現象,是疫情後勞動力大幅改變的結果
    • 聯準會是否維持高利率,取決於勞動市場的狀況。
  • 美國的勞動市場在疫情後發生了顯著的結構性變化,導致就業數據與實際情況存在落差。科技業的裁員潮主要為結構調整,而非經濟衰退的信號。同時,退休潮和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是導致勞動力短缺的主要原因,而這也使得聯準會的政策決策更加複雜。

最後更新於